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人体局部解剖学图谱》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铁民主编;王秋生绘图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30815970
  • 页数:657 页
图书介绍:

一、头部 1

图1-1 头部浅层结构 2

图1-2 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A、B 3

图1-3 颞区的层次结构 5

图1-4 头皮血管、神经的分布 5

图1-5 板障静脉 6

图1-6 颅顶骨的构造与骨折 6

图1-7 囱A、B、C 7

图1-8 十二对脑神经出入颅的部位 8

图1-9 通过颅底各孔裂的结构及其排列关系 9

图1-10 颅底外面颈静脉孔及其邻近的结构 10

图1-11 脑膜中动脉A、B 11

图1-12 脑膜中动脉前支简易定位法 12

图1-13 脑膜中动脉与脑回的关系及分支类型A、B 13

图1-14 硬脑膜及硬脑膜静脉窦 14

图1-15 颅底硬脑膜窦 15

图1-16 海绵窦A、B 16

图1-17 通过海绵窦的结构A、B 17

图1-18 面部静脉与海绵窦的交通 18

图1-19 面静脉与海绵窦交通示意图 19

图1-20 视交叉的毗邻关系 19

图1-21 硬脑膜与硬脊膜的关系及颅腔内分区A、B、C 20

图1-22 硬脑膜的动脉 21

图1-23 硬脑膜的神经分布外面观 22

图1-24 硬脑膜的神经分布内面观 23

图1-25 枕骨大孔周围的结构与枕骨大孔疝A、B 24

图1-26 小脑幕切迹周围的结构与小脑幕切迹疝A、B 25

图1-30 颈内动脉的分段与弯曲A、B 29

图1-31 大脑半球背外侧面动脉周围支的分支分布状况 30

图1-32 大脑半球内侧面动脉周围支的分支分布状况 31

图1-33 脑底面动脉分支分布概况 32

图1-34 脑底动脉环及各中央动脉的分支 33

图1-36 大脑前动脉近侧段的类型 34

图1-35 脑底动脉环变异类型 34

图1-37 前、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若干类型A、B 35

图1-38 大脑和间脑内部的动脉分布(水平切面) 36

图1-39 大脑和间脑内部的动脉分布(冠状切面) 37

图1-40 大脑前动脉中央支梗塞时的软化区(示意图) 38

图1-41 大脑中动脉中央支梗塞时的软化区(示意图) 39

图1-42 脉络膜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的梗塞时软化区A、B 40

图1-43 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和中央支分布模式图 41

图1-44 椎动脉造影图解A、B 42

图1-45 颈内动脉造影图解A、B 43

图1-46 脑的静脉系统A、B 44

图1-47 大脑深静脉A大脑大静脉及其属支 46

图1-48 大脑深静脉B基底静脉及其属支 47

图1-49 大脑深静脉侧面观静脉角的构成C、D 48

图1-50 面部一些结构的体表投影 49

图1-51 咀嚼肌 50

图1-52 腮腺浅部及出入腮腺的结构 51

图1-53 腮腺的毗邻关系A、B 52

图1-54 穿经腮腺的血管和神经 53

图1-55 面神经腮腺内段与腮腺的关系A、B 54

图1-57 面神经至面肌分支的类型 55

图1-56 面神经与下颌骨的关系 55

图1-58 腮腺与颈外动脉和下颌后静脉的关系A、B 56

图1-59 颞下窝、下颌后窝的神经血管(浅层) 57

图1-60 颞下窝与下颌后窝的神经血管(深层)A、B 58

图1-61 上颌动脉的分段与分支 59

图1-62 上颌动脉与翼外肌和下颌神经分支间的毗邻关系A、B、C、D、E 60

图1-63 头颈部皮神经的分布A、B 61

图1-64 头部淋巴引流 62

图1-65 面部皮肤纹理--兰格(Langer)氏线 62

图1-66 面部的间隙A、B 63

图1-67 下颌下腺与舌下腺的关系A、B 64

图1-68 腭扁桃体A、B、C 65

图1-69 眼睑的血管神经及眼静脉A、B、C 66

图1-70 耳廓及鼓膜的血管A、B、C 67

图1-71 耳廓及鼓膜的神经A、B、C、D、E 68

图1-72 鼓室A、B、C 69

图1-73 鼓室内、外侧壁A、B 70

图1-74 鼓窦与乳突小房A、B 71

图1-75 鼻旁窦A、B 72

图1-76 头颈部动脉压迫止血的部位A、B、C、D 73

图1-77 头的运动范围 74

图1-78 颅脑水平断面眶耳线上2cm层面 75

图1-79 颅脑水平断面眶耳线上3cm层面 76

图1-80 颅脑水平断面眶耳线上4cm层面 77

图1-81 颅脑水平断面内囊和基底节层面 78

图1-82 颅脑冠状断面蝶骨小翼及鞍前层面 79

图1-83 颅脑冠状断面蝶鞍及鞍后层面 80

图1-84 颅脑冠状断面斜坡及环椎前弓层面 81

