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证诊断指要 1
1. 《内经》医学模式对临床诊断有何指导意义? 1
2. 从邪正关系看,健康与疾病有何本质区别? 2
3. 从“未病”观出发,疾病可分为哪“四态”? 2
4. “诊”与“断”有何相关性?临床怎样应用? 3
5. 何谓“撮空理线”?可见于哪些病理过程? 4
6. 何谓“循衣摸床”?其有何临床意义? 4
7. 面赤主热证,怎样鉴别实热、虚热与假热? 4
8. 病人面色发黄有何临床意义?如何鉴别? 5
9. 面色白、青、黑皆可主寒、主痛、主瘀,其病机有何联系与区别? 5
10. 望舌为什么能诊断疾病? 6
11. 望苔质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各有何临床意义? 7
12. 红舌与绛舌的特征及主病有何异同? 7
13. 寒极与热极均可见灰黑苔,应如何辨析? 7
16. “望形态”应遵循什么原则?举例说明 8
15. 何谓“芒刺”?有何辨证意义? 8
14. 如何鉴别腐苔与腻苔?其主病有何异同? 8
17. 瞳仁在形态上有哪些异常变化?有何临床意义? 9
18. 阳斑与阴斑的特征及主病意义如何? 9
19. 简述听咳声的辨证意义? 10
20. 谵语与狂言有何临床特点及辨证意义? 10
21. 郑声与独语有何临床特点及辨证意义? 11
22. 发热分别与恶寒、恶风、恶热同时并见,各有何临床意义? 11
23. 何谓寒热往来?少阳证和疟疾病都可出现,如何鉴别? 11
24. 发热与体温升高有何辨证关系?对临床辨证有何指导意义? 12
25. 何谓潮热?如何辨别实证潮热与虚证潮热? 12
26. 何谓“身热不扬”?有何临床特点? 13
27. 虚证疼痛与实证疼痛的病机、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13
28. 何谓“里急后重”?有何辨证意义? 14
29. 何谓“位、数、形、势”?对诊脉有何意义? 14
30. 临床如何诊察浮肿? 15
31. 病、证、症基本概念是什么?其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15
33. 宏观辨证的方法论依据和本质是什么? 16
3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有何区别与联系? 16
34. 微观辨证的方法论依据和本质是什么? 17
35. “无证(症)可辨”常见于哪些病理环节? 17
36. 对“无证之病”如何辨证? 18
37. 在临床辨证思维中,如何抓住症?有何指导意义? 19
38. “表虚”有几种证型?其病理本质、临床征象有何不同? 20
39. 辨别“表邪入里”与否的要点是什么? 20
41. “上热下寒证”可分为哪两类?有何本质区别? 21
40. “里邪出表”的主要病理征象是哪些?如何辨其轻重顺逆? 21
42. 真假寒热证有何临床特点? 22
43. 临床如何鉴别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证? 22
44. 在真寒假热证中,有“格阳”与“戴阳”之分,其临床表现、病理本质有何异同? 23
45. 如何理解“邪气盛则实”与“邪气盛则虚”? 24
46. 在虚证向实证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哪两种证候?试举例说明 24
47. 何谓虚实真假?其病理本质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25
48. 何谓亡阴、亡阳?其病理过程有何区别与联系? 25
50. 气陷证临床可见哪几种证型?如何辨治? 26
49. 临床如何辨别亡阴与亡阳证? 26
51. 气虚证与阳虚证有何内在联系?其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27
52. 血瘀证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27
53. 试述伤津与脱液的病理本质及临床特点? 28
54. 心病有哪些临床特点? 29
55. 心脉痹阻证之疼痛有何临床特点? 29
56. 肺有哪些病理特性? 30
57. 临床如何辨别肺阴虚证和燥邪犯肺证? 30
58. 脾病的病理特点是什么? 31
59. 脾病常见哪些虚证?其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31
60. 胃病的临床特征是什么?常见哪些证型?如何辨别? 32
61. 寒湿困脾与湿热蕴脾证临床表现有何异同,病机有何联系? 33
62. 气不摄血证与气随血脱证都以“出血”为临床特点,其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33
63. 肝的病理特点是什么? 34
