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0473145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清晰、深入浅出,有很好的启示性和学术价值。

导论 1

一 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期 1

二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道路 6

三 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1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的经济改革与恢复(1949—1952年) 1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 13

一 经济水平比较低 13

二 经济发展不平衡 15

三 新中国成立前的基本经济制度 16

四 对外经济关系 1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经济改革 17

一 解放区的经济体制影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纲领的确立 18

二 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治基础 21

三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确立 23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 35

一 农业与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5

二 财政金融状况的根本好转 39

三 内外贸易的恢复与发展 43

四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7

思考题 49

第二章 工业化的起步与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7年) 51

第一节 工业化的思路和现实条件 51

一 中共中央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争论 52

二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及原因 53

第二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一五”计划的制订 57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57

二 “一五”计划的编制及其内容 61

第三节 “一五”计划实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65

一 工业化快速推进中的问题与矛盾 65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 67

第四节 “一五”计划的完成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76

一 “一五”计划的实施与分析 76

二 计划体制的形成 81

三 中共八大前后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设想 83

思考题 87

第三章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1958—1965年) 89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大跃进” 89

一 急躁冒进建设方针的形成 90

二 “大跃进”时期的经济体制变动 92

三 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和经济跃进 95

四 庐山会议与“再跃进” 98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 100

一 调整决策的出台 100

二 调整战略的措施 103

三 调整的结果 107

第三节 继续调整和激励机制的变化 108

一 继续调整 109

二 体制改革尝试 110

三 激励机制发生变化 114

四 调整时期的国民经济 119

思考题 121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 123

第一节 政治动荡与经济波动 123

一 “文化大革命”爆发与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123

二 “三五”计划的完成与经济调整 126

三 1975年的整顿与“批邓”带来的经济混乱 129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与体制变革的扭曲 133

一 以备战为目标的“三线建设” 133

二 以“权力下放”为目标的经济体制变革 136

三 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为目的的“上山下乡”运动 138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挫折与发展 142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挫折与问题 142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 146

思考题 151

第五章 拨乱反正与经济改革的起步(1976—1984年) 153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拨乱反正与大干快上 154

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初步拨乱反正 154

二 经济领域拨乱反正的深入 156

三 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大干快上 158

第二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162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转折 162

二 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的初步改革 164

三 农村改革的率先成功 165

四 对外开放的起步 167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六五”计划的完成 170

一 国民经济的调整 171

二 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绩效分析 174

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与“六五”计划的完成 175

思考题 178

第六章 改革开放的推进与经济增长的波动(1984—1992年) 180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180

一 第一个体制改革纲领的提出 181

二 改革思路的进一步深化 182

三 加快改革开放的重大步骤 183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的变化 195

一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新格局 195

二 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199

三 区域经济发展与“两个大局”思想的提出 202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治理整顿 204

一 “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204

二 改革开放中问题的产生与经济波动 206

三 价格改革与闯关 207

四 对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 210

五 治理整顿期间的继续改革 212

思考题 215

第七章 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全面高涨(1992—1997年) 217

第一节 中共十四大经济改革目标的确定 217

一 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18

二 邓小平南方谈话及中共十四大改革目标的确定 220

三 “八五”计划的修订 223

第二节 经济建设的全面高涨 225

一 1993年的经济过热和治理 225

二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立 228

三 经济建设的全面高涨 233

第三节 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236

一 “八五”计划的完成和“九五”计划制定 236

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软着陆” 242

三 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244

思考题 251

第八章 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积极的经济政策(1997—2002年) 253

第一节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253

一 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253

二 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256

第二节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 259

一 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指导思想 259

二 “扩大内需”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经济政策 261

三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264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经济进一步发展 267

一 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有企业的发展 267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272

三 进一步融入世界 276

四 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继续取得进步 278

思考题 286

第九章 新条件下的改革开放与发展(2002——2007年) 288

第一节 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思想 288

一 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288

二 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思想 292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政策的变化 297

一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 297

二 经济政策的变化 302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309

一 经济发展成就及变化 309

二 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317

思考题 328

第十章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 330

第一节 香港的顺利回归和新发展 330

一 回归前的经济发展和制度 331

二 回归过程和制度安排 334

三 回归10年来的经济发展 337

四 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关系 339

第二节 澳门的顺利回归和新发展 341

一 回归前的经济发展和制度 341

二 回归过程和制度安排 344

三 回归8年来的经济发展 347

四 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关系 349

第三节 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两岸的经济往来 351

一 台湾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351

二 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经济政策 356

三 改革开放以来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 358

思考题 362

后记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