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标权保护的正当性 1
第一节 有关商标权保护的争论 1
第二节 商标权保护的法哲学依据 20
一 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 20
二 卢梭和康德的社会公意论 28
三 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论 34
四 小结 39
第三节 商标权保护的现实意义 40
一 保护消费者利益 41
二 保护商标权人的利益 44
第二章 商标侵权中的主观过错 46
第一节 过错在商标侵权行为构成中的地位 46
第二节 商标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54
第三章 混淆 61
第一节 混淆的主体、对象和时间 61
一 混淆的主体 61
二 混淆的对象 69
三 混淆的时间 73
第二节 商标近似 75
一 商标的显著部分 77
二 商标的音、形、义 85
三 商标的实际使用方式与背景 90
四 商标近似与混淆认定的关系 92
第三节 商品类似 95
第四节 影响混淆认定的其他因素 106
一 在先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106
二 商标的使用时间 110
第五节 联想与混淆的关系 111
第四章 淡化 115
第一节 商标淡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115
一 淡化概念的界定 115
二 反淡化法的产生与发展 118
三 淡化理论的正当性 138
第二节 反淡化法的保护对象 142
一 保护对象的范围 142
二 驰名商标及其认定 148
三 商标的驰名程度 153
四 商标的显著性程度和近似的判断 162
第三节 商标淡化行为 169
一 淡化行为发生的领域 169
二 淡化的行为类型 173
三 淡化行为的构成 179
第四节 中国的反淡化立法 204
一 中国在商标淡化领域的立法与司法现状 204
二 立法思路 209
三 建议条文 215
第五章 平行进口与商标侵权 218
第一节 平行进口的基本理论问题 218
一 平行进口的典型形式及特点 218
二 平行进口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221
第二节 欧美有关平行进口的立法与实践 224
一 欧盟的立法与实践 224
二 美国的立法与实践 229
第三节 中国的选择 234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侵权 243
第一节 与域名有关的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 243
第二节 与链接有关的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 249
第三节 与元标记有关的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 250
第四节 网络交易中的商标侵权 252
第七章 商标侵权抗辩 260
第一节 商标权无效 260
一 原告的商标缺乏显著性 260
二 原告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268
三 原告的商标本身具有功能性 281
第二节 合理使用 290
一 描述性使用 291
二 指示性使用 296
三 比较性使用 297
四 非商业性使用 301
结语 302
主要参考书目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