《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3 组织卷·方法卷·案例卷·国外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海藩,胡彬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10277448
  • 页数:1138 页
图书介绍:

组织卷--领导组织理论 3

第一部分 领导体制 3

一、领导体制理论 3

(一)领导体制的涵义、功能及特征 3

(二)领导体制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则 6

(三)民主集中制是一种新型领导体制 7

二、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 8

(一)领导体制的演变过程 8

(二)我国领导体制的发展阶段 10

(三)领导体制的演变特征及其规律 11

三、中国社会主义领导体制改革 13

(一)中国社会主义领导体制的概况 13

(二)领导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6

(三)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 18

(四)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20

(五)县级领导体制改革 24

第二部分 领导组织 26

一、领导与组织 26

(一)领导组织的产生和类别 26

(三)领导组织的原则 27

(二)领导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27

(一)古典组织理论 29

二、领导组织原理 29

(二)行为学派的组织理论 30

(三)现代组织理论 30

(四)领导者要注重用现代组织理论指导工作 33

三、领导组织结构 33

(一)领导组织结构的涵义 33

(二)领导组织结构确立的原则 34

(三)领导组织结构的组成内容 35

(一)领导组织机构的设置 36

(四)领导组织结构的调整 36

四、领导组织机构 36

(二)领导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37

(三)领导组织机构的模式 38

(四)领导组织机构的运用 41

(五)领导组织机构的改革 41

五、领导组织协调 42

(一)领导协调的涵义和功能 42

(二)领导协调的原理和原则 43

(三)领导协调的内容 45

一、领导班子的重要意义 49

(一)领导班子的重要作用 49

第三部分 领导班子 49

(二)领导班子的好坏决定事业兴衰 50

(三)成熟型领导班子的基本特征 52

二、领导班子结构的科学化 55

(一)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的意义 55

(二)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的基本内容 55

(三)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的途径 61

(一)坚持集体领导,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67

三、坚持集体领导,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67

(二)团结是强化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重要课题 70

(三)领导班子中的内耗及其对策 82

四、领导班子中的一把手 95

(一)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的地位和作用 95

(二)一把手的特质 102

(三)一把手的工作 118

五、领导班子中的副职 132

(一)领导班子中副手的职责和作用 132

(二)怎样当好副手 135

六、领导班子中的不同角色及其转换 142

(一)认准位置,演好角色 142

(二)领导班子中的角色类型及其转换 146

七、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53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义 153