64. 肝病有哪些辨证要点? 35
65. 肝气郁结与肝血瘀、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的病机有何内在联系?临床表现有何区别? 35
67. 肾的病理特点有哪些? 36
66. 在外感病中可见哪些“动风”证?临床如何辨别? 36
68. 肾虚证在生殖机能方面有哪些异常表现? 37
69. 在临床上膀胱湿热可表现为哪两种证型? 38
70. 为什么肺气虚与肾气虚皆可致喘?其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38
第二章 论治立法指要 40
71. 如何理解中医“治未病”的原则? 40
72. 从哪些方面可以做到“未病先防”? 40
73. 什么是治则?它与治法有何不同? 41
74. 什么是标本?如何正确处理标本缓急关系? 42
75. 正治与反治有哪些具体内容? 42
76.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与“实者泻其子,虚者补其母”有何区别? 43
77. 何谓“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举例说明 43
78. 临床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扶正祛邪原则? 44
79. 治疗疾病为什么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5
80. 抑太过,扶不及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运用? 46
81. 什么是汗法?其临床作用是什么?使用汗法时要注意什么? 46
82. 辛温解表法与辛凉解表法在适应范围和临床使用上有何不同? 47
83. 祛湿解表法与清暑解表法各针对什么病机而设?其适应范围和立法要点是什么? 48
84. 扶正解表法有哪些具体治法? 48
85. 表里双解法有哪两类?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49
86. 何谓下法?有何治疗作用? 50
87. 下法可分几类?临床运用下法时应注意什么? 50
88. 泄热通腑法与温阳通下法的临床运用有何不同? 51
89. 临床如何运用逐水法? 51
90. 润肠通便法,益气通便法,温润通便法皆属润下范畴,它们的适应证和临床运用如何? 52
91. 何谓清法?有何主要作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52
92. 清气法与清营凉血法有何不同? 53
93. 何谓温法?临床使用温法时应注意什么? 53
94. 温里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其适应证和临床运用要点是什么? 54
95. 什么是和法?有哪些作用? 55
96. 临床怎样运用和法? 55
97. 临床使用补法时,如何处理“正补与补母生子”、“补气生血与补血化气”、“补先天与补后天”的关系? 56
98. 使用补法时应注意什么? 56
99. 临床如何运用补气法? 57
100. 补阴法有哪些具体内容? 58
101. 临床常用的脏腑兼补法有哪些? 59
102. 消法与下法在临床运用上有何不同? 60
103. 临床常用哪些消法? 60
104. 何谓吐法?吐法的作用有哪些? 61
105. 使用吐法后病人会有何反应?怎样正确运用吐法? 62
106. 何谓涩法?临床上常用的涩法有哪些? 62
107. 临床如何运用固涩法? 63
108. 何谓开窍法?凉开法与温开法在适应证和临床运用上有何不同? 64
109. 行气法有哪几种?其临床运用要点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65
110. 临床如何运用活血祛瘀法? 65
111. 止血法有哪些内容?临床如何运用? 66
112. 燥湿化湿法,清热利湿法,淡渗利湿法与祛风化湿法有何不同? 67
113. 化痰法有几种?其适应证和常用方是什么? 68
114. 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有哪些? 69
第三章 制方遗药指要 69
115. 麻黄分别与桂枝、石膏、附子、人参配伍有何临床意义? 70
116. 桂枝分别与白芍、柴胡、大黄、石膏配伍,其治疗作用有何不同? 70
117. 荆芥、防风各有何特性?其临床运用异同点何在? 71
118. 临床如何选用薄荷与牛蒡子、桑叶与菊花、升麻与葛根? 71
119. 肉桂与桂枝,羌活与独活,桑叶与桑枝,金银花与金银花藤功效有何异同?临床如何运用? 72
120. 试述石膏分别与细辛、知母、熟地、桑叶、竹叶配伍意义及其临床运用 73
122.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同出一体,其功效、适应证有何异同? 74