图1-85 颅脑冠状断面齿状突及齿状突后层面 82

二、颈部 83

图2-1 颈部的体表标志及其意义A、B 84

图2-2 环状软骨的标志意义 85

图2-4 颈部皮肤的神经分布 86

图2-3 颈部的标志与椎骨的相应关系 86

图2-5 颈阔肌 87

图2-6 颈部浅筋膜内的结构 87

图2-7 面神经下颌缘支、颈支与下颌骨的关系 88

图2-8 颈前区浅层结构 89

图2-9 颈外静脉及副神经外支的投影 89

图2-10 颈丛 90

图2-11 颈丛麻醉的解剖A、B 91

图2-12 颈部分区A、B 92

图2-13 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层肌A、B、C 93

图2-14 颈部筋膜(颈部横切面) 94

图2-15 颈深筋膜及其间隙(头颈正中矢状切面) 95

图2-16 咽后间隙与椎前间隙脓肿的不同表现A、B、C 96

图2-17 颈前外侧部的深层结构 97

图2-18 下颌下三角(左侧) 98

图2-19 下颌下三角的内容(右侧) 99

图2-20 颈动脉三角及胸锁乳突肌区(左侧) 100

图2-21 颈袢的组成(右侧) 101

图2-22 二腹肌后腹的毗邻关系(右侧) 101

图2-23 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在下颌后窝的毗邻关系(右侧) 102

图2-24 迷走神经在颈部的分支(右侧) 102

图2-26 颈动脉窦及颈动脉小体的神经分布(右侧) 103

图2-25 后四对脑神经与颈内、外动脉的关系(右侧) 103

图2-27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各段的经路 104

图2-28 颈内静脉及其属支 105

图2-29 通过颈静脉孔的结构及其排列关系(右侧) 106

图2-30 甲状腺的形态及变异类型 107

图2-31 甲状腺的毗邻及被膜(水平切面) 108

图2-32 甲状腺的动脉和静脉A、B 109

图2-33 甲状腺最下动脉A、B、C 110

图2-34 甲状腺的血管与周围的神经及甲状旁腺(后面观) 111

图2-35 甲状腺的血管及其周围的神经A、B 112

图2-36 左、右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A、B、C、D、E、F 113

图2-37 喉返神经的位置变化 114

图2-38 喉下神经的分支分布 114

图2-39 喉上神经与甲状腺上动脉的关系A、B 115

图2-40 喉上神经和喉下神经、喉下动脉 116

图2-41 甲状旁腺的位置和异位 116

图2-42 咽--食管憩室的解剖学A、B 117

图2-43 咽--食管憩室的类型A、B、C、D 118

图2-44 舌甲状腺管、舌甲状腺管囊肿和胸腺咽管A、B 119

图2-45 颈外侧区及其内的结构 120

图2-46 副神经外支的行程及分布 121

图2-47 颈根部的结构及椎动脉三角A、B 122

图2-48 颈根部的结构 123

图2-49 椎动脉起始和行程变异A、B 124

图2-50 前斜角肌的毗邻 124

图2-51 胸膜顶的毗邻关系A、B 125

图2-52 胸膜顶的毗邻关系C 126

图2-53 小儿气管颈段前面可能存在的结构 126

图2-54 锁骨下静脉毗邻和锁骨下静脉穿刺A、B、C 127

图2-55 颈内静脉和锁下静脉穿刺示意图 128

图2-56 预外侧区的界限和底 128

图2-57 交感干颈部与后四对脑神经 129

图2-58 颈交感神经节的分支示意图 130

图2-59 颈中神经节与锁骨下袢A、B 131

图2-60 眼的平滑肌神经支配 132

图2-61 颈交感干与迷走神经的心支(右侧) 133

图2-62 斜角肌间隙和臂丛麻醉A、B 134

图2-63 膈神经与副膈神经A、B、C 135

图2-64 胸导管颈部 136

图2-65 胸导管颈部的类型Ⅰ~Ⅱ 136

图2-66 胸导管颈部的类型Ⅲ~Ⅳ 137

图2-67 右淋巴导管的类型 138

图2-68 颈部淋巴结 139

图2-69 颈深淋巴结与舌的淋巴引流 140

三、胸部 141

图3-1 胸廓A、B 142

图3-2 胸骨角的标志意义 143

图3-3 胸壁标志线A、B、C 144

图3-4 胸前外侧壁的神经和胸长神经 145

图3-5 女性乳房(矢状切面) 146

图3-6 乳房的淋巴引流 147

图3-7 乳房的血液供应 148

图3-8 胸外侧皮瓣的切取范围 148

图3-9 乳房脓肿的位置与切口A、B 149

图3-10 肋间隙的结构(前外侧面观) 150

图3-11 肋间隙的结构(横断面)A、B、C 151

图3-12 肋间隙的结构示意图 152

图3-13 胸膜腔穿刺的解剖示意图A、B、C 153

图3-14 肋间隙前端内、外面观A、B 154

图3-15 肋间隙后端与肋间后血管、肋间神经的关系A、B 155

图3-16 胸前壁内面观 156

图3-17 胸腔及其脏器的断面A、B、C、D 157

图3-18 胸膜上膜A、B 158

图3-19 肺裂与肺的分叶A、B 159

图3-20 肺内侧面及肺门的结构A、B 160

