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治病的》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明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14048·4802
  • 页数:390 页
图书介绍:

一、中医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 1

二、“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对中医的贡献 1

三、伏羲氏制“九针”的传说 1

第一章 中医中药,虽古犹新 1

四、神农尝百草而识中药 2

五、黄帝、岐伯论医术 3

六、酒与中医自古有缘 3

七、汤液是中药的最早剂型 3

八、医与巫不能混为一谈 4

九、甲骨文是描述疾病的最早文字 4

十一、中医对发病原因的探索 5

十、中医的分科 5

十二、中医诊治方法的早期总结 6

十三、中草药学的来龙去脉 6

十四、中医中药对世界科学的贡献 8

(一)最早建立了医学理论体系 8

(二)最早研究和描述人体的解削结构 9

(三)对人体血液循环的最早认识 9

(四)最早总结了针灸、经络的理论和实践 10

(五)最先使用麻醉药物进行腹腔手术 10

(六)世界上的第一部药学专著 10

(八)世界上最早的炼丹文献 11

(九)第一部脉象诊断学 11

(七)世界上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11

(十)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 12

(十一)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 12

(十二)世界药学史上的伟大著作 12

(十三)世界上的第一部药典 13

十五、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是什么 13

(一)《内经》 14

(二)《难经》 14

(三)《神农本草经>) 14

(四)《伤寒杂病论》 15

第二章 中医治病的理论根据 16

(一)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17

一、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 17

(二)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21

二、中医的阴阳不同于算命先生的阴阳 23

(一)阴阳有其物质基础 24

(二)阴阳是普遍存在的 25

(三)阴阳是相关事物的两个对立面 25

(四)阴阳是相互依存的 25

(五)阴阳在运动中互相转化 26

(六)阴阳中还可再分阴阳 26

三、中医的五行学说是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的自然观 29

(一)五行的生克 31

(三)五行对事物的分类归纳 34

(二)五行的乘侮 34

四、中医对人体脏腑的认识——脏象学说 37

(一)脏象学说的特点 37

(二)五脏六腑主要是功能单位 41

(三)把脏腑看成是统一的整体 50

(四)人的形体官窍与五脏密切相关 55

(五)“精”,“气”,“神”是人的三宝 58

五、中医的经络学说及临床应用 63

(一)中医对人体经络现象的认识 63

(二)十四条经络各有其特点 68

(三)一些经穴主治举例 90

附:针治得气和补泻手法的操作 99

(四)指寸定穴和常用手法 99

六、中医对致病原因及病理变化的认识 100

(一)中医如何认识发病规律 100

(二)“六淫”为什么能致病 103

(三)“七情”是怎样致病的 110

(四)饮食不当、劳逸失宜电可致病 112

(五)中医怎样分析病理变化 113

(六)中医分析病证变化的方法 117

第三章 中医诊断病证酌特点 125

一、中医诊断病证的手段——一四诊 126

二、中医问诊的具体内容 128

(一)望神色形态 133

三、中医望诊的注意事项 133

(二)望舌苔舌质(舌诊) 136

(三)望指纹 142

(四)望五官 143

(五)望皮肤 145

(六)望排泄物或分泌物 145

四、中医闻诊不只是听声音 146

(一)闻声音 146

(二)闻(嗅)气味 148

五、中医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 148

(一)中医的切诊不只是摸脉象 148

(三)学会识别常见的病脉 150

