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
二、中医诊断学的内容 5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6
(一)整体察病 7
(二)从病辩证 7
(三)诸诊并用 8
四、学习中医诊断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8
上篇 诊法 13
第一章 问诊 13
第一节 问诊的方法和内容 13
一、问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3
(一)问诊的方法 13
(二)问诊注意事项 14
二、问诊的内容 14
(一)一般情况 15
(二)主诉 15
(三)现病史 15
(四)既往史 16
(五)生活史 16
(六)月经史 17
(七)婚姻生育史 17
(八)家族史 17
第二节 问现在症状 17
一、问常见症状 18
(一)寒热 18
(二)汗出异常 21
(三)疼痛 24
(四)疲乏 29
(五)身重 30
(六)麻木 30
(七)睡眠异常 31
(八)饮食口味异常 32
(九)大便异常 35
(十)小便异常 37
二、问其他症状 39
(一)头面症状 39
(二)胸腹症状 42
(三)前阴症状 44
三、问妇科症状 45
(一)月经病症状 45
(二)带下病症状 47
(三)妊娠病症状 48
(四)产后病症状 49
四、儿科问诊 49
(一)出生前后情况 49
(二)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 50
(三)问小儿杂病的常见病因 50
第二章 望诊 51
第一节 整体望诊 51
一、一般望诊 51
(一)发育与体型 51
(二)营养 52
(三)面容与表情 52
二、望神 53
(一)神的含义 53
(二)望神的内容 53
三、望色 55
(一)面部色诊的原理 55
(二)常色 55
(三)病色 56
(四)望色十法 58
四、望形态 61
(一)体位 61
(二)姿势 61
(三)步态 62
第二节 分部望诊 62
一、望头面部 62
(一)望头部 62
(二)望面部 63
二、望五官 64
(一)望目 64
(二)望耳 67
(三)望鼻 67
(四)望口腔 68
三、望躯体 71
(一)望颈项 71
(二)望胸腹 71
(三)望肩、背、腰部 73
(四)望四肢 74
(五)望二阴 75
四、望皮肤 76
(一)斑 76
(二)疹 77
(三)白瘖 78
(四)水痘 78
(五)湿疹 79
(六)蜘蛛痣 79
(七)痈、疽、疔、疖 79
五、望小儿食指络脉 80
(一)望食指络脉的方法 80
(二)望食指络脉的内容 81
六、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83
(一)望痰与涕 83
(二)望涎与唾 84
(三)望呕吐物 84
第三节 舌诊 85
一、舌的组织结构及舌诊原理 85
(一)舌的组织结构 85
(二)舌诊原理 86
(三)脏腑在舌面的分部 86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87
(一)判断正气的盛衰 87
(二)区别病邪的性质 87
(三)分辨病位的深浅 88
(四)推断病情的进退 88
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88
(一)舌诊的方法 89
(二)舌诊的注意事项 89
四、舌诊的内容 90
(一)望舌苔 90
(二)望舌质 94
(三)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98
第三章 闻诊 101
第一节 听声音 101
一、正常声音 101
二、病变声音 101
(一)语言 102
(二)呼吸 103
(三)咳嗽 104
(四)呕吐 105
(五)呃逆 106
(六)嗳气 106
(七)太息 107
(八)喷嚏 107
(九)呵欠 107
第二节 嗅气味 108
一、病体的气味 108
(一)口鼻之气味 108
(二)汗之气味 108
(三)痰涕之气味 108
(四)二便之气味 109
(五)经带恶露之气味 109
二、病室的气味 109
第四章 切诊 110
第一节 脉诊 110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110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110
(二)脉诊的临床意义 111
二、脉诊的部位 113
(一)遍诊法 113
(二)三部诊法 113
(三)寸口诊法 114
