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前往中国:昔日与现今 1
三分之一世纪 2
11月30日 印度新德里 11
12月1日 香港 26
12月2日 广州风情 30
沙面 36
广州市区 46
梅县的故事 54
12月3日 抵达北京 59
第二部分 重返北京 65
北京饭店 66
12月9日 团聚 72
乔冠华和龚氏姐妹 87
重返母校--现在的北大 93
哲学教授冯友兰 105
在北京的老中国通 110
新西兰人艾黎 112
黎巴嫩人马海德医生 122
维也纳人魏璐诗 129
八宝山--优秀共产党员的去处 132
“双十二事变” 140
同爱德乐共进午餐 142
同处理与日本复交事务的联络官廖承志的一次谈话 145
回首往事 151
革命博物馆 157
12月14日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招待会 162
同邓颖超和康克清一起吃饭 172
北京协和医学院--现称首都医院 182
西长安街“居民委员会” 186
北京第三十一中学 193
中学“ 红卫兵” 198
小学“红小兵” 204
同一位共产党“老干部”的倾心交谈 208
北京东城区“五·七”干校 214
国棉三厂 226
北京市地毯总厂 237
艺术家与革命 245
人民大会堂 255
紫禁城内的展览 258
考古发掘出来的珍宝 261
长城和明陵 263
北京体育学院 272
民族学院 277
芦沟桥农业公社 282
在华北农村的一个下午 294
12月23日 红星公社和那里的一个美国人家庭 300
在新北京过圣诞节 310
一位中欧人对中国的看法 318
12月31日 在国际俱乐部举行的告别午餐会 327
在北京的最后几天 331
第三部分 南京--九省之冠 339
到达南京 339
中山陵和廖仲恺墓园 346
和杨广立同进晚餐 352
与南京革委会副主任方明一席谈 355
世界上最长的铁路桥 360
光华东路上的第四无线电配件厂 363
南京妇女 369
第四部分 新旧上海 375
全世界独此一处 376
最后一批“老上海” 394
孙逸仙夫妇在前法租界的旧居 402
鲁迅纪念地 406
“40年的码头工人进城来”成了上海滩上的常用语 408
《海港》 414
新上海 420
1973年1月25日 与关键谈妇女、流氓、毒品等问题 426
同王一平的一次交谈 431
关于林彪、民主及其它 439
毛泽东和周恩来 442
动身回国 449
附录 468
爱泼斯坦在海伦·福斯特·斯诺荣获“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庆祝会上的发言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