(二)加强领导班子理论建设 165

(三)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 168

(四)加强领导班子的制度建设 183

(一)领导者的职责和活动内容 191

一、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191

第四部分 领导者素质 191

(二)领导者、领导班子的重要作用 192

二、领导者素质的意义 193

(一)领导者素质的涵义及特点 193

(二)领导者素质的作用 195

(三)领导者素质体系研究 201

三、领导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207

(一)领导者必须具备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掌握科学的思想路线 207

(二)领导者必须树立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 216

(一)领导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238

四、领导者的道德素质 238

(二)领导者要有豁达的气度 241

五、领导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245

(一)领导者必须树立科技意识,促进思想观念现代化 245

(二)必须提高领导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253

(三)领导者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255

六、领导的能力素质 264

(一)现代领导能力的研究 264

(二)领导者应具备多种领导能力 271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92

七、领导者的作风素质 292

(二)领导者必须勇于改革思维方式,训练良好的思维品质 295

(三)廉政勤政,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304

(四)树立良好形象,形成领导威信 313

八、领导者的心理、身体素质 317

(一)领导者要有健全的心理素质 317

(二)领导者决策的心理特征 328

九、青年领导干部、妇女领导干部特殊素质及修养 330

(一)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330

(二)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努力塑造当代从政女性形象 336

(三)务实创新,无私奉献 343

十、领导素质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348

方法卷--领导方法与艺术 361

第一部分 领导方法与艺术概述 361

一、领导方法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361

(一)领导方法的含义 361

(二)领导方法的特点 362

(三)领导方法的分类 366

(一)领导艺术的含义 367

二、领导艺术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367

(二)领导艺术的特点 369

(三)领导艺术的分类 376

三、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的关系 377

第二部分 领导方法的方法论基础 380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380

(一)调查研究的原则 380

(二)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81

(三)调查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384

(四)建议征集是调查方法的创新 385

(一)领导者要有坚定的群众观点 386

二、群众路线的方法 386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95

(三)领导者群众观点的行为特征 395

(四)群众路线在内容上是科学和价值的统一 396

(五)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特点 397

三、科学分析的方法 398

(一)矛盾分析方法 398

(二)历史分析方法 401

(三)阶级分析方法 401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402

四、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404

(一)个别和一般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404

(二)如何坚持个别指导和一般号召相结合 405

(三)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意义 405

第三部分 领导思维方式与现代方法 407

一、领导的思维方法 407

(一)思维方法的实质、特点与功能 407

(二)领导思维的基本方法 409

(三)克服领导思维定势的局限性 412

(四)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 414

二、领导的现代方法 415

(一)系统方法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415

(二)系统论对办公室工作的指导作用 416

(三)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方法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 417

(四)信息方法及其作用 418

(五)模型方法 419

(六)模糊方法 420

(七)领导权变理论的方法论启示 421

(九)协同论的方法论启示 422

(八)耗散结构论的方法论启示 422

(十)突变理论和方法及其运用 423

(十一)领导的其它现代方法 424

第四部分 领导工作具体方法 426

一、新任领导打开工作局面的方法 426

(一)缓砍“三斧头”,先行组织诊断 426

(二)深入调查研究,领导听话十忌 427

(三)把握关键环节,借风扬帆行舟 427

(四)正确对待前任,继往才能开来 431

(五)选准突破口,烧好“三把火” 431

(六)晋升后如何与昔日同事们相处 433

(七)青年领导干部打开工作局面的几种具体方法 434

(八)原任领导给新任领导的建议 436

二、树立领导权威的方法 437

(一)领导权威是权力和威望的有机统一 437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关键因素 438