图3-22 肺副叶 161

图3-21 额外肺裂 161

图3-23 肺段支气管与支气管肺段 162

图3-24 肺段支气管分支及支气管肺段构造示意图A、B 164

图3-25 各肺段X线投影 165

图3-26 肺的淋巴引流及肺根部淋巴结前面A、B 166

图3-27 肺的淋巴引流及肺根部淋巴结后面C、D 167

图3-28 肺的淋巴引流示意图 168

图3-29 肺及胸膜前面观 168

图3-30 胸膜与胸膜腔(1)(冠状及水平切面)A、B 169

图3-31 胸膜与胸膜腔(2)(左侧位观)A、B 170

图3-32 壁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前面观) 171

图3-33 壁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右侧面观) 172

图3-34 壁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后面观) 173

图3-35 纵隔及区分(矢状切面) 174

图3-36 纵隔右侧面观 175

图3-37 纵隔左侧面观 176

图3-38 纵隔左侧面的三个三角A、B、C 177

图3-39 胸腺的位置及毗邻A、B 178

图3-40 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体表投影 179

图3-41 胸腺切除后所见上纵隔的结构 180

图3-43 主动脉弓分支类型 181

图3-42 主动脉弓的毗邻 181

图3-44 心浅丛和心深丛A、B 182

图3-45 气管下端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与毗邻关系A、B、C 183

图3-46 气管支气管后面观 184

图3-47 A右主支气管与右肺动、静脉的关系 185

图3-48 B左主支气管与右肺动、静脉的关系 186

图3-49 气管镜检查主支气管、段支气管口所见1~5 187

图3-50 支气管动脉起始及支数类型 188

图3-51 上纵隔深层及后纵隔各结构的关系 189

图3-52 心的形态A、B 190

图3-53 左心房的投影和前、上壁A、B 191

图3-54 心脏于胸廓内的投影(正位) 192

图3-55 心脏于胸廓内的投影(右前斜位) 193

图3-56 心脏于胸廓内的投影(左前斜位) 194

图3-57 心脏及大血管不同位的影像表现A、B、C、D、E 195

图3-58 心不同部位扩大的影像表现 195

图3-59 心脏的体表投影A、B 196

图3-60 肺动脉的毗邻关系 197

图3-61 肺动、静脉与主支气管后面观模式图 198

图3-62 四心腔的位置关系 199

图3-63 右心房各孔面的方位 199

图3-65 左、右心室注入道与流出道A、B 200

图3-64 左心室的投影 200

图3-66 室间隔膜部的毗邻关系 201

图3-67 心室横切面 201

图3-68 心脏四个瓣膜的位置及听诊区 202

图3-69 心脏动脉瓣及房室瓣的位置关系 202

图3-70 肺、主动脉瓣与房室瓣的排列关系A、B 203

图3-71 影像中各瓣的位置关系A、B、C 204

图3-72 心的纤维支架A、B 205

图3-73 主动脉窦毗邻与主动脉窦瘤破裂部位A、B 206

图3-74 半月瓣与主动脉窦A、B 207

图3-75 冠状动脉 208

图3-76 窦房结动脉的起始与行程A、B、C 209

图3-77 心下壁动脉分布类型A、B、C 210

图3-78 心的静脉A、B 211

图3-79 心包与胸腔内器官(右前斜位) 212

图3-80 心底大血管根部与浆膜心包返折线的关系(前面观) 213

图3-81 心包斜窦 214

图3-82 心包横窦与心包后方的毗邻关系 215

图3-83 心包腔穿刺途径A、B、C 216

图3-84 心包穿刺与胸膜和肺前界的关系A、B 217

图3-85 食管胸部毗邻关系 218

图3-86 食管的狭窄与扩大 219

图3-88 食管的动脉 220

图3-87 食管胸部分段 220

图3-89 食管动脉的变异A、B 221

图3-90 食管的静脉 222

图3-91 食管胸部在不同胸椎平面与纵隔胸膜的毗邻关系 223

图3-92 胸主动脉 224

图3-93 胸导管与后纵隔的静脉 225

图3-94 纵隔后面观 226

图3-95 胸交感干及内脏大、小神经(左侧) 227

图3-96 奇静脉系统及其类型A、B 228

图3-97 膈(下面观) 229

图3-99 成人膈的各部来源 230

图3-98 膈的三个裂孔与胸椎的关系(侧位观) 230

图3-100 膈食管韧带及贲门处的上皮 231

图3-101 膈疝常见的部位 231

图3-102 膈神经的行程与分布 232

图3-103 膈的神经分布A、B 233

图3-104 纵隔横断面(第3胸椎水平切面) 234

图3-105 纵隔横断面(第4胸椎水平切面) 235

图3-106 纵隔横断面(第5~6胸椎椎间盘平面) 236

图3-107 纵隔横断面(第7~8胸椎椎间盘平面) 237

