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2
一、阴阳学说 2
二、五行学说 6
第二节 藏象 10
一、五脏 10
二、六腑 15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17
一、气 20
第三节 气、血、津液 20
二、血 21
三、津液 22
四、气血津液的关系 23
第四节 经络 23
一、经络的概念 23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23
三、十二经脉 24
四、奇经八脉 26
六、经络学说的应用 27
五、经络的生理功能 27
第二章 中医发病学 28
第一节 病因 28
一、六淫 28
二、疠气 31
三、七情内伤 32
四、饮食、劳逸 32
六、痰饮、瘀血 33
五、外伤、虫兽伤 33
七、其他病因 34
第二节 发病 34
一、正、邪的概念 34
二、正气、邪气在发病学中的辩证关系 34
三、影响正气的因素 34
四、发病类型 35
第三节 病机 35
一、邪正斗争 35
二、阴阳失调 36
三、升降失常 37
四、疾病传变 38
第三章 诊法与辨证 40
第一节 四诊 40
一、望诊 40
二、闻诊 47
三、问诊 48
四、切诊 54
第二节 辨证 58
一、八纲辨证 59
二、气血津液病辨证 63
三、脏腑病辨证 65
四、外感病辨证 74
第四章 防治原则与治疗技术 79
第一节 防治原则 79
一、预防 79
二、治则 79
一、中药 81
三、康复、保健 81
第二节 方药基本知识 81
二、治法与方剂 86
第三节 临床常用药物 93
一、解表药 93
二、清热药 95
三、抗疟药 98
四、化痰、止咳、平喘药 98
五、芳香化湿药 100
七、行气药 101
六、消食药 101
八、泻下药 102
九、驱虫药 103
十、开窍药 103
十一、温里药 104
十二、平肝药 104
十三、安神药 106
十四、利水渗湿药 106
十五、祛风湿药 108
十六、止血药 109
十七、活血祛瘀药 110
十八、抗癌药 112
十九、麻醉、止痛药 113
二十、补益药 113
二十一、收涩药 116
第四节 针灸 118
一、经络腧穴 118
二十二、外用药 118
二、针法、灸法 134
第五章 临床常见病证 149
第一节 头风病 149
第二节 眩晕 152
第三节 痄腮 154
第四节 针眼 155
第五节 椒疮 157
第六节 暴风客热 159
第七节 鼻窒 161
第八节 脓耳 162
第九节 口疮 165
第十节 鹅口疮 166
第十一节 咳嗽 167
第十二节 哮病 171
第十三节 喘证 174
第十四节 肺炎喘嗽 176
第十五节 顿咳 178
第十六节 肺胀 180
第十七节 呕吐 182
第十八节 厌食症 184
第十九节 心悸 185
第二十节 胸痹 188
第二十一节 乳痈 191
第二十二节 缺乳 193
第二十三节 胃痛 195
第二十四节 鼓胀 198
第二十五节 痛经 201
第二十六节 慢性盆腔炎 205
第二十七节 淋证 207
第二十八节 前列腺炎 209
第二十九节 月经先期 210
第三十节 月经后期 213
第三十一节 月经过多 216
第三十二节 闭经 218
第三十三节 崩漏 222
第三十四节 带下病 226
第三十五节 泄泻 230
第三十六节 痢疾 233
第三十七节 痹证 235
第三十八节 中风 238
第三十九节 脱疽 242
第四十节 痈 245
第四十一节 有头疽 246
第四十二节 癣 248
第四十三节 药物性皮炎 250
第四十四节 白疕 252
第四十五节 湿疮 254
第四十六节 烧伤 256
第四十七节 水痘 258
第四十八节 黄疸 259
第四十九节 癫病 262
第五十节 狂病 264
第五十一节 痫证 265
第五十二节 不寐 268
第五十三节 软组织损伤 270
第五十四节 血证 272
第五十五节 感冒 280
第五十六节 郁证 282
第五十七节 水肿 284
第五十八节 消渴 287
第五十九节 内伤发热 289
第六十节 不孕症 291
附录一:全科医学培训(试用于三年制中专层次)中医学教学大纲 294
附录二:乡村医学全科医学培训中医学自学指导 296
编后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