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王元化 1
前言&冈村繁 2
陶渊明新论 3
序章 受人仰慕的隐逸诗人 3
第一节 陶渊明偶像 3
一 《五柳先生传》 3
二 《桃花源记》 6
三 《归去来兮辞》 8
四 采菊东篱下 11
第二节 陶渊明偶像的形成与发展 13
一 陶渊明偶像的形成 13
二 梁朝的文学风潮和陶渊明偶像 21
三 唐宋以后陶渊明偶像的发展 26
四 近代陶渊明研究的动向 31
第一章 世俗与超俗 35
第一节 归返故乡田园时的悲与喜 35
第二节 对「拙」的生活态度的自负与自嘲 37
第三节 在贫穷与富裕之间的惶惑 39
第四节 清廉与卑屈 41
第五节 对生死的达观与执迷 45
第六节 对身后名的淡泊与热衷及其他 49
第二章 东西宦游 53
第一节 初次任官 53
第二节 北府的参军 56
第三节 憩息于通衢 61
第四节 背信的辩解 63
第五节 西府的幕僚 67
第六节 在故乡附近任官 73
第三章 不如归去 76
第一节 不为五斗米折腰 76
第二节 妹妹之丧 77
第三节 乡里小人 79
第四节 归隐的潜在原因 83
第四章 隐逸的生活 90
第一节 移居南村 90
第二节 怨诗·楚调 95
第三节 饥饿与清贫 98
第四节 依赖权势者的庇护 101
第五章 「真」与「固穷之节」 106
第一节 「真」 106
第二节 「固穷之节」 109
第三节 身后名 113
第四节 世俗「猛志」的变形 116
第六章 人与文学 118
第一节 人生的挫折 118
第二节 逞强的姿态 120
第三节 孤独与寂寞 121
第四节 小心 122
第五节 剧烈的情感起落 125
第六节 人与文学 126
陶渊明年表 129
著者后记 137
李白新论——游侠与道教、神仙 141
绪言 141
第一章 出生及青少年时代 148
第一节 家系及其出生 148
第二节 蜀中时代的生活 158
第三节 蜀中时代的诗文 165
第二章 游历襄汉、江淮和滞留安陆 171
第一节 辞亲远游——神仙之道与「四方之志」 171
第二节 与襄阳孟浩然邂逅 176
第三节 孟浩然的阅历与诗风 180
第四节 李白在襄阳、安陆的生活及其挫折 186
第三章 东鲁时期的诗文 196
第一节 从安陆移居东鲁 196
第二节 仕宦意欲及「竹溪六逸」 201
第三节 从东鲁到会稽 210
第四章 长安宫廷时代 217
第一节 长安出仕之原委 217
第二节 初入长安宫廷 225
第三节 荣光闪耀的宫廷时期 232
第五章 在长安宫廷的失落 240
第一节 长安宫廷时期的诗文 240
第二节 在长安宫廷中的苦恼 247
第三节 诀别长安宫廷 256
第六章 游历全国 262
第一节 河北、山西之旅——游历的双重意图 262
第二节 陕西之旅及诗作 270
第三节 在洛阳——由向往政治转而向往神仙 275
第四节 寓居梁、宋时期的诗歌 281
一 对谢安东山再起的憧憬 281
二 梁宋时期的歌行作品——与杜甫、高适的邂逅 288
第五节 再访齐鲁 292
一 对齐鲁的冷淡 292
二 李白与杜甫对李邕的态度 302
第七章 再访江南时期 307
第一节 从淮南到江南 307
第二节 在金陵制作的诗歌 311
一 李白当时的财力以及他对安禄山之乱的忧虑 311
二 执著仕宦与耽溺酒宴 323
三 月与酒——孤独与慰藉 327
四 向友人魏颢讬付编纂诗文集 332
第三节 秋浦、寻阳时期的诗歌 335
第八章 加入永王璘幕下 342
第一节 加入前的两重心境 342
第二节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的抱负 349
第三节 永王败灭与李白逃亡 355
第九章 寻阳之狱 366
第一节 狱中求救与对老妻的感激 366
第二节 出狱原委 374
第十章 流谪夜郎 381
第一节 自寻阳西溯长江 381
第二节 流谪途中的诗歌 387
第三节 关于《留别贾舍人至》二诗的真伪 393
第四节 在三峡时的诗歌与心情 404
第五节 流谪赦免与归途中的诗 413
第十一章 一生的终结 420
译后记 428
《冈村繁全集》出版后记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