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伦理思想新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英敏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301022514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章 改造旧道德,建立新伦理 1

一 毛泽东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

(一)民国初年的社会思潮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影响 2

(二)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6

(三)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初步形成 15

二 倡导精神个人主义,批判纲常名教 19

(一)自我实现:伦理哲学的核心 19

(二)唯我主义与主观之道德律 22

(三)精神之个人主义与三纲五常 28

三 毛泽东哲学、伦理观的转变和新伦理观的确立 32

(一)“五四”运动的洗礼与毛泽东哲学、伦理观的转变 32

(二)民主革命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确立 36

(三)毛泽东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征 39

第二章 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44

一 实事求是与务实精神 44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中国化 45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前提 47

(三)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 49

(四)理论联系实际,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是对理论的发展 51

二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人的主体性 53

(一)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53

(二)物质变精神与精神变物质 57

(三)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的能动性 59

(四)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 60

三 宇宙的根本规律与事物的发展变化 62

(一)矛盾问题是辩证法的核心 62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是辩证唯物论的精髓 64

(三)矛盾着的对立面又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66

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党的基本路线 69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与特点 70

(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及其处理方法 72

(三)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据和意义 75

五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其伦理思想的关系 78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其伦理思想的方法论 78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针 81

第三章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理论 85

一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86

(一)无产阶级道德与历史上道德的联系 86

(二)新与旧、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89

(三)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理论依据 92

(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98

二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方针 98

(二)一分为二,吸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 103

三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标准与方法 106

(一)历史标准 107

(二)现实标准 109

(三)划清界线,区别对待 113

(四)改造旧形式,加进新内容,形式内容一并改造 117

第四章 道德原则、规范与范畴 124

一 “五爱”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124

(一)“五爱”的内容 125

(二)“五爱”的性质与意义 135

二 集体主义与革命功利主义 136

(一)集体主义产生的基础与前提 136

(二)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 138

(三)集体主义的实质是革命功利主义 141

三 人性与人道主义 144

(一)人性、阶级性、党性的关系 144

(二)作为道德原则的人道主义 148

(三)人道主义与“博爱” 152

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公而忘私 154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心 154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56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反对以权谋私 160

五 若干道德范畴 162

(一)善与恶 163

(二)生与死 165

(三)荣与辱 168

一 道德评价的理论根据 172

第五章 道德评价的理论 172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173

(二)毛泽东对自由与必然辩证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177

二 功利主义道德评价标准 187

(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言论与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188

(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一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 192

三 道德评价的方法论原则 198

(一)否定单纯的动机论或单纯的效果论 198

(二)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论 202

(三)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动机善恶的唯一尺度 209

第六章 培养、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的理论 214

一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 214

(一)德智体三者辩证统一关系 215

(二)培养革命接班人的五个条件 221

(三)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 224

二 道德理想人格的范式 226

(一)共产主义者的品质 227

(二)共产主义者的觉悟与境界 236

(三)道德理想人格的楷模 240

三 培养一代新人的途径和方法 243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 243

(二)参加社会实践,与工农相结合 245

(三)批评与反省 248

第七章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道德实践 253

一 健全的道德人格 253

(一)智、仁、勇的化身 253

(二)自强不息的精神 258

(三)公而无私的品质 261

(四)谦虚谨慎的态度 265

(五)艰苦朴素的作风 269

二 日常生活中的道德 271

(一)同妻室儿女相处的伦常之理 271

(二)与至亲好友交往中的义与礼 275

(三)对警卫、勤务人员的情与谊 278

三 交友之道 282

(一)以诚相见 282

(二)关怀备至 285

(三)体谅与宽容 286

(四)重承诺,守信义 288

结束语 291

主要参考文献 296

后记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