(二)先要掌握正常的脉象 150

(四)触诊也是切诊的重要内容 154

六、中医很重视“八纲辨证 155

(一)八纲辨证的具体内容 156

(二)八纲辨证的特点 162

(三)八纲辨证有科学性吗 163

七、中医是怎样按“六经”辨证诊病的 166

(一)太阳证 166

(二)阳明证 166

八、中医是怎样按三焦和卫气营血辨证的 167

(六)厥阴证 167

(一)三焦辨证 167

(四)太阴证 167

(五)少阴证 167

(三)少阳证 167

(二)卫气营血辨证 168

九、中医是怎样按脏腑辨证的 172

(一)心病的辨证 172

(二)肝病的辨证 173

(三)脾病的辨证 175

(四)肺病的辨证 176

(五)肾病的辨证 177

(六)六腑病的辨证 178

一、中医很早就重视对疾病的预防 179

第四章 中医防治病证的特点 179

附:十叟长寿歌 183

二、中医选择治疗病证方法的原则 185

三、扶正气与驱病邪的治病方法 185

四、什么是“治本”与“治标”的治法 186

五、“正治”与“反治”是怎么一回事 188

六、同一种病可用不同的治法 189

七、不同的病可用相同的治法 191

八、怎样用解表法治表证 192

(一)辛温解表 192

(二)辛凉解表 192

十、治里实证可用泻下法 193

九、用催吐法治痰食毒物阻滞 193

(二)温热药泻下 194

(三)润肠药泻下 194

(四)逐水药泻下 194

(五)逐瘀药泻下 194

十一、表里同病时用双解法 194

(一)寒性药泻下 194

十二、和解法不只治半表半里的病 195

(三)分解三焦痰湿 195

(二)调和营卫 195

(一)和解半表半里证 195

(三)解表温里 195

(二)解表清里 195

(一)解表攻里 195

(四)调和肠胃 196

(五)调和肝脾 196

十三、脾胃虚寒的可用温里法 196

(一)温中祛寒 196

(二)回阳救逆 196

(三)温阳利水 196

(六)滋阴清热 197

(五)清火解毒 197

(四)清脏腑之热 197

(二)清营凉血 197

(一)清气退热 197

十四、热病须清热 197

(三)清气血之热 197

十五、风病须驱风 198

(一)疏解外风 198

(二)平熄内风 198

十六、神志不清醒的可用开窍法 198

(一)镇惊安神 199

(三)益气安神 199

(二)养血安神 199

十七、心神烦躁不安的宜用安神法 199

(二)涤痰开窍 199

(一)清热开窍 199

十八、身体虚弱的宜用补益法 200

(一)补阴 200

(二)补血 200

(三)补阳 200

(四)补气 200

十九、气虚不固的可用固涩法 201

(一)止汗 201

(二)止咳 201

(三)止泻 201

(二)消痞块化痰积 202

(一)增强消化 202

(三)软坚散结 202

(四)固精缩尿 202

二十、饮食不化或有积聚的宜用消导法 202

(六)保胎 202

(五)止崩带 202

二十一、气机不畅的宜用理气法 203

(一)理气机 203

(二)疏肝气 203

(三)纳肾气 203

(四)降气逆 203

(二)止血 204

(一)活血 204

二十二、血行障碍的宜用理血法 204

二十三、水内留的治宜祛湿法 205

(一)燥湿 205

(二)利湿 205

(三)化湿 205

二十四、燥邪伤津的宜用滋润法 205

(一)润外燥 205

(三)清热痰 206

(--)润燥痰 206

(一)燥湿痰 206

(二)润内燥 206

二十五、痰涎多的可用祛痰法 206

(四)温寒痰 207

(五)祛风痰 207

二十六、有虫积的须用驱虫法 207

(一)寒证 207

(二)热证 207

(三)寒热错杂证 207

二十七、中医的治则和治法是具有科学性的 208

(一)扶正固本 208

(四)虚证实证 208

(二)活血化瘀 210

(三)清热解毒 213

第五章 中药知识介绍 214

一、有关中药的基本知识 214

(一)中药是怎样命名的 214

(二)怎样采集和保存中药 216

(三)怎样掌握中药性能的特点 218

(四)如何根据四气五味运用中药 220

(五)中药的升降浮沉有何作用 222

(六)中药“归经”理论的意义 223

(七)中医的方剂是怎样组成的 229

(八)中药有哪些煎服法 231

二、各类常用中草药 235

(一)解表药 235

辛温解表药 235

辛凉解表药 236

(二)清热药 237

清热泻火药 237

清热解毒药 238

清热凉血药 239

清热燥湿药 239

清虚热药 240

清热解暑药 240

(三)祛风药 241

祛风止痛药 241

祛风去湿药 241

(四)祛寒药 242

温中散寒药 242

