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一、哲学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11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12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12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4
一、世界是物质的 16
第一节 物质 16
第二章 物质与意识 16
二、运动 18
三、时间与空间 21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5
第二节 意识 27
一、意识的起源 27
二、意识的本质 30
三、意识的作用 33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36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36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36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39
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41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43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43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5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47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 52
一、质、量、度 52
二、量变和质变 54
三、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55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57
一、肯定和否定 57
二、否定之否定 58
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59
二、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62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62
第一节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62
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2
三、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63
第二节 实践和认识 64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64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66
三、认识的辩证运动 67
第三节 真理 71
一、客观真理 71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74
三、实践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 76
第四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78
一、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78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9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82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82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 82
二、社会存在 84
三、社会意识 86
四、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 90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 92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92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95
三、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98
第三节 阶级、国家和革命 101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 101
二、国家 104
三、革命 105
四、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09
一、社会进步 112
第四节 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12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5
第六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12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1
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121
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121
二、经济规律的性质、特点及种类 122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 123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条件 123
二、商品二因素及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24
三、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26
四、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27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32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34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134
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136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37
第七章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139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139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 139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41
三、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45
四、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146
第二节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147
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147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50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151
四、资本主义地租 153
一、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再生产 156
第三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156
二、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158
三、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61
四、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 165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 167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167
一、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概括 167
二、生产集中和垄断 167
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169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70
五、垄断和竞争 170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71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71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72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173
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176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 176
二、国际垄断同盟的产生和发展 179
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 180
第四节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82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作用 182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18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 18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18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 18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1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3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模式 19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6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1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199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200
三、处于补充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 203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调控 20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市场机制 206
一、市场机制及其基本特征 206
二、市场机制的构成及其作用 20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11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211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214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21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系 220
一、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220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一般商品市场 222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市场 22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 226
一、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26
二、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手段 228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分配 231
一、国民收入的创造与增长 231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233
三、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23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37
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37
二、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241
三、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246
一、社会保障的内容 246
二、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247
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50
第十二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发展 255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255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255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257
三、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260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263
一、科学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263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266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26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6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27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 27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278
第一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27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依据 2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8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8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8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的重要意义 287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89
一、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 289
二、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291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93
第十四章 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298
第一节 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298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298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和目的 299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302
第二节 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 305
一、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305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307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309
第三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2
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312
二、四项基本原则的时代内容 314
三、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 317
第十五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320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20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地位和特征 320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24
三、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32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 330
第二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30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335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和方法 336
第十六章 爱国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40
第一节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340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 340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性质和任务 342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345
第二节 和平统一祖国的“一国两制”构想 348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及其依据 348
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 352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354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57
一、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内容和实质 357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任务 359
三、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361
第十七章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365
第一节 当今时代国际形势的特点及其趋势 365
一、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两极化向多极化发展 365
二、冷战结束,西方国家内部矛盾激化,相互关系更加复杂 365
三、世界大战危险减少,地区性冲突仍是世界稳定的主要威胁源 366
四、世界经济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步发展 366
第二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个主题 367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的主题 367
二、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370
第三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73
一、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373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77
三、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