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及其本质 1
第一节 土壤的来历 1
一、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变成母质 1
二、母质经过成土作用形成土壤 4
第二节 土壤的本质 6
一、什么叫做土壤 6
二、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 7
三、组成土壤的物质 9
第三节 土壤的固相物质组成 9
一、土壤矿物质 9
二、土壤有机质 10
三、土壤微生物 13
小结 15
第一节 土壤水分状况 17
第二章 土壤肥力因素 17
一、土壤水分的形态和性质 18
二、土壤水分运动 25
三、土壤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 30
四、土壤水分状况的调节 33
第二节 土壤养分状况 33
一、土壤养分的种类和数量 34
二、土壤养分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36
三、土壤养分状况的调节 39
第三节 土壤空气状况 42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 42
二、土壤的通气性 43
三、土壤空气的更新 45
四、土壤通气状况的调节 46
第四节 土壤热量状况 47
一、土壤的热性质 48
二、土壤热量状况的调节 53
小结 55
第三章 影响肥力变化的一些土壤属性 58
第一节 土体构型 58
一、土体构型的种类 58
二、土体质地层次构造 60
第二节 土壤孔隙状况 61
一、土壤的比重和容重 61
二、土壤孔隙和土壤孔隙度 64
三、土壤孔隙状况与土壤肥力 66
第三节 土壤质地 67
一、土粒和土粒分级 67
二、土壤机械组成 75
三、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 78
一、土壤结构的类型 80
第四节 土壤结构 80
二、团粒结构的形成和创造方法 82
三、土壤结构与土壤肥力 84
第五节 土壤耕性 85
一、耕作难易 85
二、耕作质量 85
三、宜耕期长短 86
第六节 土壤的保肥性 86
一、土壤胶体 87
二、土壤的保肥性 92
第七节 土壤的供肥性 99
一、反映土壤供肥性的因素 99
二、盐基饱和度与土壤供肥性 101
三、土壤供肥性能与土壤肥力 102
第八节 土壤溶液 103
二、土壤溶液的浓度 104
一、土壤溶液的组成 104
四、土壤溶液与土壤肥力 105
三、影响土壤溶液发生变化的因素 105
第九节 土壤的酸碱反应 106
一、土壤酸度 108
二、土壤碱度 111
三、土壤的缓冲性 112
四、土壤酸碱反应与土壤肥力 113
五、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114
第十节 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 115
一、土壤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5
二、氧化还原电位 116
三、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117
小结 118
一、瘠薄土壤的特点 122
二、肥沃土壤的基本特征 122
第一节 概述 122
第四章 我国主要土壤的利用、培肥和改良 122
三、土壤改良、培肥的途径 123
第二节 红(黄)壤的利用和改良 128
一、红(黄)壤的分布和自然条件 128
二、红(黄)壤的土体构造 129
三、红(黄)壤低产的原因 130
四、红(黄)壤的利用和改良途径 132
第三节 棕壤和黄棕壤 136
一、棕壤、黄棕壤的分布和自然条件 136
二、棕(黄棕)壤的土构构造 137
三、棕(黄棕)壤的低产原因和培肥改良 138
第四节 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 139
一、各类土壤的分布和自然条件 139
二、土壤形成特点和基本性状 141
三、褐土等土壤的改良培肥 145
第五节 盐碱土 146
一、盐碱土的概念及其分布 146
二、盐碱土的危害 147
三、盐碱土的形成过程 148
四、盐碱土的改良 151
第六节 风沙土 153
一、风沙土的分布和形成 153
二、风沙土的低产原因 154
三、风沙土的改良和利用 155
第七节 水稻土 158
一、水稻土的分布和形成特点 158
二、水稻土的基本性状 159
三、低产水稻土的改良 160
小结 164
第五章 土壤耕作 167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任务与措施 167
一、农业生产与土壤耕作 167
二、土壤耕作的任务 167
三、土壤耕作对土壤物理状况和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170
四、土壤耕作的措施 171
第二节 土壤耕作制 189
一、土壤耕作制的概念和内容 189
二、土壤耕作制的制定依据 190
三、水稻田的土壤耕作制 191
四、旱地土壤耕作制 196
第三节 少耕法及免耕法 199
一、少耕法 200
二、免耕法 200
小结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