121. 黄芩、黄连、黄柏功效同中有异,临床如何选用? 74
123. 地黄有鲜、生、熟之不同,临床如何用之? 75
124. 以大黄为例,说明药物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75
125. 肉豆蔲、草豆蔲、白豆蔲功用、主治不同,临床运用有何差异? 76
126. 茯苓分别与白术、泽泻、猪苓、桂枝、半夏配伍有何临床意义? 76
127. 车前子、木通、滑石、扁蓄、石韦、萆薢、海金沙各治何种淋证? 77
128. 临床上使用祛风湿药为什么常配理血或养血之品? 77
129. 附子分别与肉桂、人参、熟地、干姜配伍,其治疗作用有何不同? 78
130. 陈皮与青皮,枳实与枳壳,橘红与橘络,丹皮与丹参,赤芍与白芍,大蓟与小蓟功效有异同,临床如何用之? 78
131. 临床怎样运用南沙参与北沙参,石决明与草决明,茯苓与茯神,桑螵蛸与海螵蛸? 79
133. 麻黄、白果、苏子、葶苈子、桑白皮、马兜铃、杏仁均可平喘,临床如何运用? 80
134. 三七功效特性对临床运用有何指导意义? 80
132. 半夏用于止呕、化痰时,常与哪些药物配伍? 80
135. 临床治疗瘀血证,如何选用丹参与川芎,乳香与没药? 81
136. 临床治疗癥瘕证,如何选用三棱与莪术,水蛭与虻虫? 82
137. 黄芪能行水、升阳、固表、补血,临床如何配伍运用? 82
138. 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均能补气而治气虚证,临床如何用之? 83
139. 临床中白芍常与哪些药物酸对运用?其配伍意义如何? 83
140. 临床组方应遵循什么原则?举例说明之 84
141. 举例说明临床组方怎样适应病情的变化? 85
142. 临床运用中药汤剂应注意哪些问题? 86
143. 在风热表证中怎样运用桑菊饮与银翘散? 87
144. 肺热咳喘,无汗或有汗时如何使用麻杏甘石汤? 87
145. 临床使用大承气汤的证候特征是什么?为何大黄须后下? 88
146. 对肝脾不和患者,应如何选用四逆散与逍遥散? 88
148. 清营汤的组方特点是什么?如何掌握其使用时机? 89
147. 临床运用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的要点是什么? 89
149. 白虎汤、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乌梅丸五方均治四肢厥逆,其使用要点是什么? 90
150. 玉女煎和清胃散均可治疗牙痛,其主治证候有何不同? 90
151. 新加香薷饮主治何证?其使用要点是什么? 91
152. 吴茱萸汤主治哪些病证?方中重用生姜有何意义? 91
153. 理中丸与小建中汤均治中焦虚寒证,为何所用温中补虚药不同? 92
154. 真武汤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证,方中何以用酸收之白芍与生姜而不用干姜? 93
155. 四君子汤是补气健脾之祖方,临床常用类方有哪些?各主何证? 93
156. 当归补血汤与白虎汤“四大”证候相似,其方证对应关键何在? 94
157. 四物汤、逍遥散、归脾汤三方均有调经作用,其临床运用有何不同? 94
158. 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特点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95
159. 一贯煎、逍遥散、四逆散、越鞠丸均治胁痛,临床如何区别运用? 96
160. 炙甘草汤主治何证?为何以炙甘草为君?方中配伍桂枝、生姜、酒有何意义? 96
161. 举例说明肾气丸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机理 97
162.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三方均为“凉开”之剂,其临床运用有何异同? 97
164. 甘麦大枣汤可治哪些神志病?为什么? 98
163. 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三方治失眠,其适应证有何不同? 98
165. 痛泻要方、四神丸、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皆能治泄泻,临床如何区别使用? 99
166. 龙胆泻肝汤、知柏地黄丸、金锁固精丸皆能治遗精,临床如何区别使用? 99
167. 金铃子散和左金丸分别用于哪种肝郁化火证? 100
168. 麻黄汤、小青龙汤、都气丸、肾气丸、苏子降气汤、定喘汤、黑锡丹均治咳喘,临床上如何区别使用? 100
169. 补阳还五汤适用于中风后遗证的哪个阶段?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101
