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事录 1
朱德副主席关心海洋渔业 22
第一篇 嵊泗渔场的开发与形成 28
第一章 区域性渔场的开发与形成 28
第一节 洋山渔场 28
第二节 嵊山渔场 29
第三节 黄龙渔场 32
第四节 马迹渔场 33
第二章 总体渔场的开发与形成 34
第一节 嵊泗渔场概述 34
第二节 嵊泗渔场的特点 35
第三章 张謇和嵊泗渔场的开发 40
第一节 张謇其人 40
第二节 创办江浙渔业公司 41
第三节 “福海”号渔轮与嵊泗渔场的开发 44
第四节 张謇创办江浙渔业公司的意义及其历史影响 49
第四章 历史上关于嵊泗列岛划治的几次争议及其和渔业之关系 51
第一节 清康熙、乾隆时嵊泗境内岛屿的划治之争 51
第二节 民国时期嵊泗列岛划治之争 53
第三节 民国时期黄龙岛划治之争 57
第四节 民国时期滩浒岛海域划治之争 60
第五章 明清两代嵊泗海域“汛地”与“汇头”及其和渔业之关系 63
第一节 汛地 63
第二节 汇头 65
第六章 历代海防和渔业 67
第一节 宋、元代海防和渔业 67
第二节 明代海防和渔业 69
第三节 清代海防和渔业 73
第四节 道光年间英舰入侵嵊泗洋面 75
第五节 民国时期海防和渔业 77
第一节 解放初期剿匪概况 79
第七章 解放后渔岛剿匪斗争 79
第二节 川湖洋面擒恶蛟 85
第三节 一次成功的反策反战斗 86
第二篇 海洋捕捞业的演变 89
第一章 捕捞资源 89
第一节 嵊泗“家鱼”和中国海洋鱼类 89
第二节 嵊泗渔场四大传统经济鱼类 90
第三节 嵊泗渔场六大出口水产品种 93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四大捕捞作业 99
第一节 小黄鱼捕捞 99
第二节 大黄鱼捕捞 102
第三节 墨鱼捕捞 107
第四节 带鱼捕捞 110
第三章 民国时期其他捕捞作业 115
第一节 民国前期的鲨鱼拉钓业 115
第二节 民国前期的张网业 116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鳓鱼流网业 118
第四节 民国前期泗礁地区海蜇渔业 120
第五节 淡菜采捕业 123
第四章 解放后的海洋捕捞作业 125
第一节 海洋捕捞作业的演变 125
第二节 上层鱼灯光围网作业 126
第三节 机帆船拖虾作业 127
第四节 小机帆船钓鱼作业 128
第五节 小机帆船流网作业 129
第五章 捕捞生产组织 130
第一节 渔业生产合作社 130
第二节 嵊泗县海洋渔业公司 131
第三节 嵊泗县第二海洋渔业公司 132
第一章 海水养殖发展简况 135
第一节 解放前海水养殖 135
第三篇 海水养殖业的演变 135
第二节 解放后海水养殖的发展 136
第二章 养殖品种开发 141
第一节 海带“北苗南移” 141
第二节 人工移植野生贻贝 144
第三节 紫贻贝工厂化人工育苗 145
第四节 海带贻贝混合养殖 147
第五节 野生海兔人工试养 150
第六节 手钓活石斑鱼网箱暂养 151
第七节 幼石斑鱼网箱增养殖 151
第八节 活梭子蟹池内人工暂养 153
第九节 活梭子蟹池内人工育肥 154
第十节 活狗鳗池内人工暂养 155
第十一节 日本对虾人工养殖 156
第十二节 皱纹盘鲍室内人工育苗和海湾养殖 158
第十三节 海湾扇贝室内人工育苗和海湾养殖 160
第四篇 水产品贸易业的演变 163
第一章 民国以前的水产品贸易 163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渔行和冰鲜船 165
第三章 嵊山七大渔行 170
第一节 邱公兴渔行 170
第二节 公太渔行 171
第三节 胜利栈渔行 172
第四节 周祥兴渔行 173
第五节 三联渔行 173
第六节 邱万兴渔行 174
