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秘文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2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玉德等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43805340
  • 页数:1073 页
图书介绍:国家教委八五重点课题:本书研究了人与人、灵与肉、人与自然界的神秘关系

1.迈入神秘文化的宫殿 1

绪论 1

2.什么是神秘文化 2

3.中华神秘文化的界定 4

4.神秘文化的内容 5

5.神秘文化的基本特点 6

6.神秘文化的研究状况 7

7.应当怎样研究神秘文化 9

一 扑朔迷离的易学 13

1.正确对待《周易》 13

思想篇 13

第一章 阴阳学说 13

2.《周易》是群经之首 14

3.《周易》之成书 17

4.易学兴衰及其流派 19

5.当代易学之态势 21

二 出神入化的易理 23

1.阴阳寓于八卦 23

2.八卦的建构 25

3.阴阳学说的最小部件--爻 29

4.阴阳学说的神奇载体--卦 33

5.阴阳学说的实践--占 44

三 无所不包的易道 48

1.易道广大 48

2.观象制器 50

3.《易》与数学 51

4.河图洛书 53

5.《易》与天文 56

6.《易》与历法 57

7.《易》与气象 60

8.《易》与地理方位 61

9.《易》与地震 63

10.《易》与建筑 63

11.《易》与八卦阵 66

12.《易》与相对论 67

13.革故鼎新 68

14.易理之发挥--《太玄经》 69

1.五行学说的是与非 71

一 争论不休的五行学说 71

第二章 五行学说 71

2.《洪范》与五行 73

3.五行是什么 75

4.五行是怎样产生的 77

5.五行是何时产生的 80

6.邹衍与五德始终 82

7.《汉书·五行志》之贬褒 84

8.《五行志》及其改造 86

9.历代对五行的批判 88

二 五行学说与传统文化 90

1.从万物到气--论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论 90

2.从相生到相克--论五行学说中的辩证法 92

3.五行与阴阳的关系 94

4.五行匡及万物 95

5.五行学说与天文历法 98

6.五行与迷信 101

第三章 顺存逆亡的天人关系 107

1.说天 107

2.天体结构的猜想 109

3.天圆地方及其效法 110

4.天人合一 112

5.天人感应 113

6.人副天数 115

7.人为附会的祥瑞 116

8.天与统治者 117

9.祭天求雨 119

10.汉哀帝“再受命” 120

11.易理与天 121

13.董仲舒神化天人关系 122

12.荀子提出人定胜天 122

14.司马迁究天人之际 124

15.王充认为天道自然无为 124

16.柳、刘、韩积极探讨天人关系 125

17.天理与人欲 127

18.疑众迟朴的宿命论 128

第四章 气的迷茫 131

1.说气 131

2.生气与死气 133

3.望气与王气 134

4.纳气与气色 137

5.气无吉凶 138

第五章 如墉如栉的崇拜 140

1.图腾崇拜:氏族信仰之标志 140

2.自然崇拜:天地威慑之产物 141

3.太阳崇拜:大荒之中有汤谷 143

4.星宿崇拜:一颗星是一个人 144

5.风崇拜:万物造化之氤氲 145

6.大山崇拜:昆仑五岳尽显灵 147

7.动物崇拜:飞禽走兽示吉凶 149

8.龙崇拜:变化莫测之圣物 150

9.凤崇拜:艳丽聪慧之精灵 156

10.龟崇拜:判断吉凶之寄托 159

11.生殖崇拜:人口繁衍之渴望 160

12.祖先崇拜:亡灵保佑之幻想 163

13.金钱崇拜:一生奋斗为孔方 164

14.保存最早的相书--《相法》 166

1.子不语怪力乱神 171

第六章 擿埴索涂的思想界 171

3.庄周的消极隐逸观 172

2.申不害的权术 172

4.近乎诡诈的惠施命题 173

5.屈原的鬼神世界 175

6.黄老之术 177

7.竹林七贤的酣畅 179

8.玄学清谈 181

9.宋代道学的诡秘 182

10.晚清三大思想家的心灵避难所 184

11.封建社会的学案 185

12.传统文化与尊卑观念 187

宗教迷信篇 197

第七章 无限寄托的祭祀 197

1.“夫祀,国之大节也” 197

2.少数民族的祭祀 200

3.壮族的祭祀史诗--《布洛陀经诗》 202

第八章 巫与民间宗教 207

