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秦汉——清代(鸦片战争以前)(下) 733
第八章 理学盛行与对理学的批判 733
第一节 理学的兴起与哲学论争的发展 733
第二节 正统派理学的奠基 743
一、周敦颐的宇宙论以及“主静”说 743
二、邵雍的先天象数之学 747
三、程颢、程颐的天理观与“复性”说 751
一、保守的理学家和勇于追求真理的学者 762
第三节 张载对“有无(动静)”之辩的总结——以气一元论阐发对立统一原理 762
二、“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 765
三、张载和二程的“理气(道器)”之辩 775
四、“变化之理须存乎辞” 780
五、“知礼成性,变化气质” 787
第四节 王安石“荆公新学”与理学的对立 796
一、反对复古主义和天人感应论 797
二、“耦中有耦”——运动变化的源泉 799
三、在“心物(知行)”、“天人(性习)”之辩上反对先验论 802
第五节 沈括《梦溪笔谈》中的科学方法 810
第六节 朱熹:正统派理学的完成——客观唯心主义的理一元论体系 822
一、“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823
二、“理在气先” 826
三、“理一分殊”与“物无无对” 831
四、“性”、“命”的双重涵义与“复性”说 838
五、“即物穷理”与“铢分毫析” 844
第七节 朱陆之争与陆九渊的心学 853
第八节 朱陈之争与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 863
一、朱陈“王霸”、“义利”之辩 866
二、叶适:“物之所在,道则在焉”;“以物用而不以己用” 869
三、叶适论“势” 875
第九节 王守仁的“致良知”说——主观唯心主义的心一元论体系 879
一、破“功利之见”,倡导“狂者”学风 880
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883
三、“知行合一”,“格物”即“格心” 889
四、“理一而已”,展开为过程 896
五、种树之喻和“人要随才成就” 902
六、泰州学派的异端倾向 907
第十节 王廷相:“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 912
第十一节 李贽的异端思想 920
第九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阶段 930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自我批判与古代哲学的总结 930
第二节 王夫之对“理气(道器)”、“心物(知行)”之辩的总结——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统一的气一元论体系 937
一、“均天下”的社会理想与反“孤秦、陋宋”的批判精神 938
二、从气一元论出发总结“理气(道器)”之辩 943
三、从气一元论出发总结“心物(知行)”之辩 958
四、揭示“名”(概念)、“辞”(判断)、“推”(推理)的辩证性质 972
五、“言、象、意、道”的统一 981
六、“微言以明道”——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990
七、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998
八、“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 1002
九、“成身成性”与“循情定性”的“成人之道” 1011
第三节 黄宗羲的启蒙思想与历史主义的方法 1022
一、《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 1023
二、“心即气”的泛神论 1027
三、“工夫所至,即是本体”——关于认识过程的理论 1030
四、历史主义的方法论 1034
五、理想人格(豪杰)的精神及其表现 1039
第四节 顾炎武以科学方法治经学 1046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47
二、为“修己治人之实学”提供认识论的基础 1049
三、科学的治学方法 1055
第五节 颜元论“习行” 1062
第六节 戴震论“知” 1069
一、以社会实践为根源来考察这一时期的哲学发展 1085
第二篇小结 1085
二、这一时期哲学的主要论争与认识发展的环节 1090
三、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积极成果 1096
四、两个重要的理论思维教训 1101
五、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现实意义 1106
索引 1111
人名索引 1111
名词索引 1126
著作索引 1162
后记 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