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篇 3
第一章 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3
一、劳动争议概念、特征、性质和分类 3
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方式和机构 6
三、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10
四、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12
五、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原则 15
六、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依据和特有依据 18
第二章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24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和特征 24
二、劳动仲裁员、仲裁庭制度 26
三、劳动争议仲裁原则 31
四、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及其特征 38
五、劳动争议仲裁证据 48
第三章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67
一、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申请和受理 67
相关链接 93
二、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开庭审理 105
相关链接 107
三、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调解和裁决 117
四、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决定的执行 128
五、劳动争议仲裁监督 134
六、劳动争议仲裁文书 136
七、送达和期间 143
第四章 劳动争议调解和诉讼 150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 150
二、劳动争议诉讼 157
实体篇 165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用工 165
一、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 165
二、劳务派遣及其协议 169
三、非全日制用工 174
第二章 劳动合同 178
一、劳动合同订立 178
二、试用期 190
三、无效劳动合同 192
四、劳动合同变更 194
五、劳动合同解除 196
六、劳动合同终止和续延 204
七、经济性裁员 207
第三章 劳动报酬 210
一、工资制度 210
二、最低工资 215
三、工资支付 217
四、受处分人员工资支付 227
第四章 经济补偿和赔偿 232
一、经济补偿条件 232
二、经济补偿标准 235
三、赔偿条件和标准 239
第五章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247
一、工作时间 247
二、休息休假 253
第六章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261
一、女职工特殊保护 261
二、生育保险 265
三、未成年工劳动保护 266
四、禁止使用童工 267
第七章 社会保险与福利 273
一、社会保险 273
二、福利 284
第八章 养老保险 288
一、养老保险制度 288
二、养老保险缴费及年限 290
三、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295
四、离退休、退职 298
五、养老金发放 303
六、原行业统筹移交地方 307
七、科研机构转制 311
八、农村养老保险 313
第九章 失业保险 317
一、失业保险制度 317
二、失业保险费征缴 319
三、失业期间待遇 324
第十章 医疗保险 330
一、医疗保险制度 330
二、医疗保险费收支 331
三、医疗补助及定点医院、药店 335
四、医疗期及待遇 336
五、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 338
六、军队退役人员医疗保险 340
第十一章 工伤保险 343
一、工伤保险费征缴及责任划分 343
二、工伤认定 349
三、伤残鉴定 354
四、工伤医疗期及待遇 356
五、工伤争议处理 363
六、职业病 367
七、供养直系亲属的确定 369
第十二章 集体合同 371
法律篇 3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402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408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410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411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413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418
失业保险条例 418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422
工伤保险条例 426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435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4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437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441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443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4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45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452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