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论应当研究接受活动 1
一 从理论到实践与接受活动 1
二 认识论研究重心的后移 4
三 接受认识论的建立 8
第二章 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12
一 从第一客体到第二客体与第一主体 13
二 从第二客体到第一客体与第二主体 15
三 第二主体向第一主体的转化 17
四 认识群体与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划分 21
第三章 第一主体能动性原则确立的过程 25
一 关于人的能动性的两类问题 25
二 古代希腊哲学与第一主体能动性原则的初步确立 29
三 近代西欧哲学与第一主体能动性原则的最终确立 33
第四章 第二主体能动性原则确立的过程 42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第二主体能动性原则的确立 42
二 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哲学与第二主体能动性原则的确立 45
三 诠释学、现象学、发生认识论、非理性主义与第二主体能动性原则的确立 51
第五章 交往活动与理解 57
一 理解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阶段 57
二 交往活动与交往关系 59
三 第二群体成员与第一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 61
第六章 符号活动与理解 65
一 符号意义的约定性 65
二 给予意义活动与领会意义活动 68
三 传达、通讯、理解 71
四 代码依赖型理解与语境依赖型理解 74
五 规范语言、变异语言与理解 77
第七章 负指谓值语言符号--当用还是不当用 81
一 语言符号的三种意义形态 81
二 指谓值、性质值与表情值的关系 84
三 负指谓值语言符号的产生 87
四 负指谓值语言符号的使用范围 90
第八章 科学语言与理解方式 94
一 科学与超常语言 94
二 实证科学语言、哲学语言、文学艺术语言 97
三 实证型、思辨型、审美型三种理解方式 100
第九章 接受活动的本质 103
一 接受观的变革 103
二 第二主体注意力投向 108
一 超常运用与第二主体的设计活动 113
第十章 设计 113
二 设计--认识论的重要范畴 115
三 设计原则:满意化与最优化 118
四 设计的必备条件 120
第十一章 加工 122
一 加工与设计 122
二 重建、加工、新建 124
三 第二客体的建设过程模式 125
第十二章 创新 128
一 毛泽东的创新活动理论 129
二 P-K-L-L理论 131
三 G-J-I理论 140
主要参考文献 151
后记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