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华友根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05157162
  • 页数:207 页
图书介绍:上海社会科学院黄逸峰科研出版基金资助:探讨了董仲舒的思想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包括:董仲舒的思想渊源及哲学、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等思想研究。

第一章 董仲舒的思想是的代的产物 1

第一节 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 1

一、西汉初期的政治 1

二、西汉初期的经济 2

第二节 西汉初期的思想学术 4

一、百家共存思想不一 4

二、各家各派的尖锐斗争 5

第三节 董仲舒的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7

一、政治上的统一措施 7

二、思想上统一的尝试 8

三、董仲舒的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0

一、关于“天”的理论 12

第二章 董仲舒的思想渊源 12

二、关于阴阳五行思想 14

三、关于“中”与“和”的理论 15

四、关于性有“善质”的学说 16

五、关于大一统观点 17

六、关于“三纲”与“五常” 18

七、关于义利兼施与义重于利 20

八、关于法律思想 20

九、关于历史观 21

十、关于重农爱民与道名分 23

第三章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25

第一节 董仲舒的认识论 25

一、关于“天” 25

二、关于“元” 33

三、关于“阴阳、五行、四时” 35

四、关于“人” 38

五、关于“清性” 41

六、关于“名号” 43

第二节 董仲舒的方法论 45

一、关于“道” 45

二、关于“变” 48

三、关于相反相成 52

四、关于事物间关系 55

第三节 董仲舒哲学思想小结 58

一、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唯物主义 58

二、既有形而上学观点又有辩证法思想 60

第四章 董仲舒的政治法律思想 63

一、君权天命神授 64

第一节 加强王权 64

二、君主是举国上下的中心 65

三、严禁诸侯大臣割据专权 66

四、君主必须为民而贤明 71

五、董仲舒王权思想的历史地位 73

第二节 独尊儒术 74

一、儒家的《六经》为什么能够统一各家各派 74

二、《六经》成为人们社会活动的指南 79

三、思想统一的结果 80

第三节 改革吏治 81

一、提倡选举任贤反对世卿任亲 82

二、对官吏必须实行考绩制度 85

三、董仲舒任贤考绩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88

一、德教为主教刑结合 90

第四节 德主刑辅 90

二、慎审执法刑罪相当 94

三、《春秋》折狱罪疑予民 96

四、董仲舒法律思想评述 98

第五章 董仲舒的社会经济思想 104

第一节 “行有伦理” 104

一、关于三纲五纪 104

二、关于五常之道 106

三、关于“性三品” 110

第二节 发展教育 113

一、人为什么要进行教育 113

二、教育的主要内容 113

三、教育的途径与形式 114

四、教育的方法与特点 116

五、教育与杜会实际需要相结合 118

六、董仲舒教育思想评述 120

第三节 调节贫富 122

一、调节贫富的依据 123

二、调节贫富的措施 125

三、调节贫富必须重农爱民 127

四、董仲舒经济思想的意义和影响 130

第六章 董仲舒关于历史与民族 134

第一节 重视历史 134

一、人类的历史既不变又可变 134

二、人类的历史是统一、连续、详今略古的 139

三、人类的历史是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指南 139

四、主宰历史前进的应该是谁? 141

五、董仲舒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 142

六、董仲舒史学思想评述 144

第二节 “爱及四夷” 145

一、夷夏区别的原因及其主要标志 146

二、仁义思想是以诸夏为主的汉民族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 148

三、发扬仁爱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和团结 149

第七章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151

第一节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151

一、西汉时“经学”的形成与演变 151

二、经学有今古文之不同 152

三、董仲舒的思想属于今文经学 153

四、董仲舒是阴阳五行化的今文经学家 156

五、董仲舒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学时期 160

第二节 董仲舒的受命改制和汉武帝的封禅改历 161

一、封禅的由来和汉武帝的渴望 161

二、董仲舒为封禅活动创造了完备的理论 163

三、《太初历》的制定是董仲舒改制思想的具体贯彻 166

第三节 董仲舒与谶纬的关系 168

一、谶纬的主要内容以及与董仲舒的关系 168

二、董仲舒竭力宣扬阴阳、五行、灾异、符瑞 169

三、董仲舒为两汉谶纬盛行提供了理论根据 174

简短的结论 177

附录一 董仲舒年表 180

附录二 董仲舒年表中有关年代考释 198

附录三 董仲舒主要著作说明 204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