四、腹部 238

图4-1 腹部分区及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A、B 239

图4-2 腹前外侧壁的体表标志及标志线 240

图4-3 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A、B、C 241

图4-4 腹壁浅筋膜膜性层与浅会阴筋膜的延续关系 242

图4-5 腹前外侧壁皮神经的节段分布A、B 243

图4-6 腹前外侧壁的神经A、B 244

图4-7 腹前外侧壁的血管A、B 245

图4-8 腹壁浅静脉流向及临床意A、B、C 246

图4-9 腹前外侧壁阔肌A、B、C 247

图4-10 腹前外侧壁的神经、腹直肌和锥状肌A、B 248

图4-11 腹白线、半月线和弓状线A、B、 249

图4-12 腹直肌鞘A、B、C、D 250

图4-13 腹股沟管的构造(1)A、B、C 251

图4-14 腹股沟管的构造(2)A、B 252

图4-15 腹股沟区的层次结构(示意图)A、B、C、D 253

图4-16 腹股沟区的韧带A、B 254

图4-17 腹股沟三角A、B 255

图4-18 腹壁的切口 256

图4-19 腹后壁腰下、腰上三角A、B 257

图4-20 腰方肌、腰大肌与腰丛分支的关系 258

图4-21 腰大肌鞘及腰大肌脓肿 259

图4-22 腹内筋膜与腹腔,腹膜与腹膜腔(1) 260

图4-23 腹膜与腹膜腔(2)A、B 261

图4-24 网膜囊(1)A、B 262

图4-25 网膜囊后壁(2) 263

图4-26 网膜孔及网膜囊隐窝示意图(3)A、B 264

图4-27 腹膜与腹、盆腔器官的关系A、B 265

图4-28 腹前壁后面的腹膜皱襞和陷窝 266

图4-29 大网膜A、B、C 267

图4-30 大网膜的动脉A、B 268

图4-31 大网膜的动脉分型Ⅰ~Ⅲ型 269

图4-32 大网膜的动脉分型Ⅳ~Ⅴ型 270

图4-33 大网膜剪裁延长术(1)、(2) 271

图4-34 大网膜剪裁延长术(3)、(4) 272

图4-35 大网膜剪裁延长术(5)、(6) 273

图4-36 大网膜剪裁延长术(7)、(8) 274

图4-37 胃的位置与形态(1)、(2) 275

图4-38 胃的毗邻(3)、(4) 276

图4-39 胃的类型(5) 277

图4-40 胃周围的韧带及胃裸区(6) 278

图4-41 胃壁的构造(7) 279

图4-42 胃壁肌层(8) 280

图4-43 胃的动脉(9) 281

图4-44 胃后动、静脉及胃后静脉的类型(10)、(11) 282

图4-45 胃的静脉及胃左静脉变异(12)、(13) 283

图4-46 食管腹部的动脉(14)A、B、C 284

图4-47 胃迷走神经的分布(15)A、B 285

图4-48 迷走神经前干及后干的分支类型(16)、(17) 286

图4-49 胃的淋巴(18) 287

图4-50 肝、胆道系统概观 288

图4-51 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288

图4-52 肝的形态A、B 289

图4-53 肝的下面A、B 290

图4-54 第一肝门各结构的位置关系 291

图4-55 出第二、三肝门的静脉A、B、C 292

图4-56 膈下间隙A、B、C 293

图4-57 肝动脉在肝内的分支A、B 294

图4-58 肝、左、右动脉的分支类型A、B 295

图4-59 肝中间动脉及起始类型A、B 296

图4-60 异常肝动脉类型 297

图4-61 肝静脉系统的分布及肝右静脉变异类型A、B 298

图4-62 肝内肝管的分布及门静脉肝内分支A、B 299

图4-63 肝左、右管组成形式A、B 300

图4-64 门静脉分支类型A、B 301

图4-65 肝的淋巴 302

图4-66 肝的分叶和分段 303

图4-67 肝外胆道概观 304

图4-68 胆囊的形态和毗邻A、B 305

图4-69 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关系及肝胰壶腹括约肌A、B 306

图4-70 胆囊的变异 307

图4-71 肝外胆道的类型A、B、C 308

图4-72 副肝管及其汇入部位的类型 309

图4-73 肝蒂及肝外管道 310

图4-74 肝蒂与胆囊三角A、B 311

图4-75 胆囊动脉及其变异(1)~(9) 312

图4-76 脾的位置、毗邻和投影A、B、C 313

图4-77 脾脏面的毗邻A、B 314

图4-78 脾的韧带A、B 315

图4-80 脾静脉的形成及变异类型 316

图4-79 脾动脉脾支及脾的分段 316

图4-81 副脾A、B 317

图4-82 胰的位置分部及投影A、B 318

图4-83 胰的毗邻A、B 319

图4-84 胰管的类型(1)(2)(3)Ⅰ~Ⅷ 320

图4-85 胰的动脉A、B、C 321

图4-86 胰的静脉 322

图4-87 胰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22

