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医学发展史概述 1
第二节 中西医理论的比较 4
(一) 中西医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历史背景 4
(二) 中西和西医的理论基础 6
(三) 中西医研究方法的不同 9
第三节 中医理论的思想基础 12
(一) 气和阴阳学说 12
(二) 五行学说及天人相应思想 16
第四节 中医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2
第二章 生理学说 28
第一节 关于生命物质的学说 28
(一) 气和血 29
(二) 精和神 30
(三) 津液和气化 31
第二节 脏腑学说 32
(一) 五脏 32
(二) 六腑 38
第三节 经络学说 41
(一) 十二经脉 42
(二) 奇经八脉 47
第四节 中医生理学说的整体观念 49
第三章 病理学说 52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 52
第二节 病变学说 55
1. 虚与实 56
(一) 基本病变 56
2. 寒与热 57
(二) 六淫病变 60
1. 风证 60
2. 湿证 62
3. 暑证 63
4. 火证 63
5. 燥证 63
6. 痰证 63
(三) 气血病变 64
1. 气病 64
2. 血病 66
3. ?瘕积聚 68
(四) 阴阳病变 69
第三节 病位和病传 73
第四章 辨证论治 76
第一节 辨证论治的意义和特点 76
第二节 辨证(诊法) 79
(一) 问诊 79
(二) 望诊 86
(三) 脉诊 91
(四) 其他诊法 98
第三节 论治 100
(一) 治则 101
(二) 治法 105
第五章 临证基础 112
第一节 外感热病证治 112
(一)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113
(二) 温病学家的辨证 117
1. 卫气营血辨证 118
2. 三焦辨证 120
(三) 外感热病综合证治 121
第二节 杂病证治 126
(一) 心病证治 127
(二) 肝病证治 130
(三) 脾病证治 134
(四) 肺病证治 137
(五) 肾病证治 140
(六) 六腑病证治 143
选辑说明 147
历代医论选辑 147
1. 大医精诚 孙思邈 149
2. 论病人之情 李中梓 152
3. 不治已病治未病论 朱震亨 154
4. 医学源流 虞天民 157
5. 脏腑始生总论 章潢 162
6. 脾胃论 李东垣 165
7. 辨脾胃升降 王鸣冈 167
8. 肾为先天本 脾为后天本论 李中梓 169
9. 乙癸同源论 李中梓 172
关于相火 175
10. 相火论 朱震亨 175
11. 相火龙雷论 赵献可 177
12. 论君火相火 张景岳 178
13. 论火 喻昌 179
14. 关于命门 181
〔1〕难经 181
〔2〕刘完素 181
〔3〕李梴 182
〔4〕赵献可 184
〔5〕张景岳 185
15. 阳有余阴不足论 朱震亨 188
16. 大宝论 张景岳 191
17. 阳不足再辨 张景岳 193
18. 阴阳 水火 气血论 唐宗海 196
19. 论病因 200
〔1〕张机 200
〔2〕陈言 200
〔3〕程仲龄 201
20. 论病变 张景岳 203
〔1〕阴阳篇 203
〔2〕六变辨 204
21. 六气辨 王士雄 209
22. 论风 211
〔1〕王履 211
〔2〕张景岳 212
〔3〕程钟龄 213
23. 论痰 215
〔1〕虞搏 215
〔2〕张景岳 216
24. 火字解 程钟龄 219
25. 论湿 张景岳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