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习论”的新成果——序谭荣波《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刘海涛 1
理论篇 3
第一章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3
一、“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 3
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4
第二章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7
一、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给教师带来了一场职业的革命 7
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场学习的革命 11
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对教学内容提出新的挑战 15
四、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对教学媒体提出新的挑战 19
第三章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21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8
三、多元智力理论 31
第四章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37
一、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概述 37
二、国内普遍采用的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 43
三、国外流行的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WebQuest 45
四、何克抗教授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57
五、李克东教授关于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 63
第五章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68
一、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意义 68
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 69
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 73
四、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 75
五、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8
实践篇 83
第一章 “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的建构背景 83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83
二、“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的建构是广东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85
三、“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的建构有利于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的紧密结合 86
第二章 “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的建构理念 87
第三章 “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的系统与功能 93
一、“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的系统构架 93
二、“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的栏目功能概述 93
第四章 “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的特色 101
一、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101
二、建构写作系列课程的知识体系,展示强大的专题学习功能 103
三、共建师生互动的交流平台、学习平台和科研平台获得自动生长的机制 104
四、开发灵活的学习工具,注重信息技术与写作系列课程的整合 104
五、引领中学语文新课改,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园地 105
第五章 “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的展望 107
一、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树立科学的理论指导观 108
二、加强对实验学校的课改指导与沟通 109
三、加强网站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完善网站的功能与服务 110
四、把网站建成一个全国大中院校师生发表写作作品和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园地 112
第六章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教改成果列举 113
成果实例1 角色的转型与学习的革命 114
成果实例2 微型小说·滕刚作品专题研究(教学设计流程图) 121
成果实例3 散文立意有术 122
成果实例4 论学生写作效能感的形成 125
成果实例5 基于网络环境下研究性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39
成果实例6 网络写作初探 148
成果实例7 论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168
成果实例8 微型小说沙龙·滕刚微型小说研讨会纪要 174
附录一 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在线学习认证标准》 182
附录二 “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收录的学生部分作品在刊物上发表的情况 191
附录三 “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工作人员 194
附录四 网络资源主要索引 195
附录五 文学刊物投稿资讯 198
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