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一、太阳能的利用 1
(一)太阳能的利用范围 1
(二)利用太阳能热水、采暖和空调 2
1太阳能热水器 2
2.太阳房 10
(四)海流发电 12
(三)太阳热发电 15
(四)太阳光发电和太阳电池 23
(五)其他途径的太阳能利用方案 32
二、风能和风力发电 40
(一)风能的特征 41
(二)风力发电系统的开发动向 42
(三)风力发电机和风轮的典型设计方案 51
(四)我国风能开发现状 72
三、海洋能及其利用途径 79
(一)海水温差发电(OTEC) 80
(二)波力发电 90
(三)潮汐发电 104
(一)地球内部的热能 115
(二)地热资源 115
四、地热能及其利用 115
(三)地热流体的化学性质 117
(四)地热开发现状 120
(五)地热发电的类型 124
(六)技术开发课题和发展远景 127
(七)地热能利用专利方案 127
五、核能和核电广 134
(一)核能 136
(二)核电厂的堆型 138
1.轻水堆(LWR) 138
2.石墨反应堆 143
3.重水堆 143
4.高温气冷堆 143
5.钠冷快中子增殖堆(FBR) 145
6.热中子增殖堆 147
(三)核燃料循环 148
2.再处理 149
1.铀的浓缩 149
3.放射性废弃物处理 150
(四)核聚变 151
六、氢能及其利用方案 153
(一)氢燃料的特点 153
1.资源 153
2.燃料 153
3.自然循环 153
4.能源输送 154
(二)氢能应用技术的现状和远景 155
1.制氢方法 155
5.能源贮存 155
6.氢的用途 155
2.氢的输送与贮存 164
3.氢的用途 168
七、生物能及其利用 173
(一)生物能源 173
(二)生物能的转换方式 174
1.利用发酵法生产乙醇 176
3.甲烷(沼气)厌氧发酵 177
2.利用发酵法生产丙酮丁醇 177
(三)生物能利用方案 183
八、浓度差能 195
(一)基本浓度差能系统 195
(二)试制的水溶液浓度差能装置 198
(三)利用浓度差能系统回收排热 200
(四)利用海水与淡水的渗透压能的动力装置 203
(五)浓淡电池法 205
(六)利用浓度差能来收集、贮存和输送各种能量 206
(七)分离工质的浓度差能动力发生装置 208
(八)多级浓度差能装置 211
九、燃料电池 214
(一)发展简况 214
(二)燃料电池的种类和发电原理 214
(三)燃料电池的特点 220
(四)燃料电池的改进方案 221
十、蒸汽-燃气联合发电 228
十一、磁流体发电 243
主要参考文献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