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型的北京农业大学的创立 1
一、学校组织机构 1
(一)三所农学院的合并 1
目录 1
(二)组织机构 5
(三)教职工队伍 25
二、教育改革 29
(一)教学制度改革 29
(二)课程改革 38
(三)办学体制 42
(四)科学研究工作 46
(五)校办农场的改革 50
(一)参加抗美援朝运动 53
三、三大革命运动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53
(二)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57
(三)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学习运动 59
(四)在广阔的学习课堂受教育 62
四、“农大问题”的始末 68
(一)“农大问题”的爆发 68
(二)“农大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69
(三)“农大问题”的调查与处理 73
(四)新领导体制的确立与工作整顿 83
五、学校基本建设 85
(一)校舍修缮与建设 85
(一)党组织 87
六、党与群众组织 87
(二)经费 87
(二)工会 89
(三)青年团 90
(四)民主党派 91
(五)学生会 91
第二章 全面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1952—1957) 93
一、体制与机构 93
(一)领导机构的调整 93
(二)教研组的建立 95
(三)教职工队伍 95
(四)学校领导关系及其转移 100
(一)院系调整与专业设置 101
二、五年教学改革的经过 101
(二)贯彻“十六字”方针 106
(三)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07
(四)“八月会议”,推动全面学习苏联 108
(五)第二次全国高等农林教育会议 113
(六)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 115
(七)高教部对农大工作全面检查 117
(八)暑期校院长座谈会 119
(九)教改工作检查总结 122
三、主要教学环节与制度的改革 125
(一)修订教学计划 125
(二)修订教学大纲 128
(三)教材编译 130
(四)建立生产实习制度 133
(五)考试制度的改革 136
(六)完善马列主义课程 138
(七)加强体育,贯彻健康第一方针 139
(八)学制改革 143
(九)招生、分配与助学金制度 143
四、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152
(一)科学研究工作 152
(二)米丘林学说与摩尔根学说的争论 159
五、学校发展与建设 169
(一)发展规划 169
(二)建校与迁校 171
六、国际交流 189
(一)聘请苏联专家讲学 189
(二)派遣出国留学生 192
(三)接收外国留学生 196
(四)与国外农业院校建立联系 197
(五)国际友好交往 198
七、整风与反右 200
(一)整风运动的发动与鸣放 200
(二)反击右派与右派处理 203
(三)整改 207
(四)“双反”、“交心” 209
八、党与群众组织 212
(一)党组织 212
(二)民主党派 213
(三)工会 213
(五)学生会 214
(四)青年团 214
第三章 探索新的办学道路(1958—1966) 216
一、教育革命、全校下放农村锻炼 216
(一)1958年上半年教育革命的形势 216
(二)毛主席指示农大全校下放农村锻炼 219
(三)南农会议、康生讲话、十一月会议 229
(四)二月教师会议,下放工作的调整 235
(五)“反右倾”运动 240
(六)下放总结与校庆十周年 244
(七)下放结束后学校工作的规划与设想 247
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51
(一)1960—1961年下放教学 251
(二)修订和编写新教材 263
(三)贯彻执行《高教六十条》 266
(四)贯彻毛主席春节座谈会讲话精神 279
三、试行半农半读与全日制两种教育制度 283
(一)试行半农半读 283
(二)制订实行两种教育制度的全面规划 294
(三)试行半农半读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295
四、科学研究工作 300
(一)“大跃进”时期的科学研究(1958—1959) 300
(二)调整时期的科学研究(1960—1962) 309
(三)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时期(1963—1966) 318
五、筹建研究院和研究生教育 329
(一)研究院的酝酿与筹备 329
(二)研究生教育 333
(一)学校领导体制的改变与组织机构的调整 336