图4-88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间的结构A、B 323

图4-89 十二指肠的位置及毗邻A、B 324

图4-90 十二指肠的毗邻关系A、B 325

图4-91 十二指肠悬韧带A、B、C 326

图4-92 十二指肠空肠曲邻近的隐窝A、B 327

图4-93 十二指肠空肠曲邻近的隐窝与周围血管的关系A、B、C、D 328

图4-94 十二指肠乳头A、B、C 329

图4-95 十二指肠憩室 330

图4-96 十二指肠的动脉 331

图4-97 十二指肠上部的动脉A、B 332

图4-98 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的动脉A、B 333

图4-99 十二指肠的静脉A、B 334

图4-100 小肠的体表投影及位置A、B 335

图4-101 系膜小肠的血管弓A、B、C 336

图4-102 小肠淋巴滤泡 337

图4-103 卵黄管发育畸形A、B、C、D 337

图4-104 门静脉系统 338

图4-105 肠系膜下静脉注入部位的类型 340

图4-106 胃左静脉汇入门静脉与脾静脉的类型A、B、C 341

图4-107 门静脉系统与上、下腔静脉系统的交通 342

图4-108 门静脉系统与腔静脉系统间的吻合部位A、B 344

图4-109 大肠分部及结肠的形态特征A、B 345

图4-110 回盲部及升、降结肠A、B 346

图4-111 阑尾的位置及体表投影A、B 347

图4-112 阑尾位置的类型A、B 348

图4-113 回盲部的隐窝及回盲瓣A、B 349

图4-114 回首部的动脉及阑尾静脉的引流A、B 350

图4-115 阑尾动脉的类型(1)~(7) 351

图4-116 结肠的动脉 352

图4-117 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 353

图4-118 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 354

图4-119 中结肠动脉及右结肠动脉变异类型A、B 355

图4-120 边缘动脉及乙状结肠动脉分支类型A、B 356

图4-121 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的血液供应A、B、C、D 357

图4-122 大肠的淋巴 358

图4-123 腹膜腔内各间隙的交通 359

图4-124 不同部位结肠癌所需切除肠管范围(1)(2)(3) 360

图4-125 不同部位结肠癌所需切除肠管范围(4)(5) 361

图4-126 结肠下区腹膜后各结构的层次关系 362

图4-127 膈下面及腹后壁的腹膜反折及乙状结肠系膜隐窝A、B 363

图4-128 腹膜后隙及其中的结构 364

图4-129 肾后面的邻属 364

图4-130 肾后面的投影及毗邻A、B 365

图4-131 肾的毗邻A、B 366

图4-132 肾的被膜A、B 367

图4-133 副肾动脉的类型 368

图4-135 肾的少血平面 369

图4-134 肾段动脉与肾段 369

图4-136 肾的静脉及变异A、B 370

图4-137 输尿管腹部的行程及生理狭窄A、B 371

图4-138 输尿管在腹前壁的投影及压痛点A、B 372

图4-139 输尿管在背部的投影及输尿管的动脉A、B 373

图4-140 肾盂的类型及肾盂、肾盏变异类型A、B 374

图4-141 肾变异类型(1)~(4) 375

图4-142 肾及输尿管变异类型(5)~(10) 376

图4-143 肾上腺形态、位置及血管A、B 377

图4-144 腹膜与腹后壁各结构的关系A、B 378

图4-145 腰丛及腰交感干 379

图4-146 腰交感干 380

图4-147 腰交感干神经节的变异类型 381

图4-148 内脏神经穿膈脚的部位及腹主动脉前的神经丛A、B 382

图4-149 上腹下丛的位置及变异类型 383

图4-150 腹主动脉、髂总及髂内、外动脉分支概况 384

图4-151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示意图A、B 385

图4-152 腹腔干的分支类型 386

图4-153 腹主动脉及髂血管的体表投影 386

图4-154 下腔静脉 387

图4-155 乳糜池的位置及其类型(1)~(4) 388

图4-156 腹腔脏器交感神经和传入神经的节段分布 389

图4-157 内脏牵涉痛区 390

图4-158 第11--12胸椎间及第12胸椎CT断面 391

图4-159 第1腰椎上份及第1腰椎中份CT断面 392

图4-160 第2腰椎及第3腰椎CT断面 393

图4-161 第4腰椎及主动脉叉CT断面 394

图4-162 第5腰椎及第1骶椎CT断面 395

五、盆部 396

图5-1 骨盆A、B 397

图5-2 骨盆男女性别差异 398

图5-3 骨盆测量A、B 399

图5-4 盆壁肌内面观及盆膈肌上面观A、B 400

图5-5 盆膈肌下面观A、B、C 401

图5-6 尿生殖膈和盆膈肌下面观及盆膈肌上面观A、B 402

