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毛泽东思想发展史概述 1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8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84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84
(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89
(三)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突出贡献 90
(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97
(五)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02
(六)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03
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 106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06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09
(三)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突出贡献 111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3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路线 115
上编 129
哲学思想篇 129
毛泽东哲学思想概述 129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论述 13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13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和作用 139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 141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145
唯物论 151
(一)两种宇宙观 151
(二)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153
(三)一切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156
辩证法 166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法则 166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169
(三)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188
(四)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 201
(五)坚持辩证法,反对和克服形而上学 210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15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15
(二)人类认识的来源 220
(三)认识的过程及规律 229
(四)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236
(五)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37
(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240
(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249
唯物史观 260
(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260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61
(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69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276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83
(六)阶级和阶级斗争 286
(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294
道德观 299
宗教观 307
毛泽东政治思想概述 313
政治思想篇 313
阶级论 324
(一)阶级的起源、发展与消亡 324
(二)人类社会阶级斗争的规律及不同阶段的特点 326
(三)中国社会各阶级 331
(四)进行阶级分析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351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353
革命论 356
(一)中国革命的性质 356
(二)中国革命的特点 360
(三)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 364
(四)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371
(五)中国革命的道路 390
(六)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 410
(七)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34
国家论 454
(一)国家的起源、消亡和实质 454
(二)国体与政体 458
(三)新民主主义国体与政体 458
(四)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465
(五)民主集中制 472
(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479
(七)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 483
政党论 485
(一)政党的起源与消亡 485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486
(三)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根本方针 494
(四)共产党同工会、共青团和妇女组织的关系 507
政策和策略 509
(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509
(二)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512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517
(四)对敌斗争策略 521
(五)白区工作策略 542
(六)统一战线策略 552
民族论 564
(一)民族斗争的实质 564
(二)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566
(三)民族平等是建立统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基础 569
(四)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572
(五)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巩固和发展各民族间的团结 576
(六)各民族的社会改革和各项工作应按照民族愿望,尊重民族特点,发挥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581
国际关系 585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585
(二)不论大国、小国应一律平等,坚决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590
(三)划分“三个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590
(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 595
(五)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596
(六)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 599
思想政治工作 601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601
(二)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 604
(三)全党都要抓思想政治工作 606
(四)反对只专不红的单纯业务观点,也反对只红不专的空头政治 607
经济思想篇 609
毛泽东经济思想概述 609
新民主主义经济 618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 618
(二)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619
(三)没收官僚资本 629
(四)保护民族工商业,适当发展有利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 630
(五)国营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五种成分中居领导地位 634
(六)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637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642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642
(二)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644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实现和平赎买的设想 645
(四)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稳步地发展农业互助合作 656
(五)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互助合作的方法 658
(六)创造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 660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667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667
(二)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是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成分作补充 668
(三)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做到财政、信贷、物资的综合平衡 669
(四)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建设的几个关系 675
(五)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684
(六)改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 687
(八)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691
(七)健全规章制度,整顿工业企业,改善企业管理,实行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管理办法 691
(九)注意有分析地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693
文化思想篇 695
毛泽东文化思想概述 695
文化观 702
(一)文化的性质和作用 702
(二)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历史 703
(三)批判地吸收古代和外国文化 704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707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711
论文学艺术 712
(一)文学艺术的起源、规律和作用 712
(二)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方针 715
(三)发展文学艺术的方法与途径 718
论科学技术 728
(一)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728
(二)科学技术对革命和建设的作用 731
(三)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 732
论教育、体育和卫生 735
(一)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作用 735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 737
(三)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738
(四)教育改革 741
(五)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742
(六)搞好卫生工作 743
论新闻出版 745
(一)新闻、出版、广播的作用和性质 745
(二)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 749
(三)坚持新闻的党性和真实性 750
(四)认真做好出版工作 753
论知识分子 755
(一)知识分子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作用 755
(二)团结、教育知识分子 759
(三)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性质 762
(四)知识分子必须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又红又专 764
军事思想篇 767
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767
战争观和军事方法论 775
(一)战争的根源 775
(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777
(三)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778
(四)革命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779
(五)研究战争要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780
(六)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是战略问题 783
(七)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784
(八)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787
中国革命战争 788
(一)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788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792
(三)中国革命战争与中国共产党 797
人民战争 800
(一)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800
(二)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 803
(三)实行全民皆兵 807
(四)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 808
(一)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和战略战术原则 812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812
(二)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814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816
(四)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820
(五)战略进攻 826
(六)基本的方针是歼灭战 828
(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830
(八)十大军事原则 834
(九)实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 834
(十)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 836
(十一)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 842
(一)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846
人民军队 846
(二)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848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851
(四)人民军队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 853
(五)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855
(六)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859
(七)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862
(八)严格训练,严格要求 865
(九)军队要统一,军队要整顿 868
(十)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871
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和武装力量 874
(一)建设和巩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防 874
(二)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军 875
(三)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 877
党建思想篇 880
毛泽东党建思想概述 880
关于党的一般学说 887
(一)党的性质 887
(二)党的纲领 888
(三)党的宗旨 891
(四)党的指导思想 892
(五)中国共产党的特点 895
党的思想建设 899
(一)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最大特点 899
(二)用马列主义教育全体党员 902
(三)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 906
(四)加强党的理论建设 911
(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913
(六)反对主观主义,肃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919
(七)整风是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922
党的政治建设 927
(一)党必须制定执行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 927
(二)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 929
(三)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 939
党的组织建设 944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 944
(二)党的制度建设 950