第七节 巍瑞生渔行 174
第四章 嵊山五大渔行主在台湾合开的和纪渔行 175
第五章 青沙两大渔行 177
第一节 永裕昌渔行 177
第二节 胡源森渔行 178
第一节 特殊渔行“源丰盈”和“源大”行 181
第六章 解放以后的水产企业 181
第二节 嵊泗列岛公营商店 183
第三节 嵊泗县水产供销公司 186
第四节 嵊泗县对外贸易公司 189
第五节 嵊泗县渔工商联合总公司 191
第六节 嵊泗县海鲜品联营公司 192
第七节 嵊泗县五龙水产冷冻厂 193
第八节 嵊泗县会城水产冷冻厂 194
第九节 嵊泗县第二海洋渔业公司海味冷冻厂 196
第十节 嵊泗县枸杞水产冷冻厂 196
第十一节 绿华外贸水产冷冻厂 197
第十二节 嵊泗县壁下鱼品冷冻厂 198
第十三节 嵊泗县青沙水产冷冻厂 198
第十四节 嵊泗县大洋水产冷冻厂 199
第十五节 嵊泗县小洋水产冷冻厂 200
第十六节 嵊泗县马关水产冷冻制品厂 200
第十八节 嵊泗鱼品厂 201
第十七节 嵊泗县花鸟水产冷冻厂 201
第七章 嵊泗县水产企业同业公会 203
第八章 水产业广告与商标 20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水产广告 206
第二节 解放以后的水产广告 207
第三节 水产业商标 210
第五篇 建设四个基地与新时期嵊泗 渔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219
第六篇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变革 219
第一章 嵊泗渔业设施概况 219
第二章 嵊山渔港 221
第一节 渔港简况 221
第二节 形成与发展 221
第三章 其他各地渔港 224
第一节 小洋渔港 224
第二节 马迹渔港 225
第四节 壁下渔港 227
第三节 黄龙渔港 227
第五节 大洋渔港 229
第六节 枸杞渔港 230
第七节 绿华渔港 231
第八节 青沙渔港 232
第九节 马关渔港 232
第十节 五龙渔港 233
第十一节 菜园渔港 233
第十二节 浪岗与浪港 234
第四章 嵊泗中心渔港的兴建 236
第五章 渔港淡水供给 239
第六章 渔油供应及其设施 243
第七章 渔船修造及其设施 245
第一节 解放前的渔船修造 245
第二节 解放后的渔船修造设施 246
第三节 解放后的渔船修造 247
第七篇 渔政管理的变革 251
第一章 清代的渔政管理 251
第一节 因袭明制 251
第二节 清代管理 252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渔政管理 254
第一节 从事渔业的申请登记和审批制度 254
第二节 合办渔业的渔业执照制度 255
第三节 小规模渔业的渔业证制度 256
第四节 实施渔业执照和渔业证制度监督处罚办法 257
第五节 设立禁渔区域的规定 257
第三章 民国时期地方政府的渔政管理 258
第一节 渔政管理概况 258
第二节 禁止笼捕墨鱼和花鸟仙子洋笼网帮渔民大械斗 259
第四章 日本人侵渔和国民反侵渔 264
第一节 日本人侵渔之演变 264
第二节 日本人侵渔原因及其自白 267
第三节 沿海渔民和国民政府及地方当局对日本人侵渔的态度 269
第五章 解放以后的渔政管理 273
第一节 渔政宗旨和管理概况 273
第二节 黄龙乡张网挂牌管理 276
第三节 青沙乡渔民联组护桁 281
第六章 渔业指挥部和渔政 渔监机构 284
第一节 马迹渔场临时工委 284
第二节 嵊泗县渔业指挥部 286
第三节 嵊泗县渔业指挥部党组 287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嵊山渔港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渔船分局嵊山检验站 287