170. 妇女产后为什么常用生化汤? 101
172. 临床常用黄土汤主治何种血证?其配伍有何特点? 102
171. 导赤散、小蓟饮子、八正散、猪苓汤、萆薢分清饮均治淋证,临床上如何区别使用? 102
173. 镇肝熄风汤主治何证?其配伍特点有哪些? 103
174. 临床如何运用羚角钩藤汤与大定风珠? 104
第四章 常见急症诊治指要 105
175. 哪些病证属于急症? 105
176. 中医救治急症的常备药物有哪些? 105
177. 中医怎样诊断高热?外感、内伤高热怎样区别? 107
178. 临床上高热可表现为哪几种热型? 108
180. 如何辨治外感高热? 109
179. 临床上怎样快速消退高热? 109
181. 如何提高高热的治疗效果? 110
182. 高热如何护理? 112
183. 怎样诊断厥证?厥证临床分为哪几类? 112
184. 厥证如何辨虚实、寒热、气血? 113
185. 厥症如何急救? 114
186. 厥证如何治疗? 114
187. 何谓脱证?临床怎样诊断? 115
188. 脱证如何急救? 116
189. 救治脱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16
190. 中医如何认识和救治“休克”? 117
191. 昏迷有哪些临床征象?可分为几类? 118
192. 昏迷如何苏醒神志? 119
193. 临床如何辨治邪热扰心之昏迷? 120
194. 如何正确选用昏迷验方? 120
195. 何谓闭证?其辨治要点是什么? 121
197. 热闭、痰闭、浊闭、瘀闭如何辨治? 122
196. 阴闭与阳闭如何辨治? 122
198. 痉证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临床如何辨其证候之虚实? 123
199. 痉证如何救治? 124
200. 中暑有哪些临床特点? 125
201. 如何防治中暑? 126
202. 前人关于出血急症的治疗大法有哪些? 127
203. 临床如何辨别咯血与吐血? 128
204. 中医临床如何救治急性出血? 128
205. 现代临床常用止血验方 129
206. 何谓中毒?中毒分为哪几类? 129
207. 中毒如何诊断? 130
208. 中毒如何急救? 130
第五章 常见内科病证诊治指要 132
209. 感冒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如何辨别? 132
210. 时行感冒有何临床特点?辨治时应注意什么? 133
211. 虚人感冒有何临床特点?如何辨治? 133
212. 对感冒病人应如何医嘱? 134
213. 咳嗽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如何诊察? 135
214. 咳嗽只治肺行吗? 136
215. 如何辨治“上实下虚”之喘证? 136
216. 喘证和哮证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137
217. 哮证发作期有何特点?如何辨治? 137
218. 何谓哮证“夙根”?对临床辨治有何指导意义? 138
219. 哮喘缓解期调护要点有哪些? 139
220. 何谓肺胀?有何病理特点?临床辨治时应注意什么? 139
221. 治肺痨时如何“补虚培元”? 141
222. 汗证的诊察要点有哪些? 141
223. 自汗常见哪些证型?如何辨证论治? 141
224. 何谓心悸?其治疗原则是什么?常见哪些证型?如何辨治? 142
225. 胸痹的病理特点和治疗要点是什么? 143
226. 怎样诊断真心痛? 143
227. 不寐如何进行安神治疗? 144
228. 怎样诊治郁证? 145
229. 怎样认识癫狂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 146
230. 胃痛辨证要点是什么? 147
231. 临床怎样辨别胃痛与真心痛? 147
232. 胃痛的治疗大法是什么?如何运用? 148
233. 呕吐有“病”与“症”之分,其病理特点和治疗原则有何不同? 148
234. 顽固性呃逆如何辨治? 149
235. 临床治疗泄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150
236. 泄泻怎样辨证? 150
237. 痢疾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151
238. 为什么治疗痢疾要以解表、导滞、调气、行血为基本法则? 152
239. 如何从脏腑病机角度辨治便秘? 152
240. 临床常见哪些内伤胁痛?如何辨治? 153
241. 胁腹部积块如何辨治? 154
242. 黄疸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155