(三)领导者要正确行使职位权力 439

(四)克服树立威信的错误做法 441

(五)树立领导权威的途径 443

三、授权的方法 451

(一)授权的必要性 451

(二)科学授权的原则 452

(三)放手让下级去开展工作 455

(四)授权中的主要思想障碍 456

(五)授权的技巧 457

(六)授权中应避免的十种方式 457

(七)选好受权者 458

(八)防止“反授权” 459

(九)健全权力制约机制,防止权力失控 459

四、防止和纠正越权的方法 462

(一)越权的表现、危害及其原因 462

(二)领导者“借权”的方法和艺术 464

(三)防止和纠正下属的越权 465

(四)领导者如何防止和克服自己“越权” 465

(五)调节领导者的权力欲望 466

五、协调的方法 467

(一)协调的意义、原则、类型和不协调的原因 467

(二)协调必须把握的环节和方法 472

(三)协调难题七解 475

(四)领导者要注意自己的角色状态 475

(五)领导者关心爱护下属的方法 476

(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心理协调 477

(七)协调与下级关系的方法 480

(八)正确对待不善事上者 484

(九)领导者要学会宽容 485

(十)警惕和制止下属的不正当报答行为 487

(十一)识别和防治溜须拍马者 487

(十二)如何处理好牢骚 488

(十三)领导干部如何与企业家相处 490

(十四)领导者处理与下级关系的误区 490

(十五)协调与上级的关系 494

(十六)协调与同级的关系 495

六、激励的方法 496

(一)激励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 496

(二)激励的基本方式 497

(三)激励的误区 498

(四)正确发挥物质激励的作用 500

(五)有效地运用荣誉激励 501

(六)坚持正确的激励原则,提高激励的科学性 503

(七)合理运用激励手段,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505

(一)表扬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508

七、表扬和批评的方法 508

(二)表扬技巧 509

(三)批评的作用 510

(四)批评的要领和“禁忌” 511

(五)增强批评有效性的几个环节 513

(六)“他人在场的批评” 514

(七)把握赏与罚的度 515

(八)表扬和批评的场合选择 515

(九)表扬与批评教育中逆反心理的预防 516

(三)主持会议的基本要求 517

(二)做好会前准备工作 517

(一)改革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 517

八、组织会议的方法 517

(四)不同类型会议的主持方法 519

(五)会议插话“三忌” 520

(六)在“会海”里“游泳”的技巧 520

(七)会议之后怎么办 521

九、领导者讲话的方法 521

(一)讲话成功的诀窍 521

(二)领导者讲话的禁忌 523

(四)如何矫正讲话稿的通病 524

(三)强调性讲话应做到“四要” 524

(五)如何发布指示 525

(六)如何写好述职报告 526

(七)如何提高演讲水平 527

十、个别谈话的方法 529

(一)如何提高个别谈话的质量 529

(二)谈话成功的关键是善于倾听 531

(三)干部考察中的个别谈话 532

(四)如何同降免撤职干部谈话 533

(五)谈心的技巧 533

(六)组织部长的沟通艺术 536

十一、检查总结的方法 537

(一)领导干部要善于总结经验 537

(二)工作检查中的“望闻问切” 540

十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541

(一)突发事件的分类 541

(二)突发事件的特点 541

(三)突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541

十三、使用秘书的方法 542

(一)领导者用秘书的要诀 542

(二)领导者对秘书的敬、谅、帮 545

(三)秘书的“一专”“三破”“三立”“三忌”“四功” 546

(四)对秘书的角色期待 547

(五)秘书协助领导安排时间十法 548

(六)办公室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 549

十四、摆脱忙乱的方法 551

(一)挣脱繁杂事务的缠绕 551

(二)领导工作忙乱的原因 555

(三)实现工作有序的方法 555

(四)把握时间和机遇,莫学江郎才尽 559

(五)树立现代时间观念,实现时间使用自主和高效 560

(二)正职的角色要求 563

十五、当好正职的方法 563

(一)正职的角色特征 563

(三)党委书记的工作之道 569

(四)处长的“精明能干”之处 571

(五)善与协调与副职的关系 572

(六)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 574

(七)正职是否称职的标准 578

十六、当好副职的方法 580

(一)副职的地位和角色要求 580

(二)常务副职的敢为不乱为 582

(四)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583

(三)如何争取正职的支持 583

(五)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 584

(六)正确处理与同级、下级的关系 585

十七、怎样当好女干部 586

(一)女干部的优势 586

(二)女干部事业成功的关键 587

(三)女干部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589

(四)女干部如何把握与男性同事相处的“度” 590

(一)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农村工作领导方法的转变 591

(五)女干部如何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水平 591

十八、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农村工作的领导方法 591

(二)县委领导方法的新思路 594

(三)县长的领导方法 598

(四)乡镇领导工作的主要任务 599

(五)新形势下乡镇领导工作方法 599

(六)村组干部的领导方法 603

第五部分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艺术精选 605

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艺术的特点 605

(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605

(二)能动性与规律性相结合 609

(三)经验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611

二、审时度势艺术 613

(一)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613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18

(三)冷静思考,辩证分析 619

(四)高瞻远瞩,科学预测 621

(五)把握时机,当机立断 623

三、多谋善断艺术 626

(一)集思广益,先谋后断 626

(二)多种方案,比较反复 628

(三)临危不惧,果敢决断 629

(四)因势利导,刚柔相济 631

(五)临机应变,标新立异 635

(六)把握重心,环环紧扣 638

四、统筹兼顾艺术 640

(一)统一筹划,谋略全局 640

(二)“牵牛鼻子”,统领全局 645

(三)善“弹钢琴”,协调全局 649

(四)相忍为党,顾全大局 651

(一)语言艺术的特征 655

五、语言艺术 655

(二)通俗易懂,真实质朴 656

(三)充满哲理,生动风趣 658

(四)委婉含蓄,寓意深刻 660

六、交往艺术 663

(一)善于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663

(二)善于坚持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664

(三)善于坚持主导性和情感性的统一 667

一、领导科学案例研究概况 677

案例卷--领导案例选编与研究 677

第一部分 领导案例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677

二、案例与案例教学法 678

(一)案例与案例教学法的起源 678

(二)案例的一般含义 679

(三)案例教学法及其作用 681

三、案例的编写、评判、教学 684

(一)案例的编写 684

(二)案例的使用说明书及其规范化 686

(三)如何评判领导案例质量的高低 686

(四)领导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的组织 688

四、党政领导案例与考核案例 689

(一)党政领导案例研究 689

(二)领导考核案例研究 692

第二部分 党和国家重大决策范例 695

一、历史上的重大决策 695

(一)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695

(二)重庆谈判 697

(三)淮海战役 700

(四)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 702

(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704

(六)新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706

(七)“大跃进”运动的缘起 709

(八)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 711

二、新时期的重大决策 715

(一)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715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 71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720