一 靡哲不愚的巫 207

1.巫是智者 207

2.巫的“两把钥匙” 209

3.上古巫书--《山海经》 211

4.应当改变对巫的偏见 213

二 众生膜拜的宗教 214

1.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 214

2.白莲教 217

3.罗教 218

4.八卦教 219

5.天理教 219

6.红阳教 220

7.黄天教 221

8.农民起义与宗教 221

第九章 土生土长的道教 224

1.什么是道 224

2.什么是道教 226

3.道教的产生 228

4.方士兴道 229

5.“三张”创教 230

6.晋代道教的初步发展 232

7.寇、陆改革天师道 234

8.隋代道教风行 235

9.唐代道教兴盛 237

10.宋代道教创新 238

11.明清道教衰微 239

12.符箓派和炼养派 240

13.符·符箓·桃符·符图(桂胜执笔) 243

14.咒·咒语(桂胜执笔) 250

15.洞天福地 255

16.从茅室到宫观 260

17.道教教规 263

18.斋醮 266

19.三洞西辅和道藏 268

20.“道”的渊薮--《老子》及其注本 270

21.玄学和道教的思想府库--《庄子》 272

22.太平道的纲领--《太平经》 274

23.宋代道教学说的精萃--《云芨七签》 274

24.道教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275

第十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277

1.佛与斋 277

2.佛教的吉祥标志卐 278

3.佛教传入中国 279

4.佛教的兴衰 281

5.佛教汉化 282

6.大藏经 283

7.佛教名僧 285

8.佛教宗派 288

9.佛教胜地 294

10.佛教之消长 296

11.佛教受排斥 298

12.罗汉与灵宫(桂胜执笔) 301

第十一章 虚妄而高亢的神话 312

1.神话是神的故事 312

2.我国神话的三个特点 313

3.劳动创造是神话的源泉 315

4.神话源流 316

5.神话包含了丰富的科学 318

6.神话展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320

第十二章 林林种种的神祇 322

1.开天辟地之神盘古 322

2.创世之神女娲 323

4.农业之神神农 324

3.渔猎之神伏羲 324

5.五谷之神后稷 325

6.造字之神苍颉 326

7.科举之神魁星 327

8.文运之神文昌 327

9.行武之神关公 328

10.航海之神妈祖 329

11.爱情之神月老、牛郎织女 329

12.饮食之神杜康、陆羽 330

14.医术之神扁鹊、孙思邈 331

13.生育之神观音菩萨、送子娘娘 331

15.招财之神范蠡、赵公明 332

16.工匠之神鲁班 333

17.九流之神唐明皇、管仲 334

18.土地神:赐予五谷丰登 335

19.城隍神:主管民俗教化 336

20.门神:确保一家安康 337

21.灶神:职掌香火和饮炊 339

23.水神:决定旱涝祸福 340

22.厕神:负责厕所卫生 340

24.雷神:专司催云助雨 342

25.四象之神:关联四方吉凶 343

26.神不可信 344

第十三章 纷纷扬扬的仙人 346

1.神与仙之别 346

2.虚无飘缈的仙境 348

3.玉皇大帝主宰神仙 349

4.西王母掌管仙女 350

5.九天玄女传授天机 350

6.老子成仙有道 351

7.彭祖受寿永多 351

8.黄大仙行踪诡秘 352

9.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53

10.从长生到求仙 354

11.三次求仙闹剧 355

12.葛洪论仙道 357

13.有关神仙的书籍 358

14.修仙门经--《天隐子》 359

15.神仙观念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360

第十四章 浑浑噩噩的鬼魂 362

1.人造鬼观念 362

3.褒义之鬼 364

2.鬼的模样 364

4.地狱之鬼 365

5.兵家之鬼 366

6.鬼的克星 366

7.驱鬼方法 368

8.截然不同的三种观念 369

第十五章 预示吉凶的谶谣(谢贵安执笔) 373

一 谶谣的定义 373

1.什么是谶谣 373

2.谶谣与谣谚 375

3.谶谣与诗谶 376

4.谶谣与谶纬 377

5.谶谣与谶语 378

6.谶谣与童谣 379