243. 临床常见哪些阳黄证候?如何辨治? 156
244. 试述膨胀的病理本质及其临床意义 157
245. 临床治疗膨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58
246. 六经病均可致头痛,证治如何? 159
247. 眩晕如何诊治? 160
248. 肝病眩晕有何特点?证治如何? 161
249. 水肿有哪些辨证纲领?临床如何运用? 162
250. 临床治疗水肿常用哪三大法则?其代表方剂是什么? 163
251. 淋证有哪些临床类型?如何辨证? 163
252. 淋证与癃闭如何鉴别? 164
253. 治疗淋证当注意什么? 164
254. 何谓尿浊?与淋证如何鉴别?如何辨治? 165
255. 治腰痛为什么常用补肾之法?其具体证治如何? 166
256. 消渴的诊治要点有哪些? 166
257. 消渴病变证如何治疗? 167
258. 何谓遗精?其基本病机是什么?如何辨证? 167
259. 阳痿的辨治要点是什么? 168
260. 何谓痹证?其辨证应注意哪些方面? 169
261. 风湿热痹与风寒湿痹有何不同? 169
263. 痿证如何辨治? 170
262. 痿证怎样辨证?与痹证如何鉴别? 170
264. 外科病怎样辨别阴证与阳证? 172
第六章 常见外科病证诊治指要 172
265. 外科病之内治法与内科病之内治法有何不同?应如何运用? 173
266. 外科病中如何运用清热法? 174
267. 外科病为什么要用养胃法?怎样运用? 174
268. 外科外治法有哪几类?其作用是什么? 175
269. 常用的膏药有哪些?怎样合理使用? 175
270. 常用的油膏有哪些?怎样合理使用? 176
271. 提脓祛腐药有哪些作用?怎样合理使用? 177
272. 砭镰法有何作用?怎样使用? 177
273. 挂线法有何作用?怎样选择使用? 178
274. 疖可分哪几种?各自有何临床特征?如何辨治? 178
275. 疔疮可分几种类型?其临床特征是什么?怎样内治? 179
276. 颜面疔疮为什么易走黄?怎样护理? 180
277. 如何诊断烂疔?怎样预防护理? 181
279. 痈的主要病因和治疗原则是什么?初期阶段怎样内治? 182
278. 临床常见哪些痈?有何共同特征? 182
280. 丹毒有哪些特征?应与哪些病相区分?怎样内治? 183
281. 有头疽的辨证要点有哪些?怎样进行辨治? 183
282. 走黄与内陷有何异同点? 184
283. 内陷有哪些证型?怎样内治? 185
284. 瘰疬有哪些特点?主因是什么?外治方法有哪些? 186
285. 试述流痰的辨证要点及其内治 186
286. 哺乳期乳痈的主因是什么?辨证要点有哪些? 187
287. 哺乳期乳痈怎样内治?如何预防? 188
288. 乳癖与乳腺增生病鉴别要点有哪些? 188
289. 怎样合理地选择及使用皮肤病外用药? 189
290. 皮肤病外用药应遵循哪些原则? 190
291. 蛇串疮的临床特征有哪些?如何治疗? 191
292. 脓疱疮如何治疗?怎样预防? 191
293. 疥疮的临床特征有哪些?常用的外用药是什么?如何预防? 192
294. 何谓接触性皮炎?其致病物质主要有哪些?急、慢性皮炎的特征是什么? 193
295. 湿疮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何临床表现?如何治疗? 194
296. 常见药疹怎样辨证分型?如何内治? 194
297. 何谓粉刺?有何临床特点?怎样辨治? 195
298. 红斑狼疮有哪两类?其鉴别要点是什么? 196
299.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196
3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怎样分型内治? 197
301. 何谓痔?内痔的分期及其合并症有哪些? 198
302. 何谓肛裂?与哪些因素有关?辨证要点有哪些?怎样内治? 199
303. 前列腺炎的主证是什么?临床怎样辨治? 199
304. 毒蛇咬伤如何急救? 200
305. 何谓脱疽?如何内治? 201
第七章 常见妇科病证诊治指要 203
306. 月经过多与过少皆可因血瘀而致,其病机与证治有何异同? 203
307. 治疗月经病常用哪些中成药? 203
308. 临床如何运用治“崩”三法? 204
309. 痛经的辨证论治要点是什么? 205
310. 痛经有哪些外治法?如何运用? 206
311. 闭经可用哪些饮食疗法? 207
312. 小柴胡汤为什么能治妊娠恶阻?其适应证是什么? 208
313. 中医安胎用药有何特点? 208
314. 胎漏、胎动不安与堕胎、小产有何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临床如何鉴别? 209
315. 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210
