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社会发展探源 3
第一章 有效劳动价值说: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拓展 3
第一节 使用价值、价值和财富的关系 4
第二节 对自然劳动时间作为价值衡量尺度的质疑 14
第三节 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思路 34
第四节 劳动价值一般理论的构建 45
第五节 社会总体价值量的衡量 57
第二章 协调增进:社会发展的根源 65
第一节 协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66
第二节 协调和监督活动的性质 71
第三节 奴隶制高效率的解释 77
第四节 分工效率与协调演进 85
第二篇 协调增进的微观探究 109
第三章 个体间互动的协调:主流博弈理论的反思 109
第一节 囚徒困境所引发的协调问题 110
第二节 合作博弈的伦理考虑 130
第三节 连锁店悖论中的协调问题 138
第四节 纳什博弈机理中的理性反思 148
第四章 个体间互动的协调:合作博弈机理的探寻 161
第一节 合作博弈的含义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162
第二节 影响博弈的外在因素 168
第三节 合作博弈的为己利他机理 178
第四节 罗尔斯均衡:一个合作博弈的扩展模型 185
第五章 组织内外的协调:企业的性质、规模研究 202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探讨 203
第二节 企业的理论规模界限 221
第三节 企业的现实规模分析 232
第四节 企业规模的实证分析 245
第六章 组织内外的协调:企业效率的比较分析 254
第一节 X低效率的协调渊源 255
第二节 企业效率的协调比较 270
第三节 影响企业协调的十大因素 284
第四节 企业一体化和联合生产的效率 304
第三篇 协调增进的宏观表现 315
第七章 协调增进和组织嬗变:协调机制演化的趋势 315
第一节 早期隐性的缘协调机制 317
第二节 由隐性向显性过渡的契约协调机制 328
第三节 作为协调机制现代形态的企业协调 341
第四节 回归隐性协调的社会协调 351
第五节 协调演进的伦理基础 361
第八章 分立知识的协调:智力社会的新课题 375
第一节 传统社会阶段划分的困惑 376
第二节 社会阶段划分的新视角 384
第三节 智力社会中的知识特性 395
第四节 智力社会中协调机制的演化 409
第九章 政府的协调功能:宏观主体的行为分析 419
第一节 政府的显性协调功能 420
第二节 政府协调功能的转化 432
第三节 政府隐性协调作用的表现 445
第四节 政府进行道德伦理建设的意义 456
第十章 市场和法制的协调:自发秩序的反思 465
第一节 市场和法制的协调功能 466
第二节 市场和法制协调的困境 480
第三节 市场和法制作用的伦理基础 493
第四节 自发秩序的伦理反思 506
结语 价值重建: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519
价值重建 520
儒家传统 523
参考文献 529
后记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