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胶印印刷工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凌群编
  • 出 版 社: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00000427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平版胶印印刷的基础知识 5

第一节 平版胶印印刷的基本原理 5

第二节 油和水不相混溶原理 6

一、水的性质与偶极 6

二、油的性质与非极性 8

三、油墨和水不相混溶 12

第三节 网点构象原理 12

一、网点的作用 13

二、网点的线数 13

三、网点大小与层次的关系 15

四、网点的角度 19

第四节 网点组织色彩原理 20

一、网点并列成色 20

二、网点重叠成色 21

二、墨辊对油墨的吸附转移 22

一、印版表面选择性吸附和转移 22

第五节 选择性吸附转移原理 22

三、橡皮布对油墨的吸附转移 23

四、水辊对水的吸附转移 23

五、纸张对油墨的吸附性 24

习题 24

第二章 印版 26

第一节 金属版材的印刷适性 26

一、金属版材的润湿作用 26

二、金属版表面吸附原理 28

三、改变金属版表面性质的理化处理 30

第二节 平版印版的种类与结构 33

一、印版的种类 34

二、蛋白版及平凹版结构 34

三、多层金属版的结构 35

四、PS版的结构 36

一、色版鉴别 38

第三节 印版的质量鉴别与检查 38

二、网点和色调层次检查 39

三、文字和线条检查 40

四、规格尺寸检查 40

五、清洁度和平整度检查 40

六、检查信号条 41

第四节 版面修理的工艺方法 41

一、平凹版的增脂处理法 41

二、减脂处理法 43

三、加版和刮版工艺 45

四、多层金属版增、减脂处理 47

五、PS版的增、减脂处理 48

第五节 印版耐印力 49

第六节 印版的保护 51

一、印版的静态保护 51

二、印版的动态保护 52

习题 53

第三章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54

第一节 准备工作的意义 54

一、准备工作的意义 54

二、准备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54

三、阅读印刷工艺施工单 55

第二节 纸张准备 57

一、纸张适应性处理 57

二、敲纸 64

三、闯纸和堆纸 65

第三节 准备油墨 66

第四节 辅助材料的准备 67

一、水辊准备 67

二、润版液的稀释 68

三、其他辅助材料的准备 68

习题 69

一、换色的工艺方法 70

第一节 换色 70

第四章 换色与上版 70

二、换色的技术要求 72

第二节 上版 72

一、上版准确的目的 72

二、上版准确要点 73

三、上版的方法 75

四、下版和上版应注意事项 78

第三节 校正规矩的方法 79

一、规矩线 79

二、第一色图文位置的确定 81

三、印版图文位置的相对位移 82

四、纸张图文位置的相对位移 85

第四节 油墨量调节 88

一、油墨输出量的调节方法 88

二、确定输墨量的条件 90

三、油墨转移墨层的变化 91

四、放墨的工艺操作 94

第五节 润版液输出量调节 94

一、水辊压力调节 95

二、输水量的调节 96

第六节 墨色套印顺序 98

一、墨色套印顺序概说 98

二、确定印刷色序的原则 99

三、印刷色序的排列 100

习题 101

第五章 润版溶液 103

第一节 润版原理 103

一、版面润湿机理 103

二、无机盐层形成的过程 104

第二节 润版溶液组分分析 105

一、选择配方的条件 105

二、几种润版溶液配方和分析 106

三、电解质的性质 108

四、润版溶液中几种离子的作用 110

五、酒精润版溶液 111

第三节电解质在印版表面的化学反应 113

一、磷酸和磷酸盐与锌版的反应 113

二、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 115

三、润版溶液的同离子效应 117

四、氧化—还原反应 118

五、多层金属版与润版溶液的作用 119

六、PS版与润版溶液的作用 121

第四节 润版溶液的正确使用 122

一、正确使用润版溶液的目的 122

二、润版溶液的用量 122

三、印刷中原液的增减 124

四、合理使用润版液 125

第五节 亲液溶胶的作用 125

二、阿拉伯树胶的性质 126

一、亲液溶胶在印刷中的用途 126

三、胶体溶液的吸附作用 128

习题 129

第六章 水、墨平衡 130

第一节 水、墨平衡概述 130

一、水、墨平衡 130

二、平衡条件 131

第二节 水、墨平衡规律 132

一、墨稀水大现象 132

二、墨稠水小现象 133

三、墨大水大现象 133

四、墨小水小现象 134

第三节 油墨乳化 134

一、油墨乳化概述 134

二、乳状液的特点 135

