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篇 财政关系质的研究 17
——社会共同需要论—— 17
第一章 财政起源与发展 17
第一节 氏族社会财政的形成 17
第二节 农村公社时期财政的发展 23
第三节 原始财政向国家财政的演变 28
第四节 阶级社会财政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质 32
第一节 社会主义财政的形成和特点 40
第二章 社会主义财政的特点和范围 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的财政范围 44
第三章 财政分配的客体 57
第一节 财政分配客体的经济属性 57
第二节 财政分配客体的经济形态 66
第三节 财政分配客体不同形态的作用 72
第一节 财政分配数量关系的客观性 76
第四章 财政分配的数量关系 76
——客观数量界限论—— 76
第二篇 财政关系量的研究 76
第二节 财政分配的客观层次性 81
第三节 财政收入总量的客观界限 85
第五章 财政支出总量的客观数量界限 98
第一节 支出总量的最高界限 98
第二节 关于“动态平衡”论 102
第三节 对赤字的分析 108
第六章 财政支出结构的数量关系 115
第一节 维持性支出的数量界限 115
第二节 发展性支出的数量界限 121
第三节 财政的积累与消费支出的客观数量界限 127
第七章 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财政分配的数量关系 129
第一节 财政与国营企业分配关系的双重性格 129
第二节 维持再生产正常运行必须留下的纯收入数量界限 132
第三节 企业增加职工个人消费必须的纯收入数量界限 142
第一节 财政与集体经济之间分配关系的数量界限 150
第八章 国家与集体、个人之间财政分配的数量关系 150
第二节 财政与个人之间分配关系的数量界限 154
第九章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集中与分散的数量关系 160
第一节 集中与分散的内容和客观数量界限 160
第二节 财政责任集中与分散的划分及其数量界限 165
第三节 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数量关系的途径 168
——财政调节论与控制论—— 174
第十章 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关系的现象形态 174
第三篇 财政关系现象形态的研究 174
第一节 财政体制 175
第二节 国家预算 186
第三节 利润缴款 193
第四节 税收 196
第十一章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09
第一节 财政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关系 209
第二节 财政是调节社会再生产的综合杠杆 214
第三节 财政调节作用的经济机制 218
第一节 宏观经济控制的涵义 222
第十二章 财政对宏观经济的控制 222
第二节 财政是控制宏观经济的一个总阀门 227
第三节 财政控制宏观经济的限度及对策 233
第十三章 财政对微观经济的调节 237
第一节 财政调节微观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 237
第二节 税收调节微观经济的功能 240
第三节 国债的调节作用 248
第四节 财政补贴的调节作用 255
第十四章 财政效果的内涵和意义 259
第一节 财政效果的内涵和特点 259
——社会效益论—— 259
第四篇 财政效果的研究 259
第二节 讲求财政效果的意义 263
第三节 提高财政效果的途径 267
第十五章 财政效果的评价 271
第一节 财政资财集聚效果的表现形式和评价方法 271
第二节 财政资财支拨效果的内容和评价方法 273
第三节 财政资财支用效果的内容与形式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