316. 胎漏、胎动不安在保胎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10
317. 在保胎过程中何时应作妇检或阴道窥诊? 211
318. 何谓滑胎?临床如何防治? 212
319. 如何采用针灸促排卵? 214
320. 如何避免将宫外孕误诊为其它疾病? 214
321. 如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方法治疗宫外孕? 214
322. 什么情况下可手术治疗宫外孕? 215
323. 妇女急性下腹痛见于哪些病理过程?临床如何辨别? 215
324. 胎萎不长与胎死不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临床如何鉴别?其间有何联系? 217
325. 滴虫性阴道炎常用的中西医疗法有哪些? 217
327. 霉菌性阴道炎常用的中西医疗法有哪些? 218
326. 临床怎样治疗宫颈糜烂? 218
328. 产后血晕有哪些救治大法? 219
329. 产后腹痛常见哪些证型?如何辨治? 220
330. 何谓产后恶露不绝?如何诊治? 221
331. 产后发热常见哪些证型?如何辨治? 222
332. 如何辨治产后小便失禁? 222
333. 如何治疗乳癖? 223
335. 如何回乳? 224
334. 缺乳证如何辨治? 224
336. 如何治疗子宫肌瘤? 225
337. 如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226
338. 子中脱垂如何进行综合治疗? 227
339. 输卵管阻碍性不孕有哪些治疗方法? 228
340. 如何诊断排卵障碍性不孕? 229
341. 如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230
342. 免疫性不孕如何治疗? 230
343. 试述小儿脏腑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32
第八章 常见儿科病证诊治指要 232
344. 小儿“形气未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临床意义? 233
345. 何谓“纯阳之体”?有何临床意义? 234
346. 何谓“稚阴稚阳”?有何临床意义? 234
347. 在小儿保健中,为什么要特别注重饮食和衣着的调摄? 235
348. 在小儿四诊中,为什么常以望诊为主? 235
349. 儿科临床用药有何特点? 236
350. 为什么儿科特别强调“药补不如食补”? 237
351. 小儿感冒与成人感冒有何不同? 237
352. 小儿感冒为何易夹痰、夹滞、夹惊?怎样辨治? 238
353. 体虚小儿如何防其反复感冒? 239
354. 小儿可患哪两种特发性咳嗽?各有何临床特点? 239
355. 小儿咳嗽有哪些辨病辨证要点? 240
356. 试述小儿肺炎喘嗽的诊断与其辨证要点 241
357. 小儿肺炎喘嗽常见哪些“肺闭”证?如何辨治? 242
359. 小儿哮喘发作前有何先兆?如何防其病情发展? 243
358. 试述肺炎喘嗽“正虚邪恋”的证治 243
360. 小儿哮喘发作期,临床为什么常用323方治疗? 244
361. 试述小儿寒湿泻与湿热泻的临床特点及辨治 245
362. 小儿伤食泻与脾虚泻如何鉴别?怎样治疗? 245
363. 小儿泄泻“伤阴”如何辨治? 246
364. 调治小儿厌食时,应遵循哪两个原则? 246
365. 厌食有虚实之分,临床如何辨治? 247
366. 积滞有哪些主要治法?临床如何掌握运用? 248
367. 疳证有哪些临床特点? 249
368. 临床如何辨治疳证? 250
369. 临证如何辨别疳证、厌食、积滞与泄泻? 250
370. 疳证能否从瘀论治?为什么?怎样辨治? 251
371. 疳证验方一首 252
372. 临床可见哪两类惊风?如何辨别? 252
373. 惊风过程可见哪“四证八候”?各有何临床征象? 252
374. 急、慢惊风各有哪些先兆证?如何防其发展? 253
376. 急惊风发病时的主证及治疗大法是什么?怎样选用“三宝”? 254
375. 面对惊风患儿,应如何救护? 254
377. 小儿水肿验方一首 255
378. 小儿痫证临床可见哪些证候?虫痫如何辨治? 255
379. 早期诊断麻疹有何临床意义?有哪些要点? 255
380. 临床如何判断麻疹病情的顺逆? 256
381. 试述麻疹初热期用药的宜忌 257
382. 如何理解“麻不厌透”之说?临床怎样掌握其透发的“度”? 257
383. 麻疹最常见的逆证是哪种?如何辨治? 258
384. 风痧、丹痧、麻疹皆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如何鉴别? 258
385. 顿咳痉咳期有哪些临床特点?其病机和治疗大法是什么? 259
386. 小儿暑温有哪些临床特点? 260