二 谶谣的发生 379

1.天人感应--谶谣发生的认识论根源之一 379

2.阴阳五行--谶谣发生的认识论根源之二 380

3.揆端推类、原始见终--谶谣发生认识论根源之三 382

4.荧惑化的童谣--谶谣发生的神话传说 383

三 谶谣的功用 385

1.欺世盗名 385

2.阴谋手段 387

3.舆论工具 389

4.表达心声 390

5.起义号角 391

6.预测政事 392

四 谶谣的传播 395

1.童谣形式 395

2.铭文石刻 397

3.题壁 398

4.其他形式 399

五 谶谣的制作方法 400

1.拆字法 401

2.双关法 404

3.谐音法 406

4.别名法 407

5.关系法 409

6.特征法 409

7.五行法 411

8.生肖法 413

9.时间隐喻法 413

10.地点隐喻法 415

11.过程隐喻法 416

12.直言法 418

六 谶谣的源流 420

1.谶谣起源于先秦 420

2.谶谣盛行于两汉 422

3.谶谣风行于魏晋南北朝 424

4.谶谣禁行于隋代 427

5.谶谣微行于唐宋元明清 429

第十六章 历史长河对迷信的荡涤 433

1.子产等人卓而不群 433

2.桓谭以烛火喻形神 434

3.王充奠基了无神论丰碑 434

4.王符抨击陋俗是政乱薄化的结果 436

5.荀悦的是非观 437

6.范缜与梁武帝打擂 438

7.吕才批判丧葬住宅禄命迷信 439

8.柳宗元剖析神秘观念 440

9.张载不信鬼神 441

10.谢应芳辨惑 441

11.王廷相指出“智者造迷,愚者造信” 442

12.周召信道不信邪 443

13.熊伯龙集无神论之大成 443

14.移风易俗的实践 445

9.风水术推崇植树 450

1.什么是方术 452

第十七章 神通广大的方士 452

术数篇 452

2.方士 454

3.秦代方士 455

4.两汉方士 456

5.晋代方士 459

6.南北朝方士 461

7.陶弘景居茅山 462

8.王远知恩宠不衰 463

9.唐代方士 464

10.宋代方士 465

11.明代方士 467

12.清代方士 468

第十八章 矜伪无征的杂术 470

1.卜筮及其批判 470

2.巫蛊术 474

3.禁架术 475

4.扶乩术 476

5.算命术 479

6.奇门遁甲术 482

7.六壬术 484

8.太一术 485

9.杂卜 486

10.求签 487

11.降神附体 488

12.倏忽似真的幻术 489

13.虚幻离奇的隐身术 492

14.明代江湖道术 493

1.什么是养生术 495

第十九章 回天有力的养生术 495

2.儒、道、医的养生观 496

3.历代名人的养生之道 499

4.养生精华--保健功 502

5.导引术 505

6.服气术 506

7.胎息术 507

8.辟谷术 508

9.仿生延命术 512

第二十章 流光溢彩的炼丹术 514

1.什么是炼丹术 514

2.外丹术产生的条件 515

3.先秦:炼丹术的孕育 517

4.秦汉:炼丹术的发生 518

5.魏晋南北朝:炼丹术的成熟 519

6.隋唐:炼丹术的泛滥 520

7.宋明:炼丹术的衰微 522

8.炼丹择名山 523

9.炼丹的设施 524

10.炼丹的器具 525

11.炼丹的原料 527

12.丹药的炼法 528

13.丹药及其服用 530

14.炼丹与化学 531

15.伪造金银 532

16.炼丹与火药的发明 533

17.丹药与医方 534

18.炼丹文献概述 535

19.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 536

20.丹法入门--《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538

21.魏晋炼丹之大成--《抱朴子》 539

22.炼丹实验的总结--《龙虎还丹诀》 541

23.金丹大师狐刚子 542

24.炼丹术小结 542

第二十一章 人体修炼的气功术 544

1.什么是气功 544

2.气功的产生 545

3.气功的作用 547

4.精·气·神 550

5.调身·调息·调心 551

6.静坐·放松·守一 552

7.性命双修 554

8.意行周天 555

9.发放外气 556

10.儒家气功 557

12.医家气功 559

11.佛教气功 559

13.武术气功 560

14.道家气功 562

15.内丹气功 562

16.真假硬气功 566

17.常见的气功文献 567

18.易理与气功 568

19.《行气玉铭》是气功的最早物证 569

