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绪论 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对象和任务 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分期 6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态度和方法 9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837-1848年) 1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14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21
第三节 在批判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各种流行思潮的斗争中,制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51
第四节 在与工人运动直接相结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共产党宣言》是鲜明表达新世界观的纲领性文件 72
简短的结论 8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风暴时期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经济学和军事学相结合的重大成果(1848-1871年) 89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总结的哲学意义。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 90
第二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资本论》中的哲学问题 102
第三节 恩格斯对军事科学的研究。恩格斯军事著作中的哲学思想 119
第四节 巴黎公社经验的理论概括。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130
简短的结论 134
第三章 反对各种机会主义思潮,总结自然科学新成就,系统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1871-1883年) 136
第一节 批判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和“非常法”时期德国党内的机会主义,捍卫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137
第二节 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系统阐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贡献 151
第三节 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贡献 172
简短的结论 188
第四章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1883-1895年) 189
第一节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190
第二节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四十年来哲学斗争的总结 200
第三节 恩格斯晚年的有关书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 214
简短的结论 220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和战友的哲学思想 222
第一节 狄慈根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证 224
第二节 梅林在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 236
第三节 考茨基早期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 245
第四节 拉法格在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贡献 253
第五节 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宣传与阐发 261
简短的结论 269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列宁在反对民粹派和经济派的斗争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1894-1903年) 27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7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普列汉诺夫的贡献 279
第三节 列宁批判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捍卫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的哲学意义 297
第四节 列宁批判经济派的自发论,阐明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怎么办?》的哲学意义 308
简短的结论 316
第七章 列宁在1905年革命前后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1903-1914年) 317
第一节 认识论问题上升到首要地位。《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318
第二节 列宁批判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334
第三节 列宁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物理学新发现的哲学总结 346
第四节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历程,总结反对第二国际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历史经验 359
简短的结论 367
第八章 列宁在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1914-1917年) 368
第一节 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伯恩施坦、考茨基修正主义的斗争,突出了唯物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的写作及其意义 369
第二节 列宁全面地研究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373
第三节 列宁反对割裂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错误,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388
第四节 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帝国主义的矛盾和国家问题,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实现 403
简短的结论 413
第九章 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917-1924年) 415
第一节 端正思想路线,捍卫、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415
第二节 具体分析过渡时期的特点,捍卫和丰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26
第三节 总结新鲜经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434
简短的结论 444
第十章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1924-1953年) 446
第一节 捍卫列宁主义的斗争 447
第二节 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状况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456
第三节 阐明党的理论基础,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463
第四节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哲学意义 472
简短的结论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