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史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3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嘉锡,路甬祥主编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7517037
  • 页数:129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数学史纲 3

第一章 数学知识的早期积累 3

第一节 数字与记数法 3

第二节 算术 6

第三节 数的概念的扩展 10

第四节 图形知识 12

第五节 《墨经》中有关数学的定义(早期数学逻辑形式) 15

第六节 早期的数学教育 16

第二章 系统数学理论的奠定 18

第一节 算书的出现和理论的建设 18

第二节 理论体系的典范《九章算术》 19

第三章 数学理论的充实 34

第一节 赵爽与刘徽 34

第二节 祖冲之与祖暅 47

第三节 数学教育与算经十书 49

第四节 天文、历法中的数学成就 54

第五节 中印数学间的影响 56

第四章 数学理论的发展 58

第一节 宋元数学概况 58

第二节 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增乘开方术与正负开方术 60

第三节 列方程解应用题——天元术和四元术 66

第四节 高阶等差数列——垛积术和招差术 71

第五节 同余式理论——大衍求一术 76

第六节 其他成就 77

第五章 传统数学的沉寂和复苏 81

第一节 传统数学的沉寂 81

第二节 珠算等实用数学的发展 82

第三节 西方数学的传入 85

第四节 中西会通 87

第五节 传统数学的理论和研究 91

第六章 近代数学的确立 94

第一节 西方数学著作的再翻译 94

第二节 中国学者对近代数学的研究 99

第三节 近代数学教育 106

中国古代数学史大事年表 110

主要参考文献 113

第二编 物理学史纲 117

第一章 绪言 117

第一节 物理知识的萌发 117

第二节 中国物理学史料的来源 118

第三节 物理学史中的重要古籍和人物 120

第二章 物性 128

第一节 物质观念 128

第二节 朴素的元素论思想 131

第三节 物质守恒思想 132

第四节 物质结构 133

第三章 热学 136

第一节 热的获得与对热的认识 136

第二节 测温与测湿 137

第三节 热的传播、保温瓶 139

第四节 热膨胀与热应力 140

第五节 物态变化 141

第六节 热功 142

第四章 中国古代计量的发展 146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时间的量度 146

第二节 中国古代度量衡的发展 148

第五章 力学 152

第一节 时间、空间、运动 152

第二节 惯性、力、重量与比重 155

第三节 机械 158

第四节 流体力学知识 162

第五节 材料力学知识 166

第六章 声学 168

第一节 乐器的制作与使用 168

第二节 乐律学 173

第三节 声本性的论述与应用 179

第七章 电磁学 186

第一节 磁现象与电现象 186

第二节 大气中的电磁现象 187

第三节 对磁性的进一步认识 190

第四节 人造磁体的出现 191

第八章 光学 194

第一节 光源 194

第二节 影与影戏 196

第三节 成像论 199

第四节 大气光象 208

第五节 光学仪器 212

第九章 明末清初西方物理学传入中国 216

第一节 西学东渐 216

第二节 传入的物理学知识 217

第三节 西学东渐的影响 220

第四节 力学机械和光学仪器 222

第五节 光学理论 224

附录 历代度量衡比较表 230

1.长度、面积的比较 230

2.重量(质量)的比较 231

3.容量(体积)的比较 231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大事年表 232

主要参考文献 234

第三编 化学史纲 239

第一章 实用化学的起源与古代物质观 239

第一节 对火的认识和利用 239

第二节 关于物质变化的理论 240

第三节 关于物质构成的思想 245

第二章 陶瓷工艺及其发展 247

第一节 制陶技术的发展和原始青釉瓷器的出现 247

第二节 铅釉的出现和成熟的青瓷 250

第三节 青瓷和白瓷的发展 253

第四节 争新斗艳的宋代瓷业 256

第五节 陶瓷工艺的鼎盛时期 259

第三章 铜及其合金 264

第一节 青铜时代 264

第二节 青铜冶炼技术与“六齐”规律 267

第三节 水法炼铜 269

第四节 黄铜和白铜 272

第四章 铁及其合金 280

第一节 炼铁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280

第二节 炼钢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286

第五章 其他有色金属的认识和利用 293

第一节 铅、锡和锑 293

第二节 锌 295

第三节 金和银 299

第四节 汞 307

第六章 造纸术的发明和发展 313

第一节 造纸术的发明 313

第二节 蔡伦与造纸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316

第三节 造纸技术的演进 318

第四节 造纸术向东西方的传播 323

第七章 酿酒工艺的演变和发展 325

第一节 酿酒溯源 325

第二节 曲蘖的发明和发展 328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酿酒工艺 332

第四节 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酒 334

第八章 染料、颜料、香料及漆 341

第一节 染料和颜料 341

第二节 香料 346

第三节 漆 349

第九章 中国金丹术的起源和发展 352

第一节 金丹术的起源和汉代金丹术 35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丹术 355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金丹术 357