(四)“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723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推广 725

(六)乡镇企业的崛起 729

(七)经济特区的试行与扩大 732

(八)三峡工程 733

三、案例述评 739

第三部分 部委、省市县决策案例 742

一、我国修建高速公路的决策 742

二、引滦入津的决策 746

三、一个新型乳制品工业基地的崛起--金华市制定发展奶牛-乳品加工业的决策 748

四、选择开发贫困山区经济的突破口 749

五、小型商店是不是可以转卖--沈阳市皇姑区转制拍卖小型商业门点的决策 753

六、探索粮食生产的新路子 755

七、案例述评 758

第四部分 发展战略案例 760

一、我国“八六三”高技术发展战略 760

二、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762

三、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江苏发展战略 765

四、福建迈向未来发展战略 768

五、西安市建设外向型城市发展战略 771

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对策 773

七、珠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地区布局和发展步骤 774

八、案例述评 775

第五部分 领导体制与机构改革案例 777

一、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的体制变化 777

二、市带县的体制是怎样形成的 778

三、上海市行政性公司的体制是如何转换的 779

四、无锡县政府职能是怎样转变的 781

七、一个中心城市改革的启示 781

五、“三九”集团公司的领导体制 782

六、省级机构改革是怎样进行的 783

八、佛山市体制改革的五步棋 784

九、中南海决心动真格 786

十、简政放权 消除臃肿 787

十一、这样的机构该不该增设 788

十二、机构人员设置要科学 788

十三、A区街道管理体制的改革 789

十四、我国原有行政机构的臃肿与“马鞍”循环 789

十五、这个编制何时才能补 790

十六、煤炭管理机构的组建对吗 792

十七、这个厂的机构应当怎样改革 793

十九、案例述评 794

十八、非常设机构为啥撤不掉 794

第六部分 用人案例 798

一、全国首例局级干部招聘 798

二、竞争首次冲击国务院部门晋升制度 799

三、女副市长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799

四、新镇长的产生 801

五、乡级政府工作人员的精简与聘用 802

六、把好“进口”、疏通“出口” 803

七、高层次人才的选择与培养 804

八、把好人选关 805

十一、“小天鹅”何以展翅翱翔 808

十、干部制度的重大改革--聘任制 808

九、鞍山钢铁公司是怎样实施聘任制的 808

十二、机关工作“三三制” 809

十三、一个工程师离厂的波澜 809

十四、三十八个硕士发出的信号 811

十五、老王适合继续担任支部书记吗 812

十六、河北省委探索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812

十七、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议干部 814

十八、乡镇领导干部离职综合审计法 814

十九、李处长为何一筹莫展 815

二十、王厂长辞职引起的风波 816

二十一、塑造政府新形象 817

二十二、案例述评 818

第七部分 领导方法与艺术案例 821

一、基层领导方法 821

(一)“芝、麻、观”模式之路 821

(二)巧用“定心丸” 822

(三)如何解决村级新老干部之间的矛盾 823

(四)处理突击落户和批建私房问题 824

(一)“分、合”八年未决的难题 826

二、调查研究 826

(二)长达17年的积怨是如何清除的 829

(三)一起占地建房事件的圆满解决 831

三、思想政治工作 832

(一)刘乡长的“五部曲” 832

(二)黄局长应该怎么办 833

(三)县公安局门前的风波 833

(四)阻葬 835

(五)哄抢果园事件查处之后 835

(二)化肥专营后的产销矛盾 838

(一)李厂长为何吃力不讨好 838

四、领导与协调 838

(三)500袋化肥“完璧归赵” 839

五、案例述评 841

第八部分 企业得失案例 843

一、企业成功案例 843

(一)春兰 春天 春潮--春兰集团学外不崇外赶超世界水平 843

(二)励图大业 志在强图--深圳康佳电子集团十五年巡礼 845

(三)神州名牌之路 848

(四)浓墨重笔 名史再书--记三百余年老企业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 852

(五)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厂长--“健力宝”成功之路探源 854

(六)中国有个娃哈哈--宗庆后白手起家,创造国有资产快速增殖的典范业绩 856

(一)急功近利联手造假 丽都啤酒毁誉津门 858

二、企业失败案例 858

(二)名牌为何不叫响--“兰飞现象”思考 859

