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国玺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20024096
  • 页数:30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价值、价值观和价值观建设 1

一、价值 1

(一)价值的基本涵义 1

(二)价值的基本类别 3

(三)价值的基本属性 5

1.价值是主客体的统一 5

2.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 6

3.价值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7

4.价值是潜在与现实的统一 8

二、价值观 12

(一)价值观的基本涵义 12

(二)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3

1.关于价值目标的基本观点 13

2.关于价值实现手段的基本观点 14

3.关于价值评价标准的基本观点 15

(三)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16

1.自调性 16

2.评判性 17

3.定向性 17

4.驱动性 17

(四)人类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 18

1.不同阶级、阶层、社会集团有不同的价值观 18

2.人类存在某些共同的价值观 19

3.人类共同的价值观随阶级的消灭而拓展 19

三、价值观建设 20

(一)价值观建设的基本涵义 20

1.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20

2.破除错误的价值观 22

3.矫正片面的价值观 24

(二)价值观建设的重点 25

1.价值观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好价值取向问题 25

2.价值取向制约人们的行为取向 26

(三)价值观建设的基本要求 27

1.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27

2.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28

3.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29

4.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0

(四)价值观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31

1.价值观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

2.价值观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3

3.价值观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4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 36

一、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考察 3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双重效应 36

1.正效应 37

2.负效应 38

3.理解双重效应需注意的问题 40

(二)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价值观建设的基本任务和途径 40

1.基本任务 40

2.基本途径 41

(三)加强价值观建设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43

1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3

2.人们的价值观对其实践活动的反作用具有不同的性质 43

3.加强价值观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44

二、从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对当代价值观的影响考察 4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价值观的嬗变过程是个承前启后的过程 46

1.继承性规律 46

2.变革性规律 47

3.选择性规律 48

(二)传统价值观对当代价值观的双重效应 48

1.积极效应 49

2.消极效应 52

(三)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有助于净化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54

1.对待传统价值观的两种错误观点 54

2.对待传统价值观的科学态度 56

三、从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对我国价值观的影响考察 57

(一)对外开放的双重效应 58

1.大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大发展 58

2.大开放为价值观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 58

(二)对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具体分析 59

1.积极成分 59

2.消极因素 62

(三)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有助于净化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影响 64

1.价值观渗透是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65

2.价值观建设有助于吸取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积极因素、破除其消极影响 65

四、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考察 66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67

1.思想政治素质 67

2.业务素质 69

(二)价值观与人的素质 71

1.价值观是人自我塑造的内在动力 71

2.价值观决定着人们通过实践完善自身 72

(三)加强价值观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73

1.把信念问题作为任职的必备条件,通过价值观建设加以解决 74

2.把宗旨问题作为任职的必备条件,通过价值观建设加以解决 74

3.把业务素质问题作为任职的必备条件,通过价值观建设加以解决 76

第三章 制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因素 77

一、时代特征对价值观演变的影响 77

(一)时代特征的涵义及现时代的主要特征 78

1.时代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涵义 78

2.和平与发展是现时代主要特征 78

(二)价值观演变受时代特征制约 81

(三)时代特征决定价值观的总体特点 83

(四)时代特征使价值观演变呈现出阶段性 84

(五)价值观的时代特征主要通过时代思潮表现出来 86

1.时代思潮与社会思潮 86

2.时代思潮与价值观 86

3.现时代时代思潮反映价值观总体特点 87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89

(一)当代价值观演变受传统价值观制约 89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影响当代价值观的作用机制 91