387. 小儿暑温辨证关键何在?临床如何把握? 260
388. 何谓夏季热?临床常见哪些病理特性? 261
389. 小儿盗汗临床常见哪些证候?如何辨治? 262
第九章 常见伤科病证诊治指要 263
390. 中医传统手法对骨伤科疾病治疗有什么基本作用? 263
392. 用针拨复位法治疗关节内骨折有哪些适应症? 264
391. 骨伤科的辨证论治有什么特点? 264
393. 小针刀疗法适用于哪些疾病?作用机理如何? 265
394.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分型、损伤机理及主要特点是什么? 266
395. 外展和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如何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有何不同? 267
396. 肱骨干骨折有什么特点?整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68
397. 肱骨髁上骨折有什么特点?怎样减少肘内翻发生率? 269
398. 肱骨外髁骨折如何分型?整复手法及其要点是什么? 270
399. 肱骨髁间骨折有何特点?如何选择治法? 271
400. 桡骨头颈骨折分为哪几型?如何选择治法? 272
401. 孟氏骨折怎样诊断?如何复位? 273
402. 尺桡骨干双骨折如何诊断?治疗原则是什么? 274
403. 尺桡骨干双骨折如何整复? 275
404. 如何整复和固定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 276
405. 股骨颈骨折治法如何选择?怎样整复? 276
406. 股骨粗隆间骨折如何治疗? 277
407. 儿童与成人股骨干骨折,在治疗措施上有何不同? 278
408. 髌骨骨折的分型与发病机理有何内在联系?治疗应注意什么? 279
409. 胫腓骨干双骨折治疗有何要点?如何整复? 280
410. 踝关节骨折脱位怎样整复? 280
411. 如何运用小夹板固定踝关节骨折脱位? 281
412. 怎样治疗稳定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282
413. 骨折、脱位及伤筋三者之间有何异同点? 283
414. 颞颌关节为什么易脱位?如何复位? 284
415. 怎样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285
416. 髋关节后脱位与前脱位有何不同?如何复位? 286
417. 颈椎病与落枕有何异同?手法治疗有何特点? 286
418.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诊断? 287
419. 如何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 288
420. 何为“漏肩风”?怎样治疗? 289
421. 为什么肩周炎的自我功能锻炼至关重要?怎样进行? 289
422. 何谓“牵拉肘”?应怎样治疗? 290
423. 如何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 290
424. 何谓五轮学说?其在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292
第十章 常见五官科病证诊治指要 292
425. 如何辨别外障与内障? 293
426. 何谓翳与膜?如何辨别新翳与宿翳? 294
427. 六淫所致眼病各有何特点? 294
428. 中医眼科独特的治法是什么?临床如何运用? 295
429. 如何鉴别针眼与胞生痰核?针眼在治疗时应注意什么? 295
430. 何谓椒疮?它有哪些并发症与后遗症?如何外治? 296
431. 如何鉴别椒疮与时复症? 296
432. 何谓睑弦赤烂?临床如何辨治? 297
433. 何谓睑废?临床如何辨治? 298
434. 何谓“热积必溃之病”?临床有何危害?如何外治? 298
435. 漏睛疮有哪些临床特征?如何治疗? 299
436. 如何鉴别胬肉攀睛、流金凌木与黄油症? 299
437. 何谓暴风客热、天行赤眼?二者有何异同? 300
438. 天行赤眼暴翳有哪些临床特点?如何治疗? 300
440. 黑睛病变有哪些特点? 301
439. 何谓土疳、金疳、火疳?如何鉴别金疳与火疳? 301
441. 何谓聚星障?临床如何辨治? 302
442. 凝脂翳有哪些临床特征?治疗时应注意什么? 303
443. 临床从哪些方面诊断湿翳与气翳? 303
444. 宿翳分为哪几类?中医药如何治疗? 304
445. 瞳神有哪些涵义?其病变有何特点?辨治时应注意什么? 304
446. 何谓“强阳搏实阴之病”?其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外治? 305