第八篇 渔业税收的变革 291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渔业税收 291
第一节 外海鱼税和渔业税之争议 291
第二节 嵊泗列岛设区时各类渔捐 293
第三节 嵊山渔民戳穿宁波渔警诈征渔船旗照费的骗局 297
第四节 江浙渔民反对渔业管理局滥征牌照税 300
第二章 解放以后的渔业税收 302
第九篇 渔民自治及其会社团体 305
第一章 明清两代渔民自治帮会组织 305
第二章 民国时期渔民会社 308
第一节 外地旅嵊渔会和渔业公所 308
第二节 崇明县渔会嵊山分会 308
第三节 上海市苏渐沿海渔民福利协会 309
第四节 嵊泗县渔会 312
第三章 解放以后的渔民团体——嵊泗县渔工贫苦渔民协会 314
第十篇 渔业科技教学 317
第一章 民国时期渔业科爵设施和科研实验活动 317
第一节 江苏省立渔业试验场 317
第二节 嵊山渔业指导所 319
第三节 海洋调查所 321
第四节 外海捕捞试验船 321
第一节 嵊泗初级水产技术学校 324
第二章 解放后水产科研、教学设施与科研实验活动 324
第二节 枸杞贻贝人工育苗试验场 327
第三节 嵊山民间水产科技研究所 327
第三章 渔业科研成果 330
第四章 渔业论著 337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渔业论著 337
第二节 解放后的渔业论著 338
第十一篇 渔业经济体制变革 341
第一章 旧社会封建渔业剥削几种方式 341
第一节 船租 342
第二节 定渔获物预抵借款 342
第三节 渔贷米 343
第四节 财产抵押借贷 343
第五节 行头钱 344
第六节 高利贷 344
第一节 渔行剥削 346
第二章 渔行剥削和长元剥削 346
第二节 长元剥削 347
第三章 渔业互助合作化 349
第一节 渔业生产互助组 349
第二节 渔业生产合作社 350
第三节 渔区人民公社 352
第四节 以队为基础的渔村二级所有制 353
第五节 渔业大包干责任制 353
第六节 对(单)船核算制 359
第七节 以船核算股份合作制 360
第四章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为渔业服务 365
第十二篇 渔业人口和渔民生活 369
第—章 嵊泗渔岛人口的演变 369
第二章 嵊山 壁下 花鸟三乡镇渔业人口演变 371
第一节 嵊山镇渔业人口演变 371
第三节 花鸟乡渔业人口演变 372
第二节 壁下乡渔业人口演变 372
第三章 马迹等20个渔岛在91年间人口演变 374
第一节 概况 374
第二节 洋山片5岛在91年间人口演变 374
第三节 泗礁片7岛在91年间人口演变 375
第四节 下山片6岛在91年间人口演变 376
第四章 渔民生活的变化 378
第一节 解放前渔民苦海受熬煎 378
第二节 新社会渔民共创新生活 379
第十三篇 碧海丹心 381
第一章 光耀千古励后人 381
第一节 彭老总和渔民 381
第二节 蒋纪周烈士 382
第三节 天灾面前不折腰 前赴后继创大业 387
第二章 汗浇浪花写春秋 393
第一节 吴正芳 393
第二节 鲍阿春 396
第三节 陈阿冬 400
第四节 徐金福 404
第五节 吴阿祥 407
第六节 陈小文明 412
第七节 周文成 415
第八节 王秋绒 418
第九节 金杏定 422
第十节 张正来 424
第十一节 郑根仕 428
第十二节 虞全根 429
第十三节 施阿开 432
第三章 情深似海 436
第一节 海峡两岸骨肉亲 东海渔场盈深情 436
第二节 黄龙扶桑一水连 患难汪洋邻邦亲 438
主要参阅文献 443
编后记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