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物医学实验的发展史 1
第二节 生物医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
第三节 医学生的科学素质 9
第二章 公共基础课实验 13
第一节 医用物理学实验技术 13
实验一 长度测量仪器的使用 19
实验二 物体密度的测定 25
实验三 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28
实验四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 30
实验五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35
实验六 A型超声诊断仪的使用 40
实验七 电磁学实验的基本仪器和常识 45
实验八 静电场中等势面的分布 52
实验九 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56
实验十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 59
实验十一 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 62
实验十二 示波器的使用 66
实验十三 磁场的测量 71
实验十四 心电图机的使用 79
实验十五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83
实验十六 测量显微镜的放大率 87
实验十七 用阿贝折射仪测量液体的折射率 89
实验十八 分光计的调整和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 93
实验十九 光的干涉-牛顿环、劈尖 98
实验二十 迈克尔逊干涉仪 102
实验二十一 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度分布 105
实验二十二 用光栅测钠光的波长 108
实验二十三 用旋光仪测糖溶液的浓度 109
第二节 医用化学实验技术 119
实验一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126
实验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27
实验三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测定 129
实验四 醋酸解离度与解离常数的测定 131
实验五 化学反应速度与活化能的测定 132
实验六 缓冲溶液 135
实验七 水样中总硬度的测定 136
实验八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138
实验九 NaClO溶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141
实验十 KMnO 4法测定双氧水中的H2O2含量 142
实验十一 高锰酸钾的吸收光谱 144
实验十二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145
实验十三 磺基水杨酸与铁(Ⅲ)形成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 146
实验十四 萃取及常压蒸馏 149
实验十五 水蒸气蒸馏——苯胺提纯或烟碱提取及性质 151
实验十六 减压蒸馏 155
实验十七 旋光度和折光度的测定 157
实验十八 色谱技术 161
实验十九 纸上电泳 168
实验二十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及熔点的测定 170
实验二十一 烃、卤代烃、醇、酚的化学性质 172
实验二十二 醛、酮、羧酸及糖的性质 174
实验二十三 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77
实验二十四 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179
附录一 分析天平的构造和使用 182
附录二 滴定分析仪器及其基本操作 186
附录三 常压蒸馏 190
附录四 熔点的测定 192
附录五 PHS-3C型酸度计 195
第三章 形态学 199
第一节 局部解剖学 199
实验一 颅顶及面浅部局部解剖 201
实验二 面侧区深部局部解剖 202
实验三 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局部解剖 204
实验四 胸前外侧壁浅层及腋区局部解剖 208
实验五 臂、肘、前臂前区和手掌局部解剖 211
实验六 臂后区、前臂后区、腕后区及手背局部解剖 214
实验七 股前区及股内侧区局部解剖 216
实验八 小腿前区、外侧区及足背局部解剖 219
实验九 臀区、股后区和腘窝局部解剖 220
实验十 小腿后区及足底局部解剖 223
实验十一 胸壁、胸膜和肺局部解剖 225
实验十二 