1.通过民俗发生影响 92

2.通过历史典籍发生影响 93

3.通过历史题材的艺术或理论发生影响 94

(三)中国传统价值观影响当代价值观的作用内容 96

1.从价值理论方面看 96

2.从价值实践方面看 99

三、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101

(一)我国价值观演变受西方价值观制约 101

(二)西方价值观影响我国价值观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104

1.作用机制 104

2.作用特点 107

(三)西方价值观影响我国价值观的作用内容 108

四、社会主义改革的决定性影响 110

(一)社会主义改革是价值观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111

1.社会主义改革是我国价值观演变的根本原因 111

2.社会主义改革决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内容 111

3.社会主义改革决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趋势 112

(二)改革对人们认识、选择价值目标的影响 113

1.认识、选择价值目标的必要条件 113

2.经济基础改革对认识、选择价值目标的促进作用 113

3.上层建筑改革对认识、选择价值目标的导向作用 115

(三)改革对人们认识、选择价值实现手段的影响 115

1.通过改革使价值实现手段多样化 115

2.通过改革使价值实现手段规范化 117

(四)改革对人们认识、选择价值评价标准的影响 117

1.改革使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发生深刻变化 117

2.改革使价值评价标准呈现多元化格局 119

五、各种相关意识形式的影响 120

(一)价值观演变受各种相关意识形式制约 120

(二)哲学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121

(三)法律思想和道德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123

(四)宗教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126

(五)艺术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128

(六)科学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130

六、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能力的影响 132

(一)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132

(二)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34

(三)个人的认识能力与价值观 136

第四章 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 138

一、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特点 138

(一)从属性经济 139

(二)一元化经济 141

(三)平均主义经济 141

(四)高度集中经济 143

(五)无风险经济 144

(六)封闭型经济 145

(七)小社会经济 146

(八)低效益经济 147

二、传统计划经济对价值观的双重效应 148

(一)正效应 149

1.有利于人们树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价值观 149

2.有利于人们树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价值观 150

3.有利于形成以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观、价值观 151

4.有利于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培育社会主义人生观 152

(二)负效应 152

1.不利于人们树立正确一元价值观指导下的多元价值观 152

2.不利于人们树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价值观 153

3.不利于人们树立全面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154

4.不利于人们树立重视开放、竞争、讲求效率、效益的价值观 155

三、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基本取向 156

(一)整体方面 156

1.强调一元化价值观,忽视多元与一元统一的价值观 156

2.强调社会和人的政治价值,不重视经济和法制建设 158

(二)经济方面 159

1.重宏观利益轻微观利益 159

2.重平均轻差别、重公平轻效率 161

3.重义轻利、重精神鼓励轻物质鼓励 161

4.重协作轻竞争 162

5.重奉献轻索取 163

(三)政治方面 164

1.重政治轻经济 164

2.重集中轻民主、重纪律轻自由、重绝对服从轻开拓创新 165

3.重人治轻法治 166

4.重德轻才、重阶级出身轻本人表现、重资历轻能力 166

(四)思想文化方面 167

1.重精神轻物质 167

2.重本本轻实践、重照抄照搬轻丰富发展 168

3.重斗争轻同一 169

4.重精神产品的政治功能轻其他功能、重严肃轻活泼 169

(五)对外关系方面 170

1.重自力更生轻对外开放 170

2.重“抵制批判”轻学习借鉴 171

3.重僵化原则轻灵活变通 172

四、对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科学评价 173

(一)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认识评价,不能形而上学地肯定一切、否定一切 174

1.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既有合理成分,也有偏颇因素 174

2.对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采取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的态度是片面的 175

(二)历史地、具体地认识评价,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条件抽象地看问题 176

1.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既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也有消极的社会效应 176

2.对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抽象地进行评价是不科学的 177

第五章 经济转型时期的价值观 179

一、经济转型时期价值观的总体状况 180

(一)价值观嬗变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 180

(二)价值观嬗变具有不平衡性 183

(三)价值目标具有一定模糊性 185

(四)价值取向具有多样性 186

(五)价值行为具有一定短期性 187

(六)价值标准有一定片面性 188

(七)价值导向存在软弱性与滞后性 189

(八)新的价值观体系尚待形成与完善 190

二、经济转型时期价值观嬗变的主要取向 192

(一)整体方面 192

1.重多元价值观,轻一元价值观 192

2.重经济轻政治,重利轻义 194

3.重个体,轻集体 195

(二)经济方面 196

1.重微观利益,轻宏观利益 196

2.重竞争,轻协作 197

3.重效率,轻公平 197

4.重物质鼓励,轻精神鼓励 198

5.重消费,轻节约 199

(三)政治方面 200

1.重改革开放,轻四项基本原则 200

2.重权力,轻服务 200

3.重民主、自由,轻法制、纪律 201

4.重独立人格,轻社会制约 202

5.重才,轻德 203

(四)思想文化方面 204

1.重物质,轻精神 204

2.重实践轻理论,重实用技术轻基础理论 204

3.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通俗文化轻严肃文化 205

4.重索取,轻奉献 206

5.重开拓创新,轻传统规范 207

(五)对外关系方面 207

1.重对外开放,轻独立自主 207

2.重学习借鉴,轻批判抵制 208

3.重西方文化,轻传统文化 209

三、经济转型时期价值观嬗变的主要原因 210

(一)对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左”的价值观的反感、厌弃 210

(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破除了人们的思想禁锢 211

(三)改革引起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及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212

(四)对外开放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价值观嬗变 215

(五)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嬗变的双重影响 216

(六)淡化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察处理问题 218

四、经济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发展趋势 220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将逐步确立并成为社会价值观的主导 220