20.契性命之归指--《阴符经》 570

21.炼养之全科--《黄庭经》 572

22.悟求内丹真诀--《悟真篇》 573

第二十二章 损益阴阳的房中术 575

1.房中术名称考 575

2.房中术的宗师 576

3.易理与房中术 577

4.性观念的反差 579

5.房中术源流 580

6.房中术的基本观念 584

7.房中术禁忌 588

8.房中术的有益启示 589

第二十三章 由微而著的相术 592

一 相术简介 592

1.什么叫相术 592

2.从相畜术到相人术 593

3.阴阳五行与相术 595

4.相术与传统文化 597

5.汉代以前的相术 599

6.汉代相术 602

7.王充、王符的相术观 605

8.三国至隋的相术 606

9.唐宋相术 608

10.明清相术 610

11.相术的弊端及其矛盾性 611

12.先哲对相术的斥责 613

13.相术文献概述 615

15.相术之大成--《柳庄相法》 618

二 相术方法评述 619

1.相神 619

2.相色 619

3.相骨 620

4.相面 621

5.相发 622

6.相眉 624

7.相目 625

8.相耳 627

9.相鼻 628

10.相口 629

11.相舌 630

12.相手掌 631

13.相指甲 634

第二十四章 贬褒不一的风水术 635

1.风水名称及其演变 635

一 风水概论 635

2.历代相地名流 637

3.相地术文献概述 640

4.宅经的总汇--《黄帝宅经》 642

5.阴宅经典--《葬书》 643

6.相地术文献之分析 644

7.从指南针到风水罗盘 646

8.太岁之谜 648

10.植树的禁忌 651

11.取水与排水 654

12.囚字禁 655

13.风水术研究的新进展 656

二 阳宅术 658

1.相宅源流 658

2.建宅习俗 662

3.宫殿建筑 663

4.人文景观文塔 666

5.选择住宅的基本原则 667

6.我国古代城市的形胜 671

7.商周重视城建选址 672

8.山拥海抱之地北京 674

9.虎踞龙盘之地南京 675

10.关中富庶之地长安 677

11.中原逐鹿之地洛阳 678

1.丧葬源流 680

三、阴宅术 680

2.活人殉葬 682

3.阴宅之选择 684

4.丧葬方式 686

5.繁缛的丧礼 688

6.薄葬的呼声 691

7.历代帝陵及其选址 693

8.帝陵的地面建筑及设施 697

9.帝陵的地下机关及宝藏 701

10.三纲五常与丧葬 703

第二十五章 文字游戏测字术(杨昶执笔) 705

1.什么是测字术 705

2.测字的滥觞 706

3.测字的依托 707

4.原始崇拜与测字 709

5.巫术氛围与测字 710

6.测字的承传轨迹 711

7.五行与测字 713

8.八卦与测字 717

9.干支与测字 718

10.六神与测字 720

11.基本测字法 723

12.增加测字法 724

13.减笔测字法 727

14.相似测字法 728

15.对关测字法 730

16.字义测字法 731

17.字体测字法 732

18.笔画测字法 736

19.其他测字法 738

第二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占梦术(姚伟钧执笔) 740

1.占梦的萌芽 740

2.我国早期的占梦活动 745

3.占梦方法片论 751

4.何谓反梦、吉梦和凶梦 758

5.梦龙的文化意蕴 763

6.研究占梦的意义 767

1.武术源流 769

第二十七章 风行江湖的武术(郑勤执笔) 769

2.阴阳五行与武术 775

3.武林中人 783

4.武林之礼 789

5.高超的武功 796

6.武术奇器 805

7.练功秘法 808

第二十八章 蕴藏天机的星象术(刘韶军执笔) 813

1.星象学及其含义 813

2.星象学的历史源流 814

3.星象学的专家及著作 818

4.星象学的术语和方法 826

5.星象学探讨与批判 837

第二十九章 系人生死的中医术(王玉雄执笔) 844

1.中医是圣人创造的吗 844

2.上古有个巫医时代 847

3.中医史述略 850

4.辩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特点 852

5.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853

6.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857

7.脏象学说 859

8.有待揭秘的经络学说 863

