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苏战略的调整与实施 1
第一节 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1
“尼克松主义”提出的国际背景 1
前言页 1
“尼克松主义”的基本内容 4
尼克松、福特执政时期美国的对外关系 7
卡特执政时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13
卡特的人权外交 18
从“以水对火”的政策到“卡特主义” 20
苏联制定进攻性战略的依据 23
第二节 苏联的进攻性战略和对外扩张 23
进攻性战略的内容 29
苏联在亚非的军事干涉 36
苏联对中国的战略包围 43
第二章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48
第一节 美苏关系的缓和 48
尼克松首次访问苏联 48
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 55
尼克松第二次访问苏联 61
《美苏贸易协定》的签订与废除 65
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达成协议 70
第二节 欧洲局势的缓和 73
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73
欧洲安全合作会议的召开 78
中欧裁军谈判 83
欧洲缓和局势下西欧与美国的关系 87
第三章 动荡的中东 92
第一节 第四次中东战争 92
战争爆发前的中东形势 92
埃及和谈尝试的失败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 97
埃及、叙利亚两国初战告捷和以色列的反攻 100
苏美“就地停火”的联合提案及战争的结局和影响 104
第二节 中东国家的石油斗争 109
石油国有化浪潮的兴起 109
中东战争中石油武器的运用 113
石油武器的运用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119
第三节 《戴维营协议》 122
埃及对外政策的调整及中东局势的转折 122
美国撮合下埃以达成《戴维营协议》 125
埃及与以色列单独媾和及中东格局的新变化 129
第四节 伊朗政局的变化及对海湾局势的影响 133
霍梅尼上台的历史背景 133
霍梅尼执政初期伊朗的内外政策 137
海湾和中东局势的新变化 142
第四章 东南亚、南亚的地区冲突和国际关系的变化 145
第一节 柬埔寨发生军事政变推翻西哈努克政权 145
发动政变的背景 145
柬埔寨政局变化对印支局势的影响 147
第二节 美越和谈和《巴黎协定》的签订和谈经过 148
《巴黎协定》的主要内容 151
《巴黎协定》签订后印支地区的国际关系 153
第三节 印支三国抗美救国斗争的最后胜利 155
越南南北的统一 155
民主柬埔寨政府的成立 156
老挝成立人民民主共和国 157
第四节 越南入侵柬埔寨的战争及其对东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159
越南侵柬战争的背景和经过 159
越南的侵柬战争引起东南亚国际关系的变化 161
东盟外长特别会议的召开和《吉隆坡宣言》 163
第五节 东盟内部合作的加强和独立自主倾向的发展 163
东盟第一次和第二次首脑会议 164
第六节 1971年印巴战争和孟加拉国的建立 165
战争的起因和孟加拉国的诞生 165
孟加拉国同印度的关系 170
孟加拉国同巴基斯坦的关系 173
第七节 印度同苏联和中国的关系 175
印度同苏联的关系进一步密切 175
印度同中国的关系开始好转 177
葡萄牙殖民战争的失败和法西斯统治的倒台 180
第五章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走向最后胜利和地区冲突加剧 180
第一节 葡萄牙殖民体系的瓦解 180
葡属非洲五国相继获得独立 186
第二节 南部非洲民族解放斗争深入发展 195
津巴布韦民族解放斗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95
围绕纳米比亚独立问题的斗争有很大的进展 200
南非人民反对少数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掀起新的高潮 204
第三节 非洲的地区冲突加剧 207
安哥拉内战和美、苏、南非、古巴的卷入 207
两次沙巴战争的发生和结局 211
乍得内战和法国、利比亚的干预 213
围绕西撒问题的斗争激化 216
非洲之角的冲突加剧 218
第六章 拉丁美洲独立自主倾向增强 223
第一节 拉美国家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 223
国有化运动的高涨 223
反对美国《新贸易法》和要求公平贸易 227
维护200海里海洋权的斗争 232
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235
多种意识形态和不同政治制度共存 238
第二节 拉美一体化的进展和对外关系多元化 238
拉美国家的联合——“一个声音说话” 241
对外经济关系多元化 245
认同第三世界和发展同中国的关系 248
第三节 美国对拉美的对策和苏联在拉美扩张受阻 253
尼克松的“成熟伙伴关系”与“低姿态” 253
对拉美国有化的报复和对一体化的阻挠 256
卡特在拉美的人权外交和“新方针” 260
苏联在拉美的扩张和遇到的阻力 265
第三次至第六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举行 271
第一节 不结盟运动的新发展 271
第七章 第三世界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而斗争 271
70年代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特点 276
第二节 第六届特别联大和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278
70年代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背景 278
第六届特别联大的召开和通过的有关文件 280
从第七届特别联大的召开到第四届贸发会议 282
77国集团的《阿鲁沙集体自力更生纲领》和第五届贸发会议的召开 285
第三节 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海洋霸权斗争的进展 287
亚非拉国家捍卫海洋权斗争掀起新的高潮 287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召开 290
第四节 南北全球对话的受挫和南南合作的勃兴 296
两次南北对话的“国际经济合作会议”的失败 296
第一、二个《洛美协定》的签订 299
勃兰特委员会的成立及其第一份报告 302
发展中国家各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和原料生产国组织的建立 304
一系列南南合作纲领性文件的诞生 307
第八章 70年代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 310
第一节 经济大国地位进一步加强 310
经济从高速增长到稳定增长的调整 310
调整经济的主要政策、措施 312
第二节 70年代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 314
从经济大国开始向政治大国过渡 314
日美关系的调整 317
修复日苏关系 320
日中邦交正常化 325
第三节 日本的“环太平洋合作构想” 330
“构想”的提出与发展 330
“构想”的目的和范围 332
“三个世界”思想的提出 337
第一节 “三个世界”战略思想的确定 337
第九章 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337
“三个世界”思想的含义 338
“三个世界”战略思想提出的现实意义 339
第二节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40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有利形势逐渐形成 340
美国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的提案的失败 340
中国在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努力 342
第三节 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普遍发展 344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344
中日建交 346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和邓小平访日 348
同西方各国广泛建交和发展关系 351
第四节 中美建交和台湾问题 353
中美建交 353
邓小平访美 356
中美台湾问题障碍 357
第五节 反对苏联和越南霸权政策的斗争 359
中国揭示美苏缓和的实质和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359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终止 360
中国反对越南地区霸权主义 362
中国为反对越南反华、排华进行必要的斗争 363
第六节 中国努力加强国际团结和支持国际正义斗争 369
同朝鲜、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 369
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 373
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维护主权独立,争取国际政治、经济平等地位的斗争 376
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和平区”和“无核区”的合理主张 377
第七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79
“三大任务”与争取国际和平环境 379
“大三角”关系中的独立自主方针 381
附录:大事年表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