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文学的主体性》--与刘再复同志商榷 1
文学主体性论纲 22
关于艺术特征的问题 52
关于艺术反映生活本质问题的思考 76
鲁迅论艺术的特点和规律--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 88
艺术的创新问题 112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 140
鲁迅对待民族文学传统的态度 146
“五四”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176
关于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继承我国古代美学及文学理论遗产的问题 191
论雪峰文学理论的历史特色和贡献--冯雪峰逝世十周年而作 218
论人性、阶级性和文学 244
坚持思想和文学领域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266
论思想和文学领域中的“异化”及抽象人性、人道主义的问题 277
关于对待西方现代派的问题 296
“再现”与“表现”的中西美学比较研究 310
关于典型化的艺术原则 331
关于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 344
题材问题浅谈 351
关于作家的审美理想 364
关于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问题--读一些短篇小说所想到的 372
也谈诗的散文化问题 383
也谈诗与“我” 390
“百家争鸣”与学风问题 397
“文,心学也” 406
说“木耳”和“牛虻” 409
四“不惟”说 411
《人到中年》的道德力量 413
讽刺艺术的杰作--《围城》读后 419
《干校六记》读后 426
一部成功的反映改革的长篇--评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432
道德的追求和历史的道德化--从《晚霞消失的进修》谈起 439
《鲁班的子孙》艺术上给人的启示 448
读《赤夜》 456
《绿化树》的启示 461
后记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