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1章 电路模型和基本规律 1
1.1 电路模型和集中参数假设 1
1.1.1 电路模型 1
1.1.2 集中参数假设 2
1.2 电路的基本变量和关联参考方向 3
1.2.1 电流 3
1.2.2 电压 4
1.2.3 关联参考方向 5
1.3 电功率 6
1.4 基尔霍夫定律 8
1.4.1 电路中的几个常用名词 8
1.4.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9
1.4.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1
习题 12
第2章 电路元件 15
2.1 理想二端电路元件的分类 15
2.2 理想二端电路元件 16
2.2.1 二端电阻元件 16
2.2.2 二端电感元件 23
2.2.3 二端电容元件 27
2.3 独立电源 31
2.3.1 独立电源 31
2.3.2 实际电源 34
2.4 基本信号 36
2.4.1 复指数信号 36
2.4.2 阶跃函数 36
2.4.3 冲激函数 38
2.5 多端元件 39
2.5.1 受控电源 39
2.5.2 回转器 42
2.5.3 理想变压器 43
2.5.4 耦合电感 46
2.6 运算放大器 49
2.6.1 运算放大器简介 49
2.6.2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 49
2.6.3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简单应用 50
习题 53
第3章 电阻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 61
3.1 支路电流法 61
3.2 节点电压分析法 63
3.3 网孔电流分析法 73
习题 79
第4章 电路定理 86
4.1 线性电路和叠加定理 86
4.2 替代定理 91
4.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94
4.3.1 戴维南定理 94
4.3.2 诺顿定理 95
4.3.3 定理应用分析 96
4.4 互易定理 104
4.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07
习题 110
第5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14
5.1 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 114
5.2 常系数微分方程经典解法 118
5.3 一阶RC电路的响应 119
5.3.1 一阶RC电路的电路方程 119
5.3.2 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20
5.3.3 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22
5.4 一阶RL电路的响应 124
5.4.1 -阶RL电路的电路方程 124
5.4.2 一阶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25
5.4.3 一阶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26
5.5 一阶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128
5.6 简单二阶动态电路 134
5.6.1 RLC串联电路方程的建立 134
5.6.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5
5.6.3 RLC串联电路对阶跃函数的零状态响应 138
5.6.4 一般二阶电路分析 141
习题 144
第6章 正弦稳态分析 151
6.1 正弦稳态分析基础 151
6.1.1 正弦量及其三要素 151
6.1.2 复数基础知识简介 155
6.1.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59
6.2 阻抗、导纳和相量模型 162
6.2.1 三种基本元件(R、L和C)的VCR的相量形式 162
6.2.2 阻抗和导纳 166
6.3 正弦稳态混联电路的分析 171
6.3.1 节点电压分析法 171
6.3.2 网孔电流分析法 174
6.3.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应用 175
6.3.4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图求解法 176
6.4 含有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的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78
6.4.1 耦合电感VCR的相量形式 178
6.4.2 耦合电感的等效电路 178
6.4.3 含有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的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 181
6.5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182
6.5.1 二端网络的瞬时功率 182
6.5.2 二端网络的平均功率 183
6.5.3 二端网络的无功功率 184
6.5.4 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和视在功率 186
6.5.5 二端网络的复功率 187
6.5.6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二端网络的最大功率传输 189
6.6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的分析 191
6.6.1 电路与电子技术中常见的非正弦周期性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的表示 192
6.6.2 非正弦周期性信号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194
6.6.3 非正弦周期性信号激励下的电路的稳态响应 195
习题 197
第7章 三相电路 206
7.1 三相交流电路 206
7.1.1 对称三相电源 206
7.1.2 三相电源的连接法 208
7.1.3 三相电路 210
7.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10
7.2.1 Y0-Y0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 210
7.2.2 Y-△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 212
7.3 不对称三相电路 214
7.4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 218
7.4.1 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功率因数 218
7.4.2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功率因数 219
7.4.3 三相功率的测量 220
习题 222
第8章 电路复频域分析法与网络函数 226
8.1 拉普拉斯变换 226
8.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227
8.3 拉普拉斯反变换 230
8.4 运算电路 233
8.4.1 基尔霍夫定律的运算表达式 233
8.4.2 理想电路元件VCR的运算表达式及运算模型 233
8.4.3 运算分析方法 234
8.5 网络函数 237
8.6 电路的频率响应 240
8.6.1 正弦稳态的网络函数 241
8.6.2 网络函数的频率特性 241
8.6.3 RC电路的频率特性 241
8.7 谐振电路的频率响应 246
8.7.1 RLC串联谐振电路 246
8.7.2 RLC并联谐振电路 249
习题 251
第9章 双口网络 255
9.1 双口网络的参数 255
9.1.1 双口网络的导纳矩阵与Y参数 256
9.1.2 双口网络的阻抗矩阵与Z参数 258
9.1.3 双口网络的混合矩阵与混合参数 260
9.1.4 双口网络的传输矩阵与传输参数 262
9.1.5 双口网络的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266
9.2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269
9.2.1 Z参数等效电路 270
9.2.2 Y参数等效电路 270
9.2.3 H参数等效电路 271
9.3 双口网络的连接 273
9.3.1 双口网络的级联 273
9.3.2 双口网络的串联 275
9.3.3 双口网络的并联 276
9.3.4 双口网络的混联 278
9.4 负阻抗变换器 279
习题 280
第10章 图论 286
10.1 图论的基本定理 286
10.2 回路分析 288
10.2.1 回路分析的两个基本规律 288
10.2.2 线性时不变网络的回路分析 291
10.2.3 回路阻抗矩阵的性质 293
10.3 割集分析 294
10.3.1 割集分析的两个基本规律 294
10.3.2 线性时不变网络的割集分析 296
10.3.3 割集导纳矩阵的性质 296
10.4 B和Q之间的关系 297
10.5 支路电压、电流关系的矩阵形式 298
10.5.1 用支路阻抗矩阵表示的支路电压、电流关系的矩阵形式 298
10.5.2 用支路导纳矩阵表示的支路电流、电压关系的矩阵形式 301
习题 304
第11章 滤波器设计 308
11.1 滤波器的设计基础 308
11.1.1 分贝 308
11.1.2 滤波器的定义与分类 309
11.1.3 频率和阻抗的归一化 311
11.2 有源滤波器 312
11.2.1 巴特沃思逼近的概念 312
11.2.2 有源二阶电路频率特性 315
11.3 滤波器的快速设计方法 317
习题 323
第12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326
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简介 326
12.2 Multisim 2001仿真软件基础 327
12.2.1 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的简介 328
12.2.2 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的电路应用实例 330
12.3 Multisim 2001仿真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应用 333
12.4 Multisim 2001仿真软件在电路中的高级应用 342
12.4.1 直流工作点的分析 342
12.4.2 瞬态分析 343
12.4.3 交流分析 345
12.4.4 扫描分析 347
习题 356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359
参考文献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