448. 何谓青风内障?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306
447. 绿风内障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抢救治疗? 306
449. 圆翳内障、惊震内障、胎患内障三者有何异同?针拨术适宜于何种内障? 307
450. 云雾移睛是什么病?如何辨治? 307
451. 暴盲见于哪些西医眼底病?如何治疗? 308
452. 临床如何区别青盲、脑流青盲与绿翳青盲? 309
453. 肝虚雀目与高风雀目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309
454. 视瞻昏渺、视瞻有色、视直如曲三者有何异同?辨治时应注意什么? 310
455. 撞击伤目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辨治? 310
456. 真睛破损有哪些临床特征?如何救治? 311
458. 何谓疳积上目?如何辨治? 312
457. 如何处理化学性眼外伤? 312
459. 何谓能近怯远,能远怯近?如何辨治? 313
460. 风牵偏视是什么病?如何辨治? 313
461. 突起睛高与鹘眼凝睛有何异同?二者在治疗时应注意什么? 314
462. 如何辨治目痒? 315
463. 中医眼科传统的手术方法有哪些?各适应何证? 315
464. 何谓鼻鼽?临床如何辨治? 316
465. 如何辨治鼻衄? 317
466. 何谓鼻疳、鼻窒、鼻槁、鼻渊? 317
467. 何谓急喉瘖、慢喉瘖?临床如何辨治? 318
468. 美尼埃氏病有哪些特征?如何辨治? 318
469. 如何辨治老年性耳聋? 319
第十一章 常见肿瘤病证诊治指要 321
470. 恶性肿瘤有何临床特点? 321
471. 中医临床如何诊察肿瘤? 321
472. 肿瘤的病因有哪些? 323
473. 肿瘤的主要病机有哪些? 324
474. 肿瘤的主要治疗法则有何内容? 325
475. 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有哪些? 326
476. 如何辨治癌性发热? 327
477. 如何辨治癌性疼痛? 328
478. 如何辨治癌瘤的肿块? 328
479. 如何辨证治疗肺癌? 329
480. 如何辨证治疗胃癌? 330
481. 如何辨证治疗食管癌? 332
482. 如何辨证治疗肠癌? 333
483. 如何辨证治疗肝癌? 334
484. 如何辨证治疗鼻咽癌? 335
485. 如何辨证治疗宫颈癌? 336
486. 如何辨证治疗乳腺癌? 337
487. 如何辨证治疗白血病? 338
488. 如何辨证治疗恶性淋巴瘤? 339
489.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341
第十二章 针灸临床运用指要 341
490. 中暑如何运用针灸治疗? 342
491. 昏厥怎样进行针灸急救? 342
492. 高热运用针法时,怎样选择主穴与配穴? 343
493. 不同性质的感冒,如何进行针灸治疗? 343
494. 哮喘可采用哪些针灸法? 344
495. 高血压如何针灸治疗? 345
496. 如何审位治头痛? 345
497. 何谓胃动力障碍症?如何施治? 346
498. 开“四关”有何临床意义? 346
499.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时,如何提高疗效? 347
500. 膻中与气海均治气疾,临床如何选用? 347
501. 针灸治疗痢疾,常用哪些方法? 348
502. 怎样运用行气法治疗面肌痉挛? 348
503. 顽固性面瘫针灸如何施治? 349
504. 呃逆针灸如何辨证施治? 349
505. 如何运用针灸治疗气虚下陷诸证? 350
507. “漏肩风”有何临床特点?怎样进行针灸治疗? 351
506. 针灸对眩晕证如何辨证施治? 351
508. 临床如何拟定痹证针灸处方? 352
509. 不寐证常用哪些针灸疗法? 353
510. 委中“放血”常用治哪些病证? 353
511. 急性胆道疾病怎样运用针灸治疗? 354
512. 针灸治痿怎样体现“独取阳明”的原则? 354
513. 急性出血时,怎样用针灸急救? 355
515. 痛经有虚实之分,针灸如何辨治? 356
514. 临床怎样运用针灸调经? 356
516. 何谓胎位不正?怎样运用至阴穴调正胎位? 357
517. 何谓瘰疬?针灸如何治之? 357
518. 目赤肿痛应如何针之? 358
519. 针灸如何治疗耳鸣、耳聋? 359
520. 咽喉肿痛针灸如何辨治? 359
521. 牙痛应如何进行针灸治疗? 360
附录 本书引用方剂索引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