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肩部的发育 3
第一节 骨的生成 3
一、骨组织的形成 3
二、骨组织的吸收 4
三、两种骨生成方式 4
第二节 肩的发生发育 5
一、肩部的胚胎发生 5
二、骺的发育 7
三、关节的发育 8
四、肩部肌肉的发育 11
五、肩部血管的发育 14
六、臂丛的发育 15
第三节 肩的出生后发育 17
一、锁骨 17
二、肩胛骨 17
三、肱骨 19
第二章 肩部的局部应用解剖 21
第一节 表面解剖 21
一、体表标志 21
二、对比关系 21
第二节 肩部肌肉 21
一、腋区肌肉 21
二、肩胛区肌肉 24
三、三角肌区 27
第三节 肩部骨骼 28
一、锁骨 28
二、肩胛骨 29
三、肱骨上端 31
第四节 肩部关节结构 32
一、盂肱关节 32
二、肩锁关节 36
三、胸锁关节 37
四、肩胛骨与胸壁间的连接 38
五、喙锁关节 39
六、肩峰下关节 39
第五节 腋窝 39
一、腋窝的构成 39
二、腋窝的内容 40
第三章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 45
第一节 运动学 45
一、四个肩接连的运动 45
二、肩关节复合的运动范围 47
三、休息位 47
四、举臂活动 47
第二节 运动力学 47
一、肩关节的静力性约束 47
二、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动力学 48
三、盂肱关节力的测定 48
四、力传递的测量法 49
五、举臂的生物力学 49
第四章 肩部疾病的诊断 52
第一节 病史的采集 52
一、一般情况 52
二、主诉 52
三、现病史 52
四、既往史 53
五、家族史 53
六、个人史 53
七、婚姻史 53
八、月经、生育史 53
第二节 体格检查 53
一、全身检查 53
二、专科检查 54
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 60
一、X线检查 60
二、关节和滑囊造影 61
三、血管造影 64
四、CT与核磁共振检查 64
第四节 其他检查 65
一、电生理检查 65
二、超声诊断 67
三、肩关节镜检查术 68
第五章 针刀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 71
第一节 针刀医学基础理论 71
一、闭合性手术理论 71
二、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理论 73
三、针刀医学骨质增生病因学理论 74
四、针刀医学调节电生理线路的理论 75
五、脊柱区带病因学 75
六、针刀医学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75
第二节 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理论——网眼理论 75
一、现代创伤愈合的概念 76
二、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构架 77
三、骨质增生的病理过程 79
四、人体内的弓弦力学系统 80
五、网眼理论 83
第六章 针刀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与机制 87
第一节 针刀治疗疾病的原理 87
一、针的作用 87
二、刀的作用 87
三、针和刀的综合作用 87
第二节 针刀治疗疾病的机制 87
一、恢复动态平衡 87
二、调节能量代谢和体液代谢 88
三、促进局部微循环 88
第三节 针刀治疗的目的和治疗原则 88
一、针刀的治疗目的 88
二、针刀的治疗原则 88
三、针刀手术疗程 89
第七章 针刀闭合性手术操作 90
第一节 针刀术前准备 90
一、针刀术前的一般准备 90
二、肩部针刀手术麻醉、体位 91
三、肩部常用针刀类型 92
四、针刀进针四步规程 92
五、肩部常用针刀手术入路 93
六、肩部常用针刀刀法 93
七、肩部常用针刀术后手法 95
八、肩部针刀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96
第二节 针刀术后处理 96
一、针刀术后常规处理 96
二、针刀意外情况的处理 96
第八章 针刀术后康复 102
一、概述 102
二、肩部疾病的康复 102
下篇 各论 107
第九章 肩部软组织损伤 107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 107
第二节 肩袖损伤 114
第三节 肩部软组织扭挫伤 118
第四节 冈上肌损伤 121
第五节 冈下肌损伤 123
第六节 小圆肌损伤 125
第七节 肩峰下滑囊炎 127
第八节 三角肌滑囊炎 130
第九节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132
第十节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 134
第十一节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136
第十章 肩关节强直 140
第十一章 肩关节类风湿关节炎 145
第十二章 肩部神经卡压综合征 154
第一节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154
第二节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158
第三节 肱骨中上段骨折后桡神经卡压 161
第四节 四边孔综合征 163
第五节 胸长神经卡压征 165
第十三章 肩关节开放性手术后遗症 168
第十四章 腋臭 172
第十五章 腋窝条索状瘢痕 174
第十六章 肩部骨折及骨折畸形愈合 179
第一节 肱骨大结节骨折 179
第二节 锁骨骨折 181
第三节 肱骨头骨折 184
第四节 肱骨干骨折畸形愈合 185
第五节 肩锁关节脱位 188
附篇 193
肩部针刀术后康复操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