第四节 五代和宋元时期的金丹术 361

第五节 明代的金丹术 364

第六节 清代的金丹术 368

第十章 化学的原始形态——金丹术 373

第一节 金丹术的理论 373

第二节 炼丹术的设备和方法 378

第三节 炼丹术的成就 382

第十一章 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发展 392

第一节 黑火药的发明 392

第二节 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 396

第三节 火药、火药武器的传播和交流 402

第十二章 近代化学的传入 406

第一节 化学书籍的翻译与化学知识的传播 408

第二节 化学教育的发展 414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中的重要古籍 420

第一节 《考工记》 420

第二节 从《神农本草经》到《证类本草》 422

第三节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 424

第四节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425

第五节 葛洪的《抱朴子》 427

第六节 《武经总要》 428

第七节 朱肱的《北山酒经》 430

第八节 窦革的《酒谱》 431

第九节 《道藏》 433

第十节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434

第十一节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436

第十二节 茅元仪的《武备志》 438

第十三节 唐英的《陶冶图说》 440

第十四节 朱琰的《陶说》 441

中国古代化学史大事年表 443

主要参考文献 448

第四编 天文学史纲 453

第一章 引论 453

第一节 中西古代天文学之比较 453

第二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 454

第三节 古代天文学的主要成就及其衰落 456

第二章 天文学史的主要文献史料 461

第一节 甲骨文、金文和《诗经》 461

第二节 《周易》、《尚书》和《周礼》 462

第三节 《夏小正》、《月令》、《十二纪》、《时则训》和《时训解》 463

第四节 先秦诸子 465

第五节 二十四史中天文律历诸志 466

第六节 《周髀算经》和《灵宪》 469

第七节 《乙巳占》、《开元占经》和《观象玩占》 471

第八节 《甘石星经》、《步天歌》、《灵台秘苑》和《景祐乾象新书》 472

第九节 《浑天仪图注》和《新仪象法要》 473

第十节 《畴人传》、出土文物和其他 475

第三章 天文仪器 477

第一节 表和圭 477

第二节 漏和刻 479

第三节 浑仪 483

第四节 简仪和仰仪 487

第五节 浑象 488

第六节 西域仪象 490

第七节 晷仪、复矩、正方案、牵星板 491

第四章 古历解读 496

第一节 中国古历沿革和分期 496

第二节 古历计算原理和方法概述 501

第三节 日躔 502

第四节 月离 505

第五节 交食推步 508

第六节 晷漏和中星 510

第七节 行星位置计算 512

第八节 少数民族历法 515

第五章 天地的结构和形状 518

第一节 盖天—天在上,地在下,天盖地 518

第二节 浑天—天在外,地在内,天包地 520

第三节 宣夜—日月众星,无所根系 522

第四节 地体形状 522

第五节 宇宙无限和天地成亡 526

第六章 恒星 528

第一节 星名琐谈 528

第二节 三垣二十八宿 529

第三节 甘石巫三家星 531

第四节 星图 532

第五节 星表 539

第七章 古代天象记录的应用研究 541

第一节 应用历史天文学简介 541

第二节 古代天象记录的寻求 542

第三节 古日食与地球自转问题 544

第四节 彗流陨记录的研究 547