(三)“兵败”永登的反思 860

三、案例述评 862

编后记 864

一、国外不同社会形态下的领导活动 867

(一)原始社会的领导 867

第一部分 国外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867

国外卷--国外领导理论 867

(二)阶级社会的领导 868

二、国外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阶段 870

(一)领导科学的产生 870

(二)国外领导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 871

三、国外领导科学理论研究及发展趋势 873

(一)对领导科学性质的研究 873

(二)波波夫对领导理论的研究 874

(三)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877

(四)美国对现代领导科学的研究 879

(五)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成果 880

(六)领导活动和领导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881

第二部分 国外领导科学的相关理论 886

一、领导科学的若干相关学科 886

(一)领导哲学 886

(二)政策科学 892

(三)领导心理学 892

(四)组织行为学 895

二、西方管理理论简介 898

(一)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898

(二)古典管理理论 901

(三)行为科学理论 914

(四)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916

第三部分 国外领导性质理论 959

一、领导的含义 959

(一)西方早期学者论领导 959

(二)国外管理学家论领导 962

二、领导与管理的关系与区别 966

(一)领导在管理中的地位 966

(二)领导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966

(四)领导就是管理 967

(三)领导与管理是一棵树上的两个分枝 967

(五)管理是领导在工商环境中采取的形式 968

(六)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968

三、领导类型 969

(一)领导类型的划分 969

(二)利克特对领导方式的区分 971

(三)梅西对领导类型的论述 972

(四)一种综合性的领导模式 972

(五)费雷姆和耶顿提出的五种领导方式 973

(六)布雷德福的“传统式领导”与“集体式领导” 974

(七)交易型与转化型的领导方式 975

(八)坦南鲍姆对领导类型的划分 975

(九)菲德勒论领导风格及其决定性因素 976

(十)“育才型”领导模式 977

(十一)“到处走动的管理”模式 977

(十二)领导方式的“目标--途径理论” 977

四、领导权力 978

(一)对领导权力含义的不同理解 978

(三)权力的形态 979

(四)权力的类型 979

(二)领导权力的基础 979

(五)权力的两重性 980

(六)权力的均等 981

(七)托夫勒对权力演进和趋势的假说 981

(八)尼克松论如何运用领导权力 982

(九)对领导权威的不同论述 982

(十)孔茨论领导职权划分的原则 985

五、领导情境 985

(一)领导情景理论 985

(四)卡斯特论组织环境的含义与特征 987

(二)阿代尔对领导情境的论述 987

(三)菲德勒论领导环境的三个基本方面 987

第四部分 国外领导素质理论 990

一、领导素质的含义及分类 990

(一)阿代尔论领导素质的含义 990

(二)西拉季和华莱士对领导素质的分类 990

(三)领导能力因素结构 991

二、领导素质的内容 992

(一)学者论领导素质的内容 992

(二)国家领导人论领导素质的内容 1001

(三)企业对领导素质的总结 1003

(四)原苏联对领导者个性品质的研究 1004

三、领导者的政治、道德和业务素养 1004

(一)领导者的政治修养 1004

(二)领导者的精神道德 1006

(三)美国政府公务人员伦理准则 1006

四、企业家精神 1007

(一)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1007

(二)企业家精神的要求 1007

(三)未来对经理的新要求 1008

第五部分 国外领导组织理论 1010

一、国外领导组织理论学派 1010

(一)传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及特点 1010

(二)现代组织理论及其发展阶段 1010

(三)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1011

(四)系统方法时期的组织理论 1012

(五)理想型官僚体系理论 1012

(六)动态平衡组织理论 1012

(七)社会系统组织理论 1012

(一)薛恩对领导组织含义的分析 1013

二、领导组织含义、分类及原则 1013

(二)达尔顿对非正式组织的分类 1014

(三)马区、西蒙和佩罗论组织目标 1014