(二)辩证认识和处理各种价值关系将成为新价值观的重要特征 223

(三)中西价值观将在若干方面逐步趋于融合 225

(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将逐步“退位”,但退位的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 227

五、对经济转型时期价值观的科学评价 228

(一)坚持科学的评价标准 229

(二)价值观变化的主流和支流 232

(三)正视退步现象、矫正偏激倾向 233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的导向问题 23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的目标模式 235

(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目标模式的基本根据 236

1.要有助于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36

2.要有助于正确处理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关系 237

3.要有助于正确处理利益追求和道德追求的关系 237

4.要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价值观方面的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23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的基本目标 238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目标具有层次性 238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的主要目标 24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价值观建设目标的基本指导原则 245

(一)坚持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 246

1.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246

2.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248

(二)坚持以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为指导 249

1.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49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50

3.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50

(三)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252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252

2.中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3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55

(四)坚持以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则为指导 256

1.坚持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256

2.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5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的主要内容 257

(一)整体方面 257

1.破把人生价值观、理想价值观、市场经济价值观绝对对立的错误观念,立把三者辩证统一起来的科学价值观 257

2.破把多元价值观和一元价值观绝对对立的错误观念,立将二者辩证统一起来的科学价值观 258

3.破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绝对对立的错误观念,立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科学价值观 259

4.破把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绝对对立的错误观念,立辩证处理好二者关系的科学价值观 260

5.破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绝对对立的错误观念,立将二者辩证统一起来的科学价值观 261

6.破把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绝对对立的错误观念,立将二者辩证统一的科学价值观 262

(二)经济方面 263

1.破“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观念,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学价值观 263

2.破僵化封闭的错误观念,立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的科学价值观 264

3.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的错误观念,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生产力有效形式的科学价值观 264

4.破不重视科技和教育的错误观念,立依靠“科教兴国”的科学价值观 265

5.破把发展、改革、稳定绝对对立的错误观念,立三者辩证统一的科学价值观 266

6.破收入差距越小越好和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立在收入差距适度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先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科学价值观 266

7.破效率与公平势不两立的错误观念,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科学价值观 267

(三)政治方面 267

1.破崇拜资产阶级多党制的错误观念,立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科学价值观 267

2.破无产阶级专政是独裁、不人道的错误观念,立“用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是正义的事情”的科学价值观 269

3.破把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绝对对立的错误观念,立“两个基本点”辩证统一的科学价值观 270

4.破盲目崇拜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错误观念,立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科学价值观 270

5.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错误观念,立勤政廉政的科学价值观 271

(四)思想文化方面 272

1.破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无用论”的错误观念,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一切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价值观 272

2.破抽象争论姓“社”姓“资”的错误观念,立“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科学价值观 273

3.破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观念,立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关系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 274

4.破拜金主义错误观念,立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致富的科学价值观 275

5.破享乐主义错误观念,立生产发展、收入增加,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精神不能丢的科学价值观 276

6.破见利忘义的错误观念,立义、利兼顾的科学价值观 277

7.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封建迷信观念,立依靠科学长寿、致富的科学价值观 277

(五)对外关系方面 279

1.破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绝对对立和绝对统一的错误观念,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既对立又统一的科学价值观 279

2.破对外开放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错误观念,立对外开放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科学价值观 279

3.破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的僵化观念,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关系的科学价值观 280

4.破对西方文化的形而上学片面观念,立对西方文化辩证否定的科学价值观 281

5.破对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阴谋麻木不仁和惊慌失措的错误观念,立把本国的事情办好是反对和平演变阴谋的根本大计的科学价值观 281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的评价标准 282

(一)价值标准与价值和价值观评价标准的关系 282

1.联系 282

2.区别 283

(二)真理检验标准与价值和价值观评价标准的关系 283

(三)价值和价值观的根本评价标准 284

1.生产力标准是价值和价值观的根本评价标准 284

2.生产力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 285

3.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的关系 286

4.生产力标准与其他价值评价标准的关系 287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目标的实现手段 287

(一)基本手段 287

1.教育手段 287

2.政策手段 288

3.舆论手段 290

4.经济手段 290

5.法律手段 291

6.行政手段 292

7.实践手段 292

(二)基本要求 293

1.虚实结合 293

2.标本兼治 294

3.讲求实效 295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目标的实现过程 295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逐步展示的过程 295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状况从根本上决定着人们价值观的总体状况 296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而逐步展示 296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展示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目标的实现过程 297

(二)是社会客观环境逐步优化的过程 298

(三)是提高主体素质的过程 298

(四)是新旧价值观辩证否定的过程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