图5-7 盆腔脏器(男、女)A、B 403

图5-8 盆腔脏器及盆筋膜A、B 404

图5-9 盆腔脏器及筋膜(女)C、D 405

图5-10 盆脏筋膜及筋膜间隙A、B 406

图5-11 盆腔脏器筋膜鞘及间隙A、B 407

图5-12 直肠周围间隙A、B 408

图5-13 直肠旁间隙与肛门后间隙A、B 409

图5-14 膀胱的形态与毗邻A、B 410

图5-15 膀胱的位置A、B 411

图5-16 膀胱三角及尿道前列腺部A、B 412

图5-17 女性膀胱三角及阴道前庭 413

图5-18 射精管 413

图5-19 前列腺的毗邻及分叶A、B 414

图5-20 前列腺被囊 415

图5-21 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415

图5-22 男性膀胱及内生殖器官的动脉分布A、B 416

图5-23 前列腺的血管A、B 417

图5-24 直肠的弯曲及与腹膜返折的关系A、B 418

图5-25 直肠粘膜的结构 419

图5-26 肛管内面的结构A、B 420

图5-27 直肠与肛管的动脉A、B 421

图5-28 直肠与肛管的静脉A 422

图5-29 直肠与肛管的静脉及内、外痔B、C 423

图5-30 齿状线上、下神经、血管和淋巴的分布 424

图5-31 直肠与肛管的神经支配 425

图5-32 直肠与肛管的淋巴引流 425

图5-33 女性盆腔内器官 426

图5-34 子宫的正常姿势及子宫分部A、B 427

图5-35 子宫腔A、B 428

图5-36 子宫阔韧带A、B、C 429

图5-37 子宫的韧带A、B 430

图5-39 子宫和阴道发育畸形 431

图5-38 子宫颈与阴道上端的关系 431

图5-40 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的动脉A、B 432

图5-41 卵巢的位置A、B 433

图5-42 输卵管A、B 434

图5-43 子宫的淋巴流向 435

图5-44 男性输尿管盆段、输精管盆部 435

图5-45 女性输尿管盆段A、B、C 436

图5-46 男性盆腔内的动脉 437

图5-47 髂内动脉的类型Ⅰ~Ⅴ 438

图5-48 异常闭孔动脉 439

图5-49 盆腔的静脉与淋巴结 440

图5-50 骶丛及尾丛A、B 441

图5-51 女性盆腔内的动脉及神经 442

图5-52 盆部内脏神经丛 443

图5-53 腹主动脉丛与盆内神经丛的分布 444

图5-54 女、男性骨盆上口的毗邻关系A、B 445

图5-55 男性盆腔髋关节上缘及髋关节CT断面 446

图5-56 男性盆腔髋关节下部及耻骨联合下部CT断面 447

图5-57 男性盆腔耻骨下支上部及耻骨下支CT断面 448

图5-58 女性盆腔骶髂关节下部及卵巢CT断面 449

图5-59 女性盆腔子宫上部及髋关节上缘CT断面 450

图5-60 女性盆腔髋关节上部及耻骨联合上份CT断面 451

六、会阴 452

图6-1 男、女性会阴及其界限A、B 453

图6-2 男性会阴浅层结构 454

图6-3 男性会阴深层结构 455

图6-4 肛门外括约肌A、B 456

图6-5 肛管直肠环A、B 457

图6-6 盆膈及坐骨直肠窝 458

图6-7 尿生殖膈A、B、C 459

图6-8 男性尿道及会阴浅隙A、B 460

图6-9 男性会阴深隙 461

图6-10 会阴深隙的动脉 462

图6-11 尿道损伤尿外渗的类型A、B、C 463

图6-12 精索和鞘膜腔A、B 464

图6-13 阴茎的外形及构造A、B 465

图6-14 阴茎的被膜和神经血管的关系(横断面) 466

图6-15 阴部内动脉(男)分支侧面观 466

图6-16 阴茎的血管和神经背面观 467

图6-17 阴囊的神经和阴茎的浅血管A、B 468

图6-18 睾丸下降的过程与睾丸异位A、B 469

图6-19 腹壁与精索和睾丸被膜的关系A、B 470

图6-20 各型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示意图)(1)~(7) 471

图6-21 女性会阴的结构 472

图6-22 女性会阴部皮神经及动脉A、B 473

图6-23 女性尿生殖膈及盆膈(下面) 474

图6-24 阴蒂及前庭球A、B 475

图6-25 女性尿生殖三角的结构 476

图6-26 阴部神经的投影与阻滞A、B 477

图6-27 会阴切开的层次结构 478

七、上肢 479

图7-1 上肢皮神经及其分布区(右侧前面)A、B 480

图7-2 上肢皮神经及其分布区(右侧后面)A、B 481

图7-3 胸前壁浅层结构 482

图7-4 穿经锁胸筋膜的结构A、B 483

图7-5 腋腔顶与腋腔壁(矢状切面)A、B 484

图7-6 腋腔水平切面(右侧) 485

图7-7 三边孔与四边孔A、B 486

图7-8 腋腔内的结构(前面观) 487

图7-9 腋鞘A、B 488

图7-10 臂丛锁骨下部与腋动脉的关系 488

图7-11 腋腔内的神经血管 489

图7-12 臂丛上干型损伤的表现A、B、C 490