六、学校组织机构与领导体制 336
(二)系、专业调整 342
七、建校、建场、建站 346
(一)校舍建设 346
(二)校办农场建设 348
(三)马连洼实验站建设 351
八、党与群众组织 359
(一)党组织 359
(二)工会 361
(三)共青团 361
(四)学生会 362
(一)学校动乱的前夕 363
一、动乱——瘫痪(1966.5—1966.12) 363
第四章 “文革”罹难学校搬迁(1966—1972) 363
(二)学校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初期——批判学术权威 365
(三)揪“黑帮”、划“红黑线” 366
(四)“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368
(五)“10.21”事件,踢开党委闹革命 368
(六)组织机构瘫痪、师生大串连 372
二、夺权,成立革委会(1967.1—1968.7) 373
(一)大乱农林口,批判谭震林 373
(二)大搞派性,“上揪下扫” 376
(三)成立农大革委会 376
(四)革命委员会干的几件大事 378
三、工、军宣队进驻学校(1968.8—1969.10) 382
(一)继续清理阶级队伍和落实干部政策 383
(二)整党、恢复党团组织生活 386
(三)开展教育革命活动 387
四、战备疏散,下放劳动(1969.11—1970.8) 388
(一)下放涿县和河北武邑 388
(二)开展清查“五一六”运动 388
(三)本科生毕业分配 391
五、迁往陕北(1970.8—1972.12) 392
(一)解散农大与搬迁的酝酿 392
(二)实验站移交经过 394
(三)陕北选址与搬迁决策 396
(四)搬迁陕北 397
(五)清泉沟建校 399
(六)教育革命实践,试办工农兵班 402
(七)地方病大流行,危及师生健康 404
(八)与延安大学合并 405
(九)向中央反映实情,绝处逢生 409
第五章 涿县办学困境图存(1973—1978) 410
一、从陕西甘泉迁河北涿县办学 410
(一)国务院科教组(73)90号文件的产生 410
(二)搬迁涿县 413
(三)涿县农场的交接 417
二、涿县建校与办学 423
(一)建校规划 423
(二)组织机构 424
(三)教学与科研工作 425
(一)涿县“工宣队”进校 439
三、外来干扰与破坏 439
(二)“工宣队”再进校 446
(三)“朝阳现场会”上的斗争 450
四、重返涿县 453
(一)“工宣队”撤出 453
(二)揭批“四人帮” 456
(三)思想与组织整顿 458
(四)涿县办学条件的困扰与摆脱困境的机遇 459
五、恢复在北京原址办学——力争与决策 465
一、拨乱反正、全面恢复 473
(一)校园接收 473
(二)机构调整与体制改革 479
(三)工作、生活条件的恢复与改善 483
(四)拨乱反正,落实党的政策 488
(五)教师队伍建设 492
(六)场、站、馆的建设 494
(七)校庆活动 504
二、学校发展规划 505
(一)关于办学方向 505
(二)关于发展规模 507
(三)关于教学体制 510
三、教学工作 514
(一)教学工作的恢复与改革 514
(二)研究生教育 532
(三)管理干部培训与继续教育 549
(四)思想政治教育 553
(五)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 558
四、科学研究工作 560
(一)科研工作的恢复(1979—1980) 560
(二)“六五”计划期间的科研工作(1981—1985) 565
(三)科研工作全面规划 574
(四)科技推广、开发与扶贫 579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582
(一)校际合作与交流 583
(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585
(三)接受国际援助和贷款 590
(四)主持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 591
(五)派出留学人员 594
(六)外事机构与规章制度 594
(一)党组织 595
六、党与群众组织 595
(二)民主党派 603
(三)工会及教代会 605
(四)共青团 605
(五)学生会、研究生会 606
附录一:学校历届党政负责人名单 609
附录二:硕士、博士点与博士生导师名单 613
附录三:历届全国、市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名单 614
附录四: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名单 617
附录五:历届毕业生人数 618
附录六:科研成果获奖一览表 620
编后记 642
第六章 迁回北京原址办学——恢复、改革、发展(1979—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