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石灰岩区水土保持林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永生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3825529
  • 页数:213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章 研究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1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1

1.1 气候概况 1

1.2 土壤概况 3

1.3 植被概况与森林资源特点 4

1.4 试验研究基点自然概况 5

2 社会经济概况 8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9

1 主要研究思路 9

1.1 根据主要自然灾害进行生态林业建设 9

1.2 划分林地类型按立地质量设置林种、配置树种 13

1.3 以主导立地因子构成的组合立地作为基本的立地单元 14

1.4 山地水土保持经济林属生态林业工程的范畴 15

1.5 以调查研究为主,调查研究与定点试验相结合 17

2 水土保持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调查方法 18

2.1 标准地立地分布 18

2.2 标准地立地因子调查 18

2.3 标准地生物因子调查 20

3 水土保持林的生长与生物产量研究方法 23

3.1 油松林的生长与生物产量研究方法 23

3.2 灌木生物量调查 24

4 水土保持林体系水文生态效益研究方法 25

4.1 水土保持林植被冠层截留降水研究方法 25

4.2 枯枝落叶层水文生态作用研究方法 26

4.3 林地土壤入渗研究方法 26

4.4 坡面径流与泥沙研究方法 27

4.5 人工降雨研究方法 27

4.6 水土保持灌木林三料价值研究方法 27

5 研究技术路线 28

第三章 石灰岩区水土保持林立地类型划分 30

1 研究方法 30

1.1 立地因子类目划分 30

1.2 标准地调查 31

1.3 划分水土保持林林地类型的指标、基准年龄及基准年龄生物量 32

2 灌木立地因子数量化分析 32

2.1 数量化模型的建立 32

2.2 主导立地因子的确定 33

2.3 t检验及广义方差分析 34

2.4 以灌木枯落物量为因变量对主导立地因子的验证 34

3 水土保持林的立地类型 35

3.1 不同组合立地灌木生物量 35

3.2 关于水土保持林的立地范围 36

3.3 水土保持林的立地类型划分 38

3.4 水土保持林立地类型的立地特点 40

第四章 石灰岩山地组合立地类型分布特征与林种配置 42

1 石灰岩山地的组合立地及面积 43

1.1 研究方法 43

1.2 不同海拔梯度山地面积 44

1.3 不同组合立地的实际面积 45

1.4 调查精度分析 48

2 石灰岩山地用材林与水土保持林的面积比例 49

2.1 不同林种的立地范围 49

2.2 用材林和水土保持林的面积比例 52

3 石灰岩山地立地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54

3.1 石灰岩山地组合立地特征 54

3.2 石灰岩山地林种空间配置、树种搭配的基本模式. 58

4 石灰岩山地水土保持林体系及其林种配置 60

4.1 水土保持林林种划分依据 61

4.2 水土保持林林种配置原则 61

4.3 水土保持林种及配置 63

第五章 水土保持林植物材料多样性研究 66

1 水土保持林树种的海拔分布 66

1.1 乔灌水土保持林林地类型乔木树种的海拔分布 66

1.2 灌木、灌草水土保持林林地类型灌木海拔分布 68

2 阳坡山地主要乔灌树种生长对比试验 71

2.1 试验树种树高、地径、成活率、保存率 71

2.2 试验树种综合评价 72

2.3 试验树种排序 74

3 石灰岩区牧草的引种试验 75

3.1 试验方法 75

3.2 引种牧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水土保持功能比较 75

3.3 综合评价 78

4 小结 79

4.1 乔木树种 79

4.2 灌木树种 79

4.3 草本植物材料 81

第六章 石灰岩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模式 82

1 石灰岩中山区现存的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调查 82

1.1 不同水土保持林立地类型林分结构 82

1.2 不同组成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83

