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导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伟大意义 1
上编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15
第一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 15
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概念的提出 16
二、跳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17
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晚年设想的比较分析 21
第二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实践科学总结的结晶 29
一、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教训 30
二、东欧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探索 46
三、中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评价 50
第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60
一、改革开放的思想准备,全面的整顿和对“两个凡是”的批判 62
二、关键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67
三、中国经济改革的起步,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行 75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和实施 81
五、拓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视野,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 85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97
七、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化 118
第四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前提 123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24
二、“左”右两种倾向的转向,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 130
三、照搬外国不能发展社会主义 135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3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47
中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14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14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生 15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系 166
第六章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3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194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206
三、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17
四、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226
第七章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235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传统 236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241
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前提 250
第八章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 259
一、“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260
二、“台阶式”发展的战略思想 268
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策略 276
下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285
第九章 经济篇 285
一、生产力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85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301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6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31
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 343
第十章 政治篇 357
一、必须保持社会稳定 357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69
三、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反腐败斗争,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384
四、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98
五、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经济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411
六、加强法制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 424
第十一章 思想文化篇 439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新人 440
二、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精萃 481
三、培养市场经济观念和主体意识 494
第十二章 外部条件篇 504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505
二、扩大开放,汲取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516
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37
第十三章 祖国统一篇 547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549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 558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和意义 565
后记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