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唯物主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华年主编
  • 出 版 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10212370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 哲学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1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地把实践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 9

三 学习实践唯物主义的目的和方法 20

第一章 实践和人类的产生 26

第一节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6

一 自然界孕育着人 26

二 从猿到人 30

三 劳动的决定作用 32

第二节 人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 35

一 自为生存 35

二 自由生存 37

三 能动的反映 38

四 社会的人 39

第三节 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0

一 生产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 40

二 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存需要 41

三 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产生和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实践 42

四 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 43

第二章 人类社会 46

第一节 人是社会的主体 46

一 人在社会构成中的地位 46

二 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 51

第二节 生产方式 54

一 生产方式的构成及其特点 54

二 生产方式的社会作用 56

第三节 社会意识 59

一 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59

二 社会意识的结构和层次 61

三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66

第三章 社会发展 69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 69

一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9

二 物质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 73

三 阶级矛盾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6

第二节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7

一 科学的构成及其一般特征 78

二 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81

三 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85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87

一 社会形态的更替 88

二 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90

第四章 个人和群体 92

第一节 社会的人 92

一 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 92

二 人的个性和共性 96

第二节 社会群体 100

一 群体生活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 101

二 初级的社会群体和高级的社会群体 102

三 社会群体的结构和功能 106

四 阶级群体 109

第三节 个人和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3

一 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3

二 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8

三 社会发展中个人和群体的矛盾 120

第五章 人和世界 124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意义 124

一 实践活动的本质 124

二 实践活动的分类 128

三 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133

第二节 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 136

一 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区分 136

二 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关系 138

三 世界是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对立统一 141

第三节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144

一 主观性和客观性 144

二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146

三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148

第六章 现象 本质 现实 150

第一节 现象 150

一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150

二 现象具有表面性、丰富性、易逝性 152

三 真象和假象都是本质的规定 154

第二节 本质 155

一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性和内部联系 155

二 本质具有深刻性、一般性和稳定性 157

三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159

第三节 现实 162

一 本质贯穿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之中 162

二 作为根据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必然发展趋势 166

三 现实是可能的展开和实现 172

第七章 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176

第一节 事物的肯定和否定 176

一 肯定和否定 176

二 肯定和否定的矛盾关系 179

三 肯定和否定的质量关系 181

第二节 事物的否定之否定 182

一 否定之否定是个开放的圆圈 182

二 否定之否定的内在动力 185

三 否定之否定的发展状态 187

四 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 189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的实质 190

一 否定之否定的一般特点 190

二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92

三 否定之否定与新生事物 194

第八章 认识 196

第一节 实践和认识 196

一 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96

二 实践包含认识 199

三 认识是摹写、选择和创造的统一 200

第二节 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02

一 感性认识 203

二 知性认识 207

三 理性认识 212

第三节 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 216

一 意识中的非认知因素在实践中的作用 216

二 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关系 220

第九章 真理 222

第一节 真理的客观性和具体性 222

一 真理是正确的理性认识 222

二 真理的客观性 226

三 真理的具体性 228

第二节 真理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 231

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31

二 真理发展的规律 236

三 真理观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239

第三节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41

一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242

二 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理论形式 246

三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49

第十章 真善美 251

第一节 真与善 251

一 真理不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且是客观性与效用性的统一 251

二 善是人对外部现实合目的性要求及其实现 253

第二节 真、善与美 258

一 美是真和善的统一 258

二 美的主要特征 261

三 美与真、善的联系区别 268

第三章 真、善、美的统一 271

一 真、善、美是主体与客体的全面统一 271

二 真、善、美与假、恶、丑 276

第十一章 人的本质 280

第一节 人的基本规定性 280

一 人是什么? 280

二 人的规定性 283

三 人性和人的本质 287

第二节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88

一 人的自然属性 289

二 人的社会属性 291

三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293

四 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296

第三节 能动的历史活动是人所特有的本质 299

一 自觉能动性是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基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特性 299

二 能动的历史活动规定人的本质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301

第十二章 人的价值 307

第一节 价值和创造价值的价值 307

一 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 307

二 人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 309

三 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 315

第二节 主体价值和工具价值 319

一 主体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 319

二 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322

第三节 人生价值 326

一 人生的价值在于主动地创造和造福于人类的贡献 326

二 人生价值的发展过程 331

第十三章 实践的不断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 335

第一节 实践的不断发展 335

一 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 335

二 人类在实践中完善 337

三 实践的内在矛盾 338

第二节 人的不断完善 342

一 人的不断完善的涵义 342

二 主体的历史发展 344

三 人类在历史制约中创进 347

第三节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351

一 自由的本质 351

二 追求和实现自由是人能动的本质 353

三 自由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355

四 进入“自由王国”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高境界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