三、乳状液的生成条件 135

四、乳状液的性质 136

五、乳状液的分类 137

六、油墨在印刷中的乳化机理 137

七、乳化剂的种类和作用 139

八、引起油墨乳化的因素 141

九、油墨乳化的危害 144

第四节 正确控制用水量 144

一、确定版面水分大小的条件 145

二、水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146

三、版面水量过大 147

第五节 印刷中水分损耗去向 148

一、与油墨乳化 148

二、被纸张吸收 148

三、蒸发 148

四、被挤压滴掉 149

第六节 鉴别版面水分大小的方法 149

习题 151

第七章 油墨调配 152

第一节 油墨颜色的光效应 152

一、油墨颜色的形成 152

二、油墨颜色的鉴别 153

第二节 油墨色相调配的基本知识 154

一、色料减色法 154

二、油墨的间色调配 155

三、油墨的复色调配 156

四、油墨的灰度和色相偏移 156

五、深色油墨的调配 158

六、淡色油墨的调配 159

第三节 调配油墨的工艺操作 160

一、调配墨量 161

二、油墨调配的方法 161

三、油墨调配注意事项 162

一、粘度的调整 163

第四节 油墨适性调配 163

二、流动性的调整 165

三、干燥性调整 166

第五节 影响油墨干燥的因素 170

一、温度的影响 170

二、湿度的影响 170

三、油墨性质对墨迹干燥的影响 172

四、冲淡剂和撤粘剂对油墨干燥的影响 173

五、纸张性质对墨迹干燥的影响 173

六、润版溶液对墨迹干燥的影响 174

七、图文分布和墨层厚度对墨迹干燥的影响 175

八、印张堆放对墨迹干燥的影响 175

习题 176

第八章 校正滚筒压力 177

第一节 滚筒压力的概念 177

一、滚筒压力的基本概念 177

二、滚筒压力的来源 178

三、滚筒间压力的作用 179

四、平印滚筒压力的特点 180

五、图文墨迹转移与压力的关系 181

六、获得最佳压力 182

七、控制压力增、减的条件 183

八、压力的调节 184

第二节 滚筒线速度 185

一、线速度理论在印刷中的应用 185

三、挤压形变值的分配法 186

二、挤压形变值与弧宽 186

四、橡皮布受压后力的分布 188

五、滚筒的速差与摩擦 190

六、滚筒间的摩擦力与方向 192

第三节 橡皮布与衬垫物的性质 195

一、橡皮布的性质 195

二、滚筒衬垫物 200

第四节 校正滚筒压力的工艺操作 202

三、衬垫材料的技术质量要求 202

一、校正滚筒压力的工艺流程 203

二、滚枕的作用与测量 204

三、滚筒中心距的测量 205

四、计算滚筒包衬厚度 206

五、橡皮布和衬垫物的测量和裁切 208

六、装卸橡皮布 210

七、打满版 211

八、画地图与垫补橡皮布 212

九、检验压印力 213

十、正确掌握滚筒压力 214

习题 215

第九章 套印 216

第一节 印版与套印误差 216

一、印版的拉伸形变 216

二、印版在滚筒上受力的分布 217

三、拉伸值的分配 219

四、版基厚度的套印误差 220

第二节 衬垫物增减与套印误差 222

一、衬垫物增减与图文尺寸变化 222

二、衬垫物套印误差分析 223

第三节 纸张与套印误差 226

一、纸张含水量与套印误差 226

二、纸张含水量不匀与套印误差 228

三、纸张褶皱形变与套印误差 229

四、纸张敲勒形变与套印误差 231

五、纸张挤压和拉伸形变与套印误差 231

六、纸张剥伸形变与套印误差 234

第四节 橡皮布形变与套印误差 235

一、橡皮布绷紧度与套印误差 235

二、橡皮布扭转形变与套印误差 236

一、机械因素造成的套印误差概述 237

第五节 机械因素造成的套印误差 237

二、输纸套印准确的条件 238

习题 239

第十章 产品质量控制 240

第一节 质量控制概述 240

第二节 胶印质量标准 240

一、定性质量标准 240

二、定量质量标准 241

第三节 产品质量数据化和规范化控制 243

一、数据与规范化实施的条件 243

二、油墨实地反射密度值 244

第四节 信号条控制印刷质量原理 245

一、信号条控刷印刷质量的优点 245

二、GATF星标 246

三、PDI信号条 248

四、GATF数码信号条 250

五、GATF彩色信号条 252

六、布鲁纳尔信号条 253

七、其他信号条 255

第五节 网点面积扩大分析 256

一、网点面积扩大概述 256

二、网点面积扩大规律 257

三、实地密度值与网点扩大的关系 258

四、纸张双重反射效应 259

五、网点扩大值控制 260

第六节 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260

一、坚持“三平、三勤”操作法 260

二、坚持墨干水小作业 262

三、防止沾脏和粘结 263

第七节 成品和半成品的保管 264

一、半成品保管 264

二、成品的保管 264

习题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