(三)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955
(四)党员队伍建设 965
(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975
(六)严明党的纪律 981
党的作风建设 989
(一)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党 989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992
(三)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999
(四)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1013
(五)谦虚谨慎的作风 1023
(六)艰苦奋斗的作风 1033
(七)加强教育,端正党风 1037
下编 1047
哲学思想篇 104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哲学思想概述 1047
(一)要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1064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1064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联系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实际 1070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 1074
(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 1074
(二)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1077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80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1082
(五)辩证地认识和处理问题,反对形而上学 1085
辩证的历史观 1088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阶段的主要矛盾 1088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 1089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092
(四)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97
(五)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101
(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 1108
(七)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1113
(八)正确评价党的历史和领袖人物 1118
(九)重视和研究人权问题 1124
政治思想篇 112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政治思想概述 1128
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斗争 1136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社会力量 1136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140
(三)严厉打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 1148
(四)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长期的 115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153
(一)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1153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156
(三)加强人民政权的专政职能,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1164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71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171
(二)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 1172
(三)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1174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1175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175
(二)共产党必须对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实行政治领导 1179
(三)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180
(四)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工作的领导 1182
(五)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 1185
(六)中国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 1187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1189
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189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1191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194
(四)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201
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207
(一)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一个广泛的政治联盟 1207
(二)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和任务 1210
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1212
(一)新时期民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1212
(二)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217
(三)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21
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1228
(一)党的宗教政策不是临时性的权宜之计 1228
(二)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的基本政策 1229
(三)争取、团结和教育一切现有的宗教人士 1232
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原则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234
(一)“一国两制”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科学构想 1234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237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41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1241
(二)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44
(三)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249
(四)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 1253
(五)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1256
(六)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1259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26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经济思想概述 1266
经济思想篇 126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1294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1294
(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297
(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集中精力把国内的经济建设抓好 1301
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适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1305
(一)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305
(二)允许和鼓励其它经济成分适度发展 1308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 1311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311
(二)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1312
(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富裕 1315
(一)“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1318
经济发展战略和方针 1318
(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 1324
(三)治理整顿,提高经济效益 1329
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336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实质 1336
(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要配套进行 1339
(三)改革和完善经济管理体制 1340
(四)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1342
(五)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 1347
(六)稳定和完善农业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1355
(七)健全和完善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1361
实行对外开放 1363
(一)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363
(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1368
(三)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利用外资 1371
(四)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经济地带 1376
文化思想篇 138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文化思想概述 1381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1394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39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140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140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 1407
(三)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1415
(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1422
(五)坚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 1428
(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430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436
(一)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 1436
(二)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1439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五爱” 1442
(四)加强社会主义纪律教育 1447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450
(一)教育事业的建设 1450
(二)教育体制改革 1456
(三)科学技术事业的建设 1462
(四)科技体制改革 1468
(五)文学艺术事业的建设 1473
(六)新闻出版事业的建设 1479
(七)广播影视事业的建设 1494
(八)卫生体育事业的建设 149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1500
军事思想篇 1500
适时进行战略转变 1510
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1516
国防建设必须以现代化为中心 1518
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1521
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 1525
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国防观念 1530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1532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军队政治上永远合格 1534
党建思想篇 153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党建设思想概述 1537
(一)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的突出的位置上 1545
党的思想建设 1545
(二)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546
(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548
(四)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1551
(五)加强对党员的“三基本”教育 1557
(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阵地 1562
(七)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 1568
(八)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1574
(九)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1578
党的政治建设 1587
(一)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587
(二)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1592
(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 1594
(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经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反和平演变的考验 1600
(五)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 1603
(六)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斗争,巩固和发展党的团结统一 1605
(七)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608
(八)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处理党与党之间的关系 1610
党的组织建设 1612
(一)必须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1612
(二)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实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 1620
(三)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1624
(四)加强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1627
(五)坚持党员标准,提高党员素质 1629
(六)调整干部队伍,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1632
(七)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党的干部队伍 1635
(八)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 1646
(九)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1649
(十)努力提高党的各级组织的战斗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政治核心和坚强的战斗堡垒 1652
党的作风建设 1655
(一)执政党的党风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1655
(二)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1661
(三)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提高全党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1663
(四)坚持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1670
(五)坚持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1672
(六)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做端正党风的表率 1675
(七)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1680
(八)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 1683
(九)严肃党的纪律,从严治党 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