图7-13 臂丛下干型损伤的表现A、B、C 491

图7-14 臂丛中干型损伤及臂丛完全麻痹时的感觉障碍区A、B、C、D 492

图7-15 腋淋巴结群A、B 493

图7-16 肩胛区的结构 494

图7-17 颈横动脉及肩胛上神经、动脉 495

图7-18 肩胛部的血管和神经 496

图7-19 肩胛动脉网A、B 497

图7-20 臂前区浅层结构 498

图7-21 肘前区的浅层结构 499

图7-22 前臂和臂的浅静脉 500

图7-23 前臂和臂浅静脉的变异类型 501

图7-24 桡神经与腋神经的行程后面观 502

图7-25 肩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及肩(腱)袖A、B 503

图7-26 肱骨不同部位骨折的错位畸型A、B、C 504

图7-27 肱骨下端的形态与髁上骨折A、B 505

图7-28 提携角(肘外偏角)A、B 506

图7-29 肘窝及其内部的结构 507

图7-30 正中神经与旋前圆肌的关系 508

图7-31 肘关节网 508

图7-32 肘后区及骨间后神经A、B 509

图7-33 肘后三角与肘外侧三角A、B、C 510

图7-34 与肱骨紧密相邻的三条神经 511

图7-35 前臂前区浅静脉和皮神经 512

图7-36 肘前区及前臂前区深层结构 513

图7-37 前臂前区深层结构 514

图7-38 肘前区、前臂前区及手前面的神经血管 515

图7-39 桡骨干不同位骨折的错位A、B 516

图7-40 前臂后区肌群与骨间后神经和血管 517

图7-41 腕前区及手掌体表标志 518

图7-42 腕前区体表标志 519

图7-43 腕前区浅层结构 519

图7-44 腕掌侧韧带及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A、B 520

图7-45 腕管的构成及腕管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A、B 521

图7-46 腕尺侧管 522

图7-47 正中神经在腕前区的分支及腕尺侧囊A、B 523

图7-48 腕尺侧囊与桡侧囊A、B 524

图7-49 手掌侧腱滑膜鞘的类型 525

图7-50 前臂屈肌后间隙 526

图7-51 掌中间隙、尺侧囊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的关系 526

图7-52 桡骨下端的形态特征与骨折A、B、C 527

图7-53 桡骨远侧端骨折及变位的解剖学基础A、B 528

图7-54 手皮肤的神经分布及变异 529

图7-55 上肢神经损伤后手的畸形及皮肤感觉障碍的范围A、B、C、D 530

图7-56 腕前区和手掌的皮神经 530

图7-57 掌腱膜 531

图7-58 腕前区及手掌的血管神经 532

图7-59 掌浅弓的投影及构成类型A、B、C、D 533

图7-60 腕前区及手掌深层结构 534

图7-61 掌深弓及尺神经深支 535

图7-62 鱼际肌的神经支配与鱼际袢 536

图7-63 手内肌的配布A、B、C 537

图7-64 手的筋膜鞘及筋膜间隙 538

图7-65 掌中间隙与鱼际间隙的界限(右侧示意图) 539

图7-66 手掌筋膜间隙与手掌侧腱鞘 539

图7-67 手掌侧腱鞘感染相互蔓延的关系 540

图7-68 手的筋膜间隙感染时手术入路A、B 541

图7-70 手掌侧感染及脓性指端炎的切口 542

图7-69 鱼际间隙、掌中间隙与尺、桡侧囊的投影关系 542

图7-71 腕后区的伸肌腱鞘A、B 543

图7-72 解剖学鼻烟窝 544

图7-73 手的静脉 545

图7-74 手背的动脉 546

图7-75 出生后腕骨的骨化顺序 547

图7-76 手舟骨的血液供应 547

图7-77 手指肌腱及其腱鞘的结构A、B、C、D 548

图7-78 指背腱膜A、B 549

图7-79 手指腱纤维鞘 550

图7-80 手指皮肤韧带 550

图7-81 指骨不同部位骨折的不同表现A、B、C 551

图7-82 指端的构造A、B、C 552

图7-83 锁骨下动脉和肱动脉压迫止血的部位A、B、C 553

图7-84 前臂及手动脉压迫止血的部位A、B、C 554

图7-85 肩关节的运动范围 555

图7-86 肩关节旋转、肘关节及前臂的运动范围 556

图7-87 桡腕关节的运动范围 557

图7-88 拇指腕掌关节及拇指掌指关节的运动范围 558

图7-89 掌指关节及指骨间关节的运动范围 559

图7-90 臂横断面A、B、C 560

图7-91 前臂横断面A、B、C 561

八、下肢 562

图8-1 下肢皮神经及其分布布(右侧前面)A、B 563

图8-2 下肢皮神经及其分布区(右侧后面)A、B 564

图8-3 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A、B 565

图8-4 大隐静脉的属支类型A、B 566

图8-5 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的交通支A、B、C 567