第五节 太阳黑子和极光史料的意义 552

第六节 行星现象和太阳变化 554

第七节 古代客星与现代遗迹 558

第八节 古记录中的恒星光色变化 560

第八章 古代天文学对外域的影响 564

第一节 中国古典天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 564

第二节 日本古代天文学的中国背景 566

第三节 朝鲜古代天文学的特点 569

第四节 东南亚一带的汉历 571

第五节 中印交流 572

第六节 阿拉伯民族与中国 573

第七节 中国古典天文学进入欧洲 574

第八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天文学的研究 574

第九章 中西天文学合流 576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天文学形势 576

第二节 《崇祯历书》和第谷体系 577

第三节 北京古观象台及《灵台仪象志》 579

第四节 《仪象考成》、《历象考成》和地心椭圆面积定律 582

第五节 《谈天》标志着转折 583

第六节 《谈天》的内容 585

第七节 近代天文事业的基础 586

第十章 古代天文学家 588

刘歆(?—23年) 588

贾逵(30—101年) 589

张衡(78—139年) 589

何承天(370—447年) 590

祖冲之(429—500年) 591

张子信 592

刘焯(542—608年) 593

李淳风(602—670年) 593

瞿昙家族 594

一行(683—727年) 595

苏颂(1020—1101年) 595

沈括(1031—1095年) 596

耶律楚材(1190—1244年) 597

扎马鲁丁 59

郭守敬(1231—1316年) 598

贝琳(?—1490年) 599

徐光启(1562—1633年) 599

梅文鼎(1633—1721年) 600

明安图(约1692—约1765年) 601

李善兰(1811—1882年) 601

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大事年表 603

主要参考文献 614

第五编 地理学史纲 619

第一章 中国地理学史的一些理论问题 619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地理学史 619

第二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地理学史 620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是一个基本独立的体系 621

第四节 中国地理学史研究的内容 621

第五节 地理学史的继承与创新 622

第二章 中国古代地理学思想简论 625

第一节 “阴阳变易、生生不息”的地理思想 626

第二节 大地活体、经络、穴位、循环说 628

第三节 生气与藏风、得水说 632

第四节 “天人合一”的地理思想 634

第五节 “五行生克”的地理思想 639

第六节 追求人地关系的和谐 641

第三章 上古地理知识的起源与发展 645

第一节 石器时代地理知识的萌芽 645

第二节 夏、商时期的地理知识 649

第三节 周代的地理知识 654

第四章 部门地理知识 659

第一节 《诗经》中的地理知识 659

第二节 区划地理的萌芽——《禹贡》 662

第三节 神话与传说的地理著作——《山海经》 668

第四节 因势利导、一匡天下的《管子》地理知识 674

第五节 以水系为地理坐标——郦道元的《水经注》 677

第六节 樊绰《蛮书》的地理成就 680

第五章 测量和地图学的发展 685

第一节 先秦测量和地图的记载 685

第二节 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墓地图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稀世地图 685