2 乔灌水土保持林立地类型林分模式研究 87

2.1 研究方法 88

2.2 材积计算 89

2.3 不同密度林分的椽材林木数量 92

2.4 林分密度与林下灌木覆盖度 94

2.5 油松水土保持用材林的乔木密度 95

3 灌木水土保持林立地类型林分模式研究 97

3.1 研究方法 98

3.2 连翘密度与单位面积果实产量 98

3.3 连翘密度与其覆盖度 99

3.4 不同覆盖度时连翘灌丛水土保持功能 100

3.5 连翘水土保持经济林营造技术 101

3.6 连翘水土保持经济灌木林的林分模式 103

4 灌草水土保持林立地类型林分模式研究 103

4.1 研究方法 104

4.2 植被分布调查 105

4.3 不同立地条件下,山皂荚灌丛生物量调查 105

4.4 山皂荚生物量预测方程 106

4.5 山皂荚灌丛生物量与其覆盖度关系分析 106

4.6 山皂荚灌丛水土保持功能 107

4.7 山皂荚灌丛模式营造 108

5 荆条灌丛营造模式研究 108

5.1 经营类型划分 109

5.2 条子林经营技术研究 109

5.3 蜜源林经营技术研究 110

5.4 荆条林营造模式研究 110

第七章 石灰岩区山地水土保持经济林模式 112

1 隔坡复式梯田的基本模式 113

2 隔坡复式梯田的坡面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113

2.1 设计的依据条件及断面要素 113

2.2 隔坡长度的确定 115

2.3 隔坡复式梯田施工及技术要点 117

2.4 石坎稳定性分析 117

2.5 主体梯田的稳定性检验 121

3 隔坡复式梯田的增墒效应 122

3.1 方法 122

3.2 土壤物理性质 123

3.3 隔坡对主体梯田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23

3.4 隔坡地段残留土壤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124

4 隔坡复式梯田的增肥效应 125

4.1 方法 125

4.2 辅助梯田绿肥植物牧草种植效果 127

4.3 灌木绿肥植物的筛选. 128

4.4 主体梯田的施肥试验. 129

5 隔坡复式梯田的增产效应 130

5.1 隔坡间距与树体生长 131

5.2 隔坡对仁用杏产量的影响 132

6 隔坡复式梯田与树体生长发育 133

7 隔坡复式梯田的经济效益 134

第八章 石灰岩区乔灌树种水土保持功能及其效益 135

1 太行山中山石灰岩区油松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 135

1.1 研究方法 135

1.2 油松林的改良土壤作用 136

1.3 林冠层的截留作用 137

1.4 油松林地枯落物持水性 138

1.5 油松林地入渗及地表径流 138

1.6 油松林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40

1.7 油松生物量的计算 141

1.8 油松林地土壤的抗蚀性 142

2 油松幼林生物量及各器官持水量的研究 143

2.1 研究方法 143

2.2 不同坡向林分生物量 143

2.3 油松幼林生物量预测方程的建立 144

2.4 不同立地条件下,生物量年增长量分析 145

2.5 油松各器官吸水率和最大持水量 146

2.6 小结 148

3 石灰岩区灌木树种水土保持功能 148

3.1 灌木生物量的估算 148

3.2 灌木枯落物蓄积量 150

3.3 石灰岩中山区灌木根系分布特征与根抗拉力研究 155

3.4 灌木林的土壤改良效益 160

3.5 灌木的“三料”价值 161

3.6 灌木林的生态效益 164

3.7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入渗和侵蚀量研究 167

3.8 林地、农地、荒草坡径流量及侵蚀量的对比分析 171

3.9 小结 173

第九章 不同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的综合评价 175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175

2 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层次分析 177

2.1 建立层次结构 177

2.2 构造判断矩阵 178

2.3 层次单排序 179

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179

3 应用 180

4 小结 183

参考文献 185

附录: 192

Ⅰ.石灰岩山地主要水土保持树种育苗技术 192

Ⅱ.石灰岩区水土保持林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