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攻关篇 3
大运量重载轨道的钢轨疲劳破损(一九八三年十月) 3
无缝线路胀轨与防胀工作(一九八四年三月) 15
铁路液压起道机(一九八四年五月) 23
轨道接头状态的改善与控制(一九八四年九月) 41
钢轨电弧焊补技术条件(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56
列车脱轨第一落轨点调查与判断及对脱轨事故调查与预防的几点建议(一九九一年四月) 59
电动道岔结合部病害的联合整治与预防(一九九三年一月) 64
60AT-12单开道岔辙叉直股护轨的局部改造(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72
用荷载增量法求解无缝线路的稳定性(一九九七年三月) 76
重载快速区段直线钢轨交替不均匀侧磨及其防治对策(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80
优化曲线几何状态控制钢轨不均匀侧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96
繁忙干线大型养路机械夜间无缝线路维修作业研究(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102
大型养路机械低温维修无缝线路对轨道的影响(二○○○年八月) 126
提速道岔可动心轨与翼轨胶结抗剪式温度力传递结构(二○○一年十月) 132
小波变换及其在轨道检测中的应用(二○○二年五月) 135
提高新型轨检车检测能力和优化工作性能(二○○二年十二月) 142
大型养路机械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提高线路允许速度的现场测试与分析(二○○三年五月) 149
提高提速改线段线路开通允许速度的技术对策(二○○三年十月) 159
新建合肥—南京铁路试验段改良膨胀土路基沉降分析(二○○五年十二月) 168
改良膨胀土新线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二○○六年三月) 175
既有线提速至200km/h的轨道养修对策(二○○七年三月) 186
提速线路正线道岔群与相邻曲线连接不平顺的整治与预防(二○○七年八月) 196
改革实践篇 209
根据轨道变化规律探索状态维修途径(一九八一年七月) 209
轨道几何状态的质量控制——介绍“状态修”原则在线路养护工作中的应用(一九八四年十一月) 220
轨道“状态修”探索与实践(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227
轨道“状态修”实践——养路工作的十年改革(一九八九年十月) 240
沪宁线工务一体化改革对策与初步实践(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248
工务线路设备等级管理探索与实践(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255
繁忙干线大型养路机械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作业研究(二○○一年十一月) 263
观念和技术的重大突破——上海局沪宁线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纪实(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282
重载快速线路修程修制改革探索与实践(二○○二年十二月) 286
管理探索篇 305
从限制型到适应型——日本铁路改造与管理掠影(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305
养路工区“一、四、三”管理工作标准化体系(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308
加快“三化”步伐,适应重载快速——关于强化工务安全基础建设的思考(一九九六年五月) 314
奥地利、德国、意大利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使用与管理(一九九七年四月) 319
加强维修成本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一九九八年一月) 324
加强基础建设,培育跨世纪人才——介绍上海铁路局工务处注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331
建设以“五控”“两适应”为基本特征的工务自控型班组(一九九九年十月) 339
深化管理,务实创新,实现工务工作跨世纪新发展(二○○○年一月) 345
把握头等大事,学会实际本领——与铁道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讨论如何迈出踏上社会的第一步(二○○○年六月) 351
铁路大修综合施工管理(二○○一年六月) 358
内实为本,创新发展,创建沪宁安全优质文明达标线(二○○二年十一月) 366
中国铁路的“路”有了“沪宁品牌”(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376
沪宁铁路运输系统功能优化管理(二○○三年十月) 382
践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工务工作由限制型向适应型的根本转变(二○○四年十月)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