三、诊脉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17
(一)时间 117
(二)体位姿势 117
(三)指法 118
(四)平息 118
四、脉象 119
(一)构成脉象的主要因素 119
(二)正常脉象 120
(三)病脉 123
(四)脉象鉴别方法 130
(五)相兼脉和真脏脉 132
(六)诊妇人与小儿脉 134
(七)辨脉独异与脉症合参 136
第二节 按诊 161
一、按诊的方法 161
(一)触法 161
(二)摸法 161
(三)按压法 162
(四)叩击法 162
二、按诊的注意事项 163
三、分部按诊 163
(一)按头面与颈部 163
(二)按胸部 164
(三)按腹部 166
(四)按脊柱、四肢、皮肤、俞穴 167
第五章 其他诊法 169
第一节 耳诊 169
一、耳诊的理论依据 169
二、耳廓各部与人体脏腑的关系 169
(一)耳廓前面 169
(二)耳廓后面 171
三、耳郭主病 172
(一)压痛点 172
(二)色泽变化 172
(三)形态变化 172
第二节 甲诊 173
一、甲诊的理论依据 173
二、检查方法 174
三、正常爪甲形色 174
四、爪甲形色异常与主病 174
(一)色泽异常 174
(二)形态异常 175
下篇 辨证 179
第六章 八纲辩证 179
第一节 表里辩证 180
一、表里的证侯 180
(一)表证 180
(二)里证 181
二、表证和里证的鉴别 181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81
(一)表里同病 181
(二)表里转化 182
第二节 寒热辩证 183
一、寒热证侯 183
(一)寒证 183
(二)热证 184
二、寒证和热证的鉴别 185
三、寒证和热证的关系 185
(一)寒热错杂证 185
(二)寒热转化 186
(三)寒热真假 187
四、寒证、热证与表里的关系 189
(一)表寒证 189
(二)表热证 189
(三)里寒证 189
(四)里热证 190
第三节 虚实辩证 191
一、虚实证候 192
(一)实证 192
(二)虚证 192
二、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193
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94
(一)虚实错杂证 194
(二)虚实转化 196
(三)虚实真假 197
四、虚证实证与表里寒热的关系 198
(一)虚证实证与寒热的关系 198
(二)虚证实证与表里的关系 199
第四节 阴阳辨证 201
一、阴证和阳证 202
(一)阴证 202
(二)阳证 202
(三)阴证和阳证的鉴别 203
二、阴虚证与阳虚证 203
(一)阴虚证 203
(二)阳虚证 204
三、亡阴证和亡阳证 204
(一)亡阴证 205
(二)亡阳证 205
(三)亡阳证与亡阴证的鉴别 206
(四)亡阴证与阴虚证的鉴别 206
(五)亡阳证与阳虚证的鉴别 207
第七章 气血辩证 208
第一节 气病辩证 208
一、气虚证 208
二、气陷证 209
三、气滞证 210
四、气逆证 211
第二节 血病辩证 212
一、血虚证 213
二、血热证 214
三、血瘀证 214
第三节 气血同病辩证 217
一、气血两虚证 217
二、气虚失血证 218
三、气随血脱证 219
四、气阴两虚证 220
第八章 脏腑辨证 223
第一节 脏病辩证 223
一、心病辨证 223
(一)心气虚证 224
(二)心阳虚证 225
(三)心阳暴脱证 227
(四)心血虚证 228
(五)心阴虚证 229
(六)心气血两虚证 230
(七)心气阴两虚证 231
(八)心阴阳两虚证 233
(九)心脉痹阻证 234
(十)心血瘀阻证 235
(十一)心火亢盛证 236
(十二)痰迷心窍证 237
(十三)痰火扰心证 239
二、肺病辩证 239
(一)肺气虚证 239
(二)肺阳虚证 241
(三)肺阴虚证 242
(四)肺气阴两虚证 243
(五)肺气虚竭证 244
(六)风寒束肺证 245
(七)寒邪客肺证 246
(八)痰饮停肺证 246
(九)风热犯肺证 247
(十)热邪壅肺证 248
(十一)燥邪犯肺证 249
三、脾病辨证 249
(一)脾阴虚证 250
(二)脾气虚证 251
(三)脾阳虚证 252
(四)脾气下陷证 252
(五)脾不统血证 253
(六)寒湿困脾证 254
(七)湿热蕴脾证 255
四、肝病辨证 255
(一)肝血虚证 256
(二)肝阴虚证 257
(三)肝气郁结证 257
(四)肝火上炎证 258
(五)寒滞肝脉证 259
(六)湿热蕴肝证 260
(七)肝阳上亢证 261