第三节 裴秀制图的理论和实践 688

第四节 僧一行的子午线测量和贾耽的《海内华夷图》 690

第五节 沈括及其对地理学的贡献 692

第六节 宋元舆图 695

第七节 近代制图学的传入 701

第六章 野外考察与地理视野扩展 704

第一节 周览四海名山大川的司马迁 705

第二节 张骞、班超通西域 714

第三节 法显和《佛国记》 718

第四节 玄奘和《大唐西域记》 722

第五节 《宋人行记》在地理学上的贡献 725

第六节 元代陆路的长途旅行家 727

第七节 杨慎的旅行及其地理学贡献 732

第八节 汉代南海交通与南海地理知识 735

第九节 宋元的海上交通与地理知识 737

第十节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742

第七章 地方志编修与区域地理的发展 745

第一节 中国方志的起源 746

第二节 《汉书·地理志》和汉魏方志的发展 747

第三节 隋、唐行政管理与地方志繁荣发展 751

第四节 宋代方志的变革 753

第五节 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方志的大发展 755

第六节 中国方志发展史上的流派 757

第八章 中古时代晚期的地理学及近代地理学萌芽 764

第一节 近代先驱地理学家徐弘祖及其贡献 764

第二节 明代几位有贡献的地理学家 775

第三节 清代几位经世致用的地理学家 779

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大事年表 787

主要参考文献 795

第六编 生物学史纲 799

第一章 古代生物学的渊源 799

第一节 古代生物学知识的萌芽 799

第二节 甲骨文中的动、植物知识 801

第三节 《诗经》中的动、植物知识 801

第四节 《夏小正》——最早的物候记录 808

第二章 古代生物学的初步发展 811

第一节 早期有关动、植物地理分布的知识 811

第二节 《管子·地员篇》——杰出的生态学著作 814

第三节 早期的食物链记载 815

第四节 生物资源保护思想 818

第五节 关于人体形态构造和机能的研究 820

第六节 草木、虫鱼、鸟兽分类系统的形成 824

第七节 蚕的研究和利用 826

第三章 描述性生物学体系的奠定 829

第一节 药用动、植物的研究 829

第二节 动、植物名实的考订 831

第三节 西域和南方动、植物的研究 834

第四节 专谱的出现 838

第五节 《齐民要术》的生物学知识 840

第六节 昆虫寄生的发现 841

第七节 以虫治虫的发明 843

第八节 对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的认识 843

第四章 古代生物学的全面发展 848

第一节 药用动、植物研究的空前发展 848

第二节 动、植物名实考证研究的发展 852

第三节 园林植物研究之兴起 856

第四节 对南方动、植物研究的发展 860

第五节 对昆虫的研究 862

第六节 我国第一部鸟类学著作——《禽经》 865

第七节 解剖学的发展 867

第八节 对化石的认识 872

第五章 古代生物学发展的巅峰 875

第一节 传统药用动、植物学的新发展 875

第二节 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 880

第三节 植物图谱的发展 886

第四节 国外重要植物的输入和研究 888

第五节 对水产动物的研究 889

第六节 昆虫研究的发展 893

第七节 对免疫的研究 898

第八节 解剖学的新发展 900

第九节 遗传变异研究的发展 902

第十节 西人对中国动、植物的考察和研究 907

第十一节 西方近代生物学的传入 910

中国古代生物学史大事年表 913

主要参考文献 921

第七编 农学史纲 929

第一章 中国农业的起源 929

第一节 农业的发生 929

第二节 中国原始农业的分布 930

第三节 早期的农作物和家畜 933

第四节 原始的生产方法——刀耕火种 939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土地利用与土壤改良 94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土地利用方式 941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土壤改良 948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农田水利 953

第一节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伟大开端——夏禹治水 953

第二节 古代的农田水利工程 954

第三节 水资源的利用 968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肥料积制与施肥技术 972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施肥作用的认识 972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肥料及其积制技术的演变 973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施肥技术 977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农具及其演变 980

第一节 农具材料及动力的演变 980

第二节 农具种类的演变 984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作物结构及品种选育 100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作物结构 1001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品种选育 1007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耕作栽培技术 1016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耕作技术 1016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耕作制度与复种技术 1020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栽培技术 1026

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贮藏与加工 1038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贮藏技术 1038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农产品加工 1043

第九章 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和农学家 1050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1050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农学家 1054

