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 1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7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7
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7
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 10
三、社会心理学同相邻学科的关系 11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3
一、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 13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设计 16
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22
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29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29
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0
三、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34
第二章 印象与归因 37
第一节 印象形成 37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37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 38
三、概化印象的形成 42
第二节 印象的定向作用与准确性 46
一、印象的定向作用 46
二、影响印象形成及印象准确性的因素 49
一、印象控制的概念 52
第三节 印象控制与自我表现策略 52
二、自觉的印象控制--自我表现策略 54
第四节 归因 59
一、什么是归因与归因理论 59
二、归因原则 62
三、影响归因的因素 66
第三章 态度及其测量 71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71
一、什么是态度 71
二、态度的特点 75
三、态度的维度 76
四、态度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78
第二节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80
一、拉皮埃尔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挑战 80
二、态度与行为确实一致的证明 82
三、有关态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84
四、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87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 90
一、学习经验与态度的形成 90
二、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 92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94
一、瑟斯通量表 98
第四节 态度的测量 98
二、李凯特量表 99
三、语义差异量表 100
四、投射测验 101
第四章 态度的改变 103
第一节 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103
一、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103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 105
三、平衡理论 107
第二节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109
一、态度改变情境模型 109
二、态度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 110
三、传达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16
四、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18
五、沟通背景方面的影响因素 120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方法 122
一、沟通影响规律的利用 122
二、参照群体引导 125
三、通过改变行为实现态度改变 126
四、角色扮演与改变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 130
五、自我防御回避原则与渐近策略 132
一、沟通的概念 140
第一节 沟通的意义与结构 140
第五章 沟通 140
二、沟通的意义 143
三、沟通的结构 150
四、沟通的背景 154
第二节 沟通的特点与类型 158
一、沟通的特点 158
二、沟通的类型 161
第三节 身体语言沟通 169
一、身体语言的特点 169
二、目光与表情 173
三、身体运动与接触 179
四、姿势与装饰 182
第四节 人际空间与沟通 187
一、人际空间需要 187
二、人际距离与沟通 188
三、个人空间位置与沟通 191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吸引 195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概念 195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195
二、交往的意义 198
三、交往需要的有限性 201
一、印刻 205
第二节 人际交往需要的形成 205
二、本能 207
三、条件作用 209
四、不同交往需要形成途径的协同 211
第三节 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 212
一、自我价值肯定需要 212
二、安全感确立需要 216
三、自我的超越 218
第四节 人际吸引的条件 221
一、熟悉 222
二、个人特征 224
三、相似与互补 230
四、爱情 233
第七章 人际关系的发展与策略 236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状态与倾向 236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236
二、人际关系的倾向 238
三、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 241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243
一、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 243
二、人际关系的破裂 245
三、人际关系的深度 249
一、交互原则 251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251
二、功利原则 254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256
四、情境控制原则 263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具体策略 265
一、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265
二、友人间的沟通方式 269
三、维持友情的方法 271
第八章 人际关系的测量与改善 275
第一节 社交测量法 275
一、社交测量法的原理 275
二、社交测量法的步骤 276
三、不同结果处理方法 281
第二节 人际关系状况的自我诊断 287
一、人际交往类型测验 287
二、人际关系建立能力测验 289
三、人际关系维持能力测验 290
四、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 294
第三节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296
一、沟通能力自我提高的途径 296
二、身体语言沟通的改善 302
三、综合性人际关系改善的心理学技术 308
一、什么是侵犯 313
第九章 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313
第一节 侵犯的原因 313
二、侵犯的本能论 316
三、挫折-侵犯理论 318
四、侵犯的社会学习观点 321
第二节 侵犯的控制 325
一、侵犯的可能性 325
二、影响侵犯的因素 326
三、侵犯行为的控制 330
四、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 334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339
第三节 亲社会行为及有关理论 339
二、亲社会行为的社会生物学理解 340
三、社会交换论的解释 340
四、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范论 341
第四节 亲社会行为的过程 342
一、援助与旁观悖论 342
二、责任分散 344
三、社会作用力理论 346
四、助人的决策过程 350
第五节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 352
一、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外部条件 352
二、助人者个人特征的作用 355
三、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 362
第十章 社会影响 368
第一节 从众 368
一、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 368
二、从众的类型 373
三、从众的原因 374
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378
第二节 服从 385
一、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 385
二、服从的原因 389
三、影响服从的因素 392
第三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396
一、什么是社会助长 396
二、性别助长 397
三、脑力激励法 399
四、社会助长作用的机制 401
五、社会惰化 402
第四节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405
一、群体极化 405
二、群体思维 408
主要参考书目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