(四)罗宾斯论组织目标、组织凝聚力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1015

(五)组织原则 1016

三、领导组织结构 1018

(一)管理幅度 1018

(二)西门斯的团体结构三要素 1019

(三)美国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类型 1019

(四)查德勒、维克和马奇等人论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1021

(五)汤普森等人论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1022

(六)汤普森和邓肯论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1023

(七)伯恩斯、斯托克尔等人论环境和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 1025

(八)卡斯特论组织之间的关系 1025

四、组织建设的方法与原则 1026

(一)健全组织十诫 1026

(二)提高信息交流效率的方法与原则 1026

(三)解决组织冲突的方法与原则 1028

(四)唐纳利组织变革模式 1032

(三)适应循环论 1032

(二)卡斯特组织变革模式 1032

(一)卢因的组织变革模式 1032

五、组织变革 1032

(五)格雷纳变革模式 1033

(六)情境变革模式 1033

(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变革 1033

(八)论组织发展的干预措施 1034

第六部分 国外领导职能理论 1035

一、领导的目标与原则 1035

(一)领导目标 1035

(二)领导原则 1036

二、领导的任务、职能、行为与角色 1038

(一)政治领导的任务 1038

(二)领导的职能 1039

(三)领导的行为 1040

(四)论领导角色 1043

三、领导决策 1046

(一)决策的含义 1046

(二)决策理论 1046

(三)决策分类 1049

(四)决策标准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1050

(五)决策阶段与步骤 1051

(六)预测、咨询与智囊团 1054

(七)战略、策略与规划 1059

(八)领导决策的方法 1065

四、选人用人 1069

(一)领导人才的类型及识别 1069

(二)选拔领导人才的标准 1070

(三)慧眼识英才 1073

(四)任人唯贤 1074

(五)用人不疑 1075

(六)容人之短,用人所长 1076

(七)善于授权 1078

(八)正确处理与部下的关系 1080

(九)培养接班人 1083

(十)严格纪律、奖惩分明 1084

五、领导计划 1085

(一)计划的定义与特征 1085

(二)计划工作的目的与作用 1086

(三)计划与其它领导职能活动的关系 1086

(四)计划的权变观点 1087

(五)编制计划的前提条件与标准 1088

(六)编制计划的阶段与步骤 1090

(七)计划编制的结构 1092

(八)编制计划时应考虑的问题 1092

六、领导监督与控制 1093

(一)领导监督的类型及特征 1093

(二)领导监督的主要形式 1094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监督制度 1096

(四)公务员的廉政建设 1098

(五)控制的含义、目的与原理 1100

(六)控制论与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 1104

(七)控制的类型与条件 1104

(八)控制过程 1107

第七部分 国外领导方法与艺术 1109

一、领导方法 1109

(一)基本的领导方法 1109

(二)局部的阶段性的领导方法 1110

(三)特殊的领导方法 1111

二、领导艺术 1112

(一)学者、企业家论领导方法与艺术 1113

三、著名人物论领导方法与艺术 1113

(二)领导人论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1120

第八部分 国外领导效能的理论 1126

一、领导效能 1126

(一)对领导效能的研究 1126

(二)对管理有效性的研究 1126

(三)余克论评价领导效能的指标 1126

(四)雷定的领导效能模式 1127

(五)余克论领导效能的研究方式 1128

(六)余克论决定领导效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 1129

(七)余克论改善领导效能的措施 1130

(八)薛恩论发挥组织整体效能的四项对策 1131

二、领导效率 1131

(一)菲德尔论领导效率与领导方式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1131

(二)现代领导者的时效观 1132

(三)哈林顿·埃默林的管理原则 1133

(四)莫里斯·库克的管理效率 1134

(五)行政效率的测定 1134

(六)日本学者论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 1135

编后记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