中国古代农学史大事年表 1064

主要参考文献 1069

第八编 医学史纲 1073

第一章 绪论 1073

第二章 中国医药卫生的起源 1081

第三章 早期医疗与医巫斗争 1089

第一节 农业发展促进医药进步 1089

第二节 医食同源与伊尹创制汤液 1090

第三节 甲骨文反映的殷商疾病观 1091

第四节 从《诗经》等文献看商周医药水平 1092

第五节 大傩与预防传染病的风俗 1094

第六节 巫术与巫医的活动 1094

第七节 《周礼》反映的医事管理与医学分科 1095

第八节 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 1096

第四章 医疗经验积累与理论形成 1098

第一节 最早的医学分科 1098

第二节 专职医师的出现 1099

第三节 药物知识的积累 1102

第四节 尸体防腐败与保护 1103

第五节 马王堆汉墓医书 1104

第六节 中医学典籍《内经》的诞生 1106

第五章 医药学的整理提高 1110

第一节 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1111

第二节 淳于意与《诊籍》 1113

第三节 医学释难之作《难经》 1115

第四节 针灸在民间普及 1116

第五节 外科鼻祖——华佗 1117

第六节 医圣——张仲景 1121

第七节 杏林春暖与虎守杏林 1126

第六章 医学实践领域不断扩大 1129

第一节 葛洪的杰出贡献与医疗手册 1129

第二节 王叔和《脉经》与疾病诊断 1132

第三节 山中宰相——陶弘景 1134

第四节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1136

第五节 外科手术与外科学发展 1137

第六节 陈延之与《小品方》 1138

第七章 医学药学发展的集大成 1141

第一节 医学文献的征集与整理 1142

第二节 第一部病因证候专著《诸病源候论》 1143

第三节 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 1146

第四节 孙思邈与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 1147

第五节 医学文献整理大师王焘 1151

第六节 藏医学集大成巨著《四部医典》 1153

第七节 蔺道人与《理伤续断方》 1154

第八节 法医学与《疑狱集》 1156

第九节 医学教育与医事管理制度 1158

第十节 繁荣的国内外医药交流 1159

第十一节 统治阶级对医学家的迫害 1165

第十二节 非医学书籍对外科手术的记载 1166

第八章 医药学步入全面大发展 1168

第一节 王安石变法与医学教育改革 1168

第二节 政府创设校正医书局 1170

第三节 整理刻印医方巨著 1171

第四节 创办专营药物的官药局 1173

第五节 解剖人体和绘制解剖图 1174

第六节 国家修订和颁布药典 1175

第七节 针灸发展与铸造针灸铜人 1177

第八节 妇产科学的发展 1179

第九节 小儿科学的进步 1180

第十节 疾病诊断水平提高 1182

第十一节 宋慈与法医学的发展 1184

第十二节 科学家沈括与医学 1185

第十三节 藏医学的发展 1186

第九章 国内各民族医学交流与学派争鸣 1188

第一节 契丹族医学 1188

第二节 回鹘族医学 1190

第三节 吐蕃医学 1191

第四节 女贞族医学 1192

第五节 党项族医学 1194

第六节 回回医学 1195

第七节 蒙古族医学 1196

第八节 金元时期的医学争鸣 1198

第十章 医药学发展的革新倾向与进步 1205

第一节 药物学的蓬勃发展 1206

第二节 李时珍的杰出成就与《本草纲目》 1209

第三节 方剂学空前发展与普及 1213

第四节 接种人痘预防天花之创造 1214

第五节 传染病学说之革新 1217

第六节 内科学之发展 1219

第七节 外科学发展之成就 1221

第八节 针灸学之发展 1224

第九节 妇儿科学之进展 1226

第十节 眼科、口齿科与耳鼻咽喉科成就 1229

第十一节 医学家医疗经验的宝库《名医类案》 1232

第十二节 医籍整理与全书编纂 1234

第十三节 医德与医林故事 1235

第十四节 中外医学交流 1237

第十五节 医药卫生管理制度 1241

第十一章 医学发展趋于普及提高 1243

第一节 普及发展中的方药学 1243

第二节 温病学派的蓬勃发展 1247

第三节 内科学发展与学派之争 1250

第四节 外科学发展趋于保守 1253

第五节 正骨学经验丰富多彩 1256

第六节 外治法形成丰富宝库 1258

第七节 妇儿科的经验积累和推广 1260

第八节 五官科医疗技术的发展 1263

第九节 针灸与养生学的发展 1264

第十节 医学普及与文献整理 1266

第十一节 人体解剖学的进步 1270

第十二节 医学革新的阻力 1273

第十三节 西医学之传入及其影响 1276

中国古代医学史大事年表 1280

主要参考文献 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