图8-6 下肢的主要穿通静脉 568

图8-7 大隐静脉的体表投影 568

图8-8 小腿后区浅层结构 569

图8-9 下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570

图8-10 隐静脉裂孔(卵圆窝)A、B 571

图8-11 股前区浅层结构 572

图8-12 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573

图8-13 股鞘与股管A 574

图8-14 股鞘与股管B、C 575

图8-15 股管和股疝的层次结构A、B、C 576

图8-16 股疝A、B 577

图8-17 股前区深层结构 578

图8-18 收肌管A、B 579

图8-19 股深动脉及股动脉下部 580

图8-20 股动脉的体表投影 580

图8-21 闭孔神经的行程与分布 581

图8-22 闭孔神经的行程与分支 582

图8-23 股深动脉分支与膝关节周围动脉网(模式图) 583

图8-24 股骨上端体表解剖A、B、C 584

图8-25 髋关节的毗邻关系A、B 585

图8-26 臀部皮神经及其分布区A、B 586

图8-27 臀部肌肉A、B、C 587

图8-28 臀大肌的体表投影和出入梨状肌上、下孔的神经血管A、B 588

图8-29 臀部神经、血管的体表投影和骨性标志A、B 589

图8-30 坐骨神经与梨状肌位置关系的类型 590

图8-31 臀上动脉及其分支类型A、B 591

图8-32 坐骨神经的行程与分支 592

图8-33 股后区深层与髋周围动脉网 593

图8-34 臀部和股后部深层结构 594

图8-35 股骨上端的动脉及股骨颈骨折A、B 595

图8-36 股骨干骨折错位与肌肉作用的关系A、B、C 596

图8-37 腘窝及小腿后区深层的结构 597

图8-38 腘窝及小腿后区深层的结构 598

图8-39 腘窝及其内容A、B、C 599

图8-40 小腿前、外侧区和足背深层结构 600

图8-41 小腿和足背前外侧面观 601

图8-42 腓总神经损伤的表现 602

图8-43 坐骨神经(胫神经部)的分段 603

图8-44 足背浅、深层结构A、B 604

图8-45 足背浅静脉A、B 605

图8-46 足背动脉 606

图8-47 踝管与踝内、外侧韧带A、B、C 607

图8-48 踝部支持带A、B 608

图8-49 踝外侧及足背腱滑膜鞘A、B 609

图8-50 踝内侧及足底滑膜鞘C、D 610

图8-51 结节关节角A、B 611

图8-52 足底深层结构(1) 612

图8-53 足底深层结构(2) 613

图8-54 足底深层结构(3) 614

图8-55 足底深筋及筋膜鞘A、B 615

图8-56 足底第一、二层肌肉A、B 616

图8-57 足底第三、四层肌肉C、D 617

图8-58 下肢动脉压迫止血的部位 618

图8-59 髋关节屈和过伸 619

图8-60 髋关节内收、外展和旋内、旋外 620

图8-61 膝关节屈、过伸和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范围 621

图8-62 踝关节侧方运动,足内、外翻及跖趾关节的运动范围 622

图8-63 大腿横断面A、B、C 623

图8-64 小腿横断面A、B、C 624

九、脊柱区 625

图9-1 脊柱区的标志线 626

图9-2 脊椎侧面观 627

图9-3 脊椎后面观 628

图9-4 颈、胸、腰椎关节突的方位A、B、C 629

图9-5 棘突的倾斜程度与椎管内穿刺的关系A、B 630

图9-6 腰部的菱形窝 631

图9-7 骶部的标志及骶管麻醉示意图A、B 632

图9-8 椎骨的连结及椎管穿刺的解剖A、B 633

图9-9 黄韧带A、B 634

图9-10 椎间盘的构造A、B 635

图9-11 椎间盘突出方向和神经根的关系A、B、C 636

图9-12 钩椎关节A、B、C 637

图9-13 钩突与颈神经和椎动脉的关系A、B 638

图9-14 钩椎关节增生引起的椎间孔狭窄A、B 639

图9-15 椎动脉与寰椎的关系(寰椎上面观) 640

图9-16 寰枕、寰枢连结(后面观) 640

图9-17 寰枕、寰枢连结后面及矢状切面A、B 641

图9-18 骨纤维孔、管与脊神经后支A、B 642

图9-19 椎骨的血液供应及椎静脉丛A、B 643

图9-20 椎旁间隙 644

图9-21 脊髓末端的位置变化 644

图9-22 脊髓被膜及椎管内间隙 645

图9-23 硬膜外腔穿刺与腰椎穿刺的层次 646

图9-24 脊髓的动脉 647

图9-25 背肌浅层 648

图9-26 背阔肌侧面观 649

图9-27 背肌深层 650

图9-28 胸腰筋模 651

图9-29 项背深肌及竖脊肌示意图A、B 652

图9-30 胸腰筋膜及腰肋韧带A、B 653

图9-31 项部浅层结构 654

图9-32 枕下三角(项部深层结构) 655

图9-33 脊柱侧屈和屈 656

图9-34 脊柱伸和旋转 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