(八)肝风内动证 262
五、肾病辩证 265
(一)肾阳虚证 266
(二)肾阴虚证 267
(三)肾精不足证 268
(四)肾气不固证 269
第二节 腑病辨证 270
一、胆病辨证 270
(一)胆郁痰扰证 270
(二)湿热蕴胆证 272
二、胃病辨证 273
(一)胃阴虚证 273
(二)胃阳虚证 274
(三)胃实寒证 275
(四)胃热证 275
(五)食滞胃脘证 276
三、小喀病辨证 277
(一)小喀虚寒证 278
(二)小喀实热证 278
(三)小喀气痛证 279
四、大肠病辩证 280
(一)大肠液亏证 280
(二)大肠虚寒证 281
(三)大肠湿热证 282
五、膀胱病辨证 283
(一)膀胱虚寒证 283
(二)膀胱湿热证 284
第三节 脏腑兼病辩证 285
一、心肺气虚证 285
二、心脾两虚证 286
三、心肝血虚证 287
四、心肾不交证 288
五、心肾阳虚证 290
六、肺肾气虚证 291
七、肺肾阴虚证 292
八、脾肺气虚证 293
九、脾肾阳虚证 295
十、肝肾阴虚证 296
十一、肝火犯肺证 297
十二、肝脾不调证 299
十三、肝胃不和证 300
十四、肝胆湿热证 301
第九章 六经辨证 304
第一节 六经病证 304
一、太阳证 304
(一)太阳经证 305
(二)太阳腑证 306
二、阳明证 307
(一)阳明经证 307
(二)阳明腑实证 307
三、少阳证 308
四、太阳证 309
五、少阴证 310
(一)少阴寒化证 310
(二)少阴热化证 311
六、厥阴证 312
第二节 六经病的传变 312
(一)传经 313
(二)直中 313
(三)合病 313
(四)并病 314
第十章 卫气营血辨证 316
第一节 卫气营血证候 316
一、卫分证 316
(一)风热犯卫证 316
(二)燥热犯卫证 317
(三)湿热犯卫证 318
二、气分证 318
(一)邪热壅肺证 319
(二)热郁胸膈证 319
(三)热灼胸膈证 320
(四)阳明热盛证 320
(五)阳明热结证 321
(六)热郁胆腑证 321
三、营分证 322
四、血分证 323
(一)热盛动血证 323
(二)热与血结证 324
第二节 卫气营血证侯的传变 324
第十一章 三焦辨证 327
第一节 三焦病证 327
一、上焦病证 327
(一)风热侵袭肺卫证 327
(二)邪热壅肺证 328
(三)热陷心包证 328
(四)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 329
二、中焦病证 329
(一)胃经热盛证 330
(二)热结肠腑证 330
(三)中焦湿热证 331
三、下焦病证 333
(一)肾阴耗损证 333
(二)虚风内动证 333
(三)阴虚火炽证 334
(四)邪留阴分证 334
第二节 三焦病证的传变 335
附篇 339
第一章 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339
第一节 壮热 339
一、壮热常见的病证 339
二、壮热的鉴别 340
第二节 昏迷 341
一、昏迷常见的病证 341
二、昏迷的鉴别 343
第三节 抽搐 344
一、抽搐常见的病证 344
二、抽搐的鉴别 345
第四节 失眠 346
一、失眠常见的病证 346
二、失眠的鉴别 347
第五节 咳嗽 348
一、咳嗽常见的病证 348
二、咳嗽的鉴别 350
第六节 气喘 350
一、气喘常见的病症 350
二、气喘的鉴别 351
第七节 咯血 352
一、咯血常见的病症 352
二、咯血的鉴别 353
第八节 呕吐 353
一、呕吐常见的病证 353
二、呕吐的鉴别 355
第九节 泄泻 356
一、泄泻的常见病症 356
二、泄泻的鉴别 357
第十节 黄疸 357
一、黄疸常见的病证 358
二、黄疸的鉴别 359
第十一节 小便不利 359
一、小便不利常见的病证 359
二、小便不利的鉴别 360
第十二节 水肿 361
一、水肿常见的病证 361
二、水肿的鉴别 362
第二章 病历 364
第一节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364
第二节 病历的分类与格式 366
一、病历分类 366
二、住院病历书写格式与内容 366
(一)完整病历 366
(二)人院记录 368
(三)病程记录 368
(四)会诊记录 369
(五)交接班记录 369
(六)转科记录 369
(七)出院记录 369
(八)死亡记录 370
三、门诊病历书写格式与内容 370
(一)初诊病历格式与内容 370
(二)复诊病历格式与内容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