第三十章 方术文献浏览 865

1.哪些书是方术文献 865

2.隐秘的流传形式 867

3.考古发现的方术文献 868

4.《汉书·艺文志》中的方术文献 868

5.《后汉书·方术列传》中的方术文献 871

6.《晋书·艺术列传》中的方术文献 872

7.《魏书·术艺列传》中的方术文献 873

8.《隋书·经籍志》中的方术文献 873

9.《清史稿·艺文志》中的方术文献 875

10.四库馆臣论方术文献 877

11.类书中的方术资料 878

12.方术文献多是《易》之支派 879

13.方术文献中的医学知识 880

14.占卜和占候文献 881

15.具有方术性质的兵书 883

16.方术文献中的天文历法知识 884

17.愚昧的方术观念 885

社会民事篇 889

第三十一章 社会之一斑 889

一 上古社会 889

1.火之神秘 889

2.男女杂交之进化 891

3.治丝愈棼的部落之争 892

4.殷人东渡美洲 895

5.战国侠士 896

6.大宁河栈道之谜 897

7.三教九流与五花八门 898

二 宗法社会 900

1.宗法制度 900

2.孝道 902

3.家和家规 905

4.宗族群居 906

5.谱牒 907

6.宗庙 908

7.祠堂 909

三 妇女社会 910

1.女子受奴役 910

2.女子守贞洁 912

3.女子缠足 913

4.烈女 915

5.女子沦落 916

6.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918

第三十二章 万民之主的帝王 919

1.三皇五帝是哪几位 919

2.奠定中华文明的黄帝 920

3.尧舜禹启的传说 922

4.纣王与殷亡 924

5.感生还是野合 925

6.私生的圣人和君主 926

7.秦始皇轻信方术 928

8.汉武帝受骗上当 929

9.王莽成仙殒身 930

10.南朝君主溺惑征兆 931

11.唐宋皇帝误入邪门 933

12.明清帝王有昏有明 934

13.君主的癖好 936

14.政变残杀 937

第三十三章 通俗而玄奥的姓氏 940

1.姓氏的起源 940

2.最早的姓氏书《世本》 942

3.名字与礼仪 943

4.姓氏与五行 944

5.姓氏与尊卑 946

6.姓氏与吉凶 947

7.室名别号的内涵 949

8.绰号的历史 950

9.辈字 954

10.姓名避讳 954

11.姓名避讳方法 956

第三十四章 令人惊叹的神童现象(董利萍执笔) 959

1.历代神童及其事迹 960

2.神童的基本特征 963

3.神童产生的原因 970

1.“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974

第三十五章 蕴涵深刻的饮食(姚伟钧执笔) 974

2.“养生之道,莫行于饮食”--注意科学饮食 979

3.“君子食无求饱”--提倡节制饮食 984

4.民间文化的凝结沉淀--饮食禁忌 989

第三十六章 渗透神秘观念的节日(朱士同执笔) 993

1.节日概说 993

2.春节--神秘而祥瑞的节日 994

3.月月有节,节节有祈祭 995

4.节日的嬗变 997

1.地理方位 999

第三十七章 地理观念与地下世界 999

2.方位的代称 1000

3.大九州说 1001

4.“龙脉”走向 1002

5.明堂与穴位 1003

6.水口 1004

7.地磁对人的影响 1005

8.充满宝藏的地下世界 1006

9.艺术的地下世界 1008

10.迷信的地下世界 1009

第三十八章 人为设制的禁忌 1011

1.迷信的禁忌与合理的禁忌 1011

2.《曲礼》中的讳俗 1012

3.君主的忌讳 1014

4.腐官的忌讳 1016

5.时间禁忌 1017

6.衣服禁忌 1018

7.饮食禁忌 1020

9.声音禁忌 1021

8.外出禁忌 1021

10.词语禁忌 1022

11.写作禁忌 1023

第三十九章 “巧者善度、知者善豫”的择吉 1025

1.择吉有广义和狭义之别 1025

2.择吉的起源 1026

3.择吉的方式 1027

4.吉祥的动物和植物 1028

5.从数字看吉凶的相对性 1030

6.择吉的利弊 1032

第四十章 不见不怪的奇闻 1034

1.历史上的好奇之风 1034

2.人体奇闻之评述 1038

3.动物奇闻之评述 1043

4.器物奇闻之评述 1045

5.叹为观止的微雕 1056

6.经久不衰的妖怪故事 1057

附录 中国古代神秘文化大事简表 1060

后记 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