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针叶树类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 1
第一节 杉木人工林培育技术 1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
二、分布 1
三、生态习性 2
四、良种繁育 2
五、壮苗培育 7
六、科学造林 13
七、幼林抚育 16
八、中幼林抚育间伐 17
九、林农间作 18
十、主要病虫害防治 19
第二节 马尾松林培育技术 25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25
二、分布 26
三、生态习性 26
四、良种繁育 27
五、壮苗培育 28
六、科学造林 30
七、林分抚育管理 32
八、林农间作 32
九、主要病虫害防治 33
第三节 湿地松林培育技术 39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39
二、分布 40
三、生态习性 40
四、良种繁育 40
五、壮苗培育 41
六、科学造林 44
七、林分抚育管理 45
八、林粮间作 45
九、主要病虫害防治 45
第四节 水杉林培育技术 48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48
二、分布 49
三、生态习性 49
四、良种繁育 50
五、苗培育 51
六、科学造林 54
七、抚育管理 55
八、林农间作 56
九、主要病虫害防治 56
第五节 柳杉林培育技术 59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59
二、分布 59
三、生态习性 59
四、良种繁育 60
五、壮苗培育 61
六、科学造林 62
七、主要病虫害防治 63
第二章 阔叶树类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 67
第一节 杨树林培育技术 67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67
二、我国主要杨树种类的分布 67
三、生态习性 68
四、良种培育 69
五、科学造林 72
六、林分抚育管理 76
七、林农间作 77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77
第二节 泡桐林培育技术 82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82
二、分布 83
三、生态习性 83
四、良种培育 84
五、科学造林 88
六、林分抚育管理 89
七、林农间作 89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94
第三节 檫木林培育技术 94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94
二、分布 95
三、生态习性 95
四、良种培育 95
五、科学造林 98
六、林地管理 99
七、林农间作 99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99
第四节 拟赤杨林培育技术 103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03
二、分布 103
三、生态习性 103
四、苗木培育 104
五、科学造林 105
六、林地管理 106
七、林药间作 106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107
第五节 桉树林培育技术 108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08
二、分布 108
三、生态习性 109
四、苗木培育 110
五、科学造林 112
六、林分管理 113
七、林农间作 114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114
第三章 特用针叶树培育技术 117
第一节 雪松培育技术 117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17
二、分布 117
三、生态习性 118
四、苗木培育 118
五、科学造林 121
六、林粮套种 121
七、主要病虫害防治 122
第二节 金钱松培育技术 123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23
二、分布 123
三、生态习性 123
四、壮苗培育 124
五、科学造林 125
六、林分管理 126
七、林地间作 126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126
第三节 南方红豆杉培育技术 128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28
二、分布 129
三、生态习性 129
四、苗木培育 129
五、科学造林 132
六、幼林抚育管理 132
七、林药套种 133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133
第四章 特用阔叶树培育技术 135
第一节 樟树林培育技术 135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35
二、分布 136
三、生态习性 136
四、苗木繁育 136
五、科学造林与林分管理 140
六、林农间作 142
七、主要病虫害防治 142
第二节 银杏栽培技术 146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46
二、分布 147
三、生物学特性 147
四、种子贮藏 147
五、苗木繁育 148
六、科学造林 153
七、园地管理 154
八、林农间作 155
九、主要病虫害防治 156
第三节 香椿栽培技术 159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59
二、分布 160
三、生态习性 160
四、苗木繁育 160
五、科学造林 162
六、主要病虫害防治 165
第四节 马褂木培育技术 168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68
二、分布 168
三、生态习性 168
四、良种繁育 169
五、科学造林 171
六、抚育管理 172
七、林农间作 172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172
第五节 杜仲栽培技术 175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75
二、品种类型 176
三、分布 176
四、生态习性 176
五、苗木繁育 177
六、科学造林 177
七、抚育管理 181
八、杜仲皮和叶的收获 182
九、林农间作 182
十、主要病虫害防治 182
第六节 厚朴栽培技术 188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88
二、分布 189
三、生态习性 189
四、苗木繁育 189
五、科学造林 191
六、厚朴皮与花的收获 192
七、林农间作 193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193
第七节 乌桕栽培技术 195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95
二、分布 196
三、生态习性 196
四、种苗繁育 196
五、科学造林 200
六、抚育管理 201
七、低产林改造 201
八、林农间作 201
九、主要病虫害防治 201
第八节 木荷林培育技术 204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204
二、分布 205
三、生态习性 205
四、种苗繁育 205
五、科学造林 207
六、林分抚育 208
七、林农间作 208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208
第九节 油茶林培育技术 210
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210
二、分布 211
三、生态习性 211
四、品种 211
五、苗木繁育 213
六、科学造林 215
七、林分抚育 217
八、油茶低产林改造 218
九、油茶林地的套种 220
十、主要病虫害防治 220
第五章 毛竹林栽培技术 228
第一节 毛竹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点 228
一、形态特征 229
二、分布 229
三、适生条件 229
四、生长发育 230
第二节 毛竹林培育技术 232
一、造林地的选择与整地 232
二、造林方法 233
三、幼林抚育 234
四、主要病虫害防治 235
第三节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239
一、林龄结构调整 240
二、改善林分生长条件 240
第四节 笋材两用毛竹林培育技术 242
一、合理的竹林结构 242
二、劈山深垦 242
三、增施肥料,补充营养 243
四、科学疏笋,定量留养 243
五、适度钩梢,减少雪压损失 243
第五节 笋用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 244
一、调整竹林结构 244
二、集约经营,改善竹林生长条件 245
三、挖笋方法 246
附录一 苗木养分缺乏的形态表现 248
附录二 ABT生根粉在速生丰产林培育中的应用 253
附录三 农药稀释法及林木常用农药一览表 255
附录四 主要树种的适宜林种及营造混交林方式的参考表 266
参考文献 270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