温肾回阳药 243

(五)祛湿药 243

芳香化湿药 243

淡渗利湿药 244

清热利湿药 244

燥湿药 244

(六)泻下药 245

润下药 245

寒下药 246

温下药 246

逐水药 246

(七)消导药 247

消导药 247

(八)除痰药 247

温化寒痰药 247

清化热痰药 248

润燥痰药 249

燥湿痰药 250

祛风痰药 250

化顽痰药 250

(九)理气药 251

行气药 251

解郁药 251

降气药 252

(十)理血药 253

凉血药 253

温经止血药 254

收敛止血药 254

温经活血药 255

祛瘀活血药 255

破血祛瘀药 256

(十一)镇潜安神药 257

镇静安神药 257

平肝潜阳药 258

镇痉熄风药 259

(十二)补益药 260

补气药 260

养阴药 261

补血药 261

补阳药 263

(十三)收涩药 264

敛汗药 264

固精涩小便药 265

涩肠止泻药 265

(十四)驱虫、杀虫药 266

(十五)治疮疡、肿瘤药 267

清热解毒消肿药 267

清热利水祛湿药 268

除痰散结药 269

化瘀软坚药 269

杀虫解毒药 270

(十六)外治药 270

消肿散结软坚药 270

通经活络药 270

其它药 270

(十七)常用草药 271

第六章 民间常用饮食疗法 279

一、饮食疗法注意事项 279

二、具有治疗作用的常用食品 279

(一)冬瓜(附:冬瓜子、冬瓜皮及葫芦) 279

(二)西瓜(附:西瓜汁、西瓜翠衣、西瓜霜) 281

(三)南瓜(附:南瓜瓤、南瓜蒂、南瓜子) 282

(四)丝瓜(附:丝瓜藤、丝瓜叶,丝瓜络,丝瓜霜) 282

(六)苦瓜(附:苦瓜藤) 284

(五)黄瓜 284

(七)甜瓜(附:甜瓜蒂及甜瓜子) 285

(八)木瓜 285

(九)山楂 286

(十)莲子(附:莲须、莲心、莲房) 287

(十一)乌梅(附:话梅、酸梅) 288

(十二)白果 289

(十三)杏子(附:杏仁) 290

(十四)橘于(附:橘络、橘核、橘皮) 291

(十六)核桃肉 294

(十七)柿(附;柿蒂、柿霜) 294

(十八)石榴(附:石榴根皮) 295

(十九)枇杷(附:枇杷叶、枇杷花) 296

(二十)槟榔(附:大腹皮) 296

(二十一)龙眼肉 297

(十五)桃子(附:桃仁、桃奴,桃叶) 298

(二十二)荔枝(附:荔枝核) 298

(二十三)谷芽 299

(二十四)麦芽 299

(二十五)红枣 300

(二十六)桑椹(附:桑叶、桑枝) 301

(二十七)白扁豆(附:扁豆衣、扁豆花) 302

(二十八)绿豆(附:绿豆衣) 302

(二十九)黑豆(附:淡豆豉、黄豆卷) 303

(三十)生姜(附:干姜、炮姜、生姜皮) 305

(三十一)葱白 307

(三十二)大蒜 309

(三十三)胡椒 311

(三十四)茴香(附:小茴香、八角茴香) 312

(三十五)韭菜(附:韭菜子) 314

(三十六)马齿苋 315

(三十七)蕹菜 317

(三十八)芹菜 317

(三十九)萝卜(附:莱菔子、地骷髅) 318

(四十)玉米须 320

(四十一)黄花菜 321

(四十二)百合 322

(四十三)芝麻(附:黑芝麻、麻油) 323

(四十四)荸荠 324

(四十五)刀豆(附:刀豆子) 324

(四十六)茶 325

(四十七)向日葵 326

(四十八)辣椒 326

(四十九)蛇(附:蛇衣) 328

(五十)蜂蜜(附:蜂蜡、蜂乳、蜂毒) 329

(五十一)鸡肫皮 330

(五十二)蛋(附:蛋黄、蛋壳,鸡卵膜衣) 331

(五十三)墨鱼骨 333

(五十四)龟板(附:龟胶) 334

(五十五)鳖甲(附:鳖头) 335

(五十六)螃蟹 336

(五十七)蛙(附:蟾酥、蟾皮) 336

(五十八)盐 338

第七章 中医的几种简易疗法 340

一、按摩疗法 340

二、捏脊疗法 342

三、刮痧 343

四、火罐疗法 344

五、灸法 346

七、三棱针(放血)疗法 350

六、灯火灸 350

八、梅花针疗法 352

九、耳针疗法 354

十、挑治疗法 361

第八章 常见病证的防治 363

一、发热 363

二、头昏眼花 364

三、头痛 365

四、水肿 367

五、哮喘 368

六、便秘 369

七、呕吐 371

八、胃痛 372

九、中暑 373

十、痉(抽筋) 374

十一、癫痫 376

十二、中风 378

十三、呕血 380

十四、咯血 382

十五、衄血 383

十六、便血 384

十七、尿血 385

十八、血崩 386

十九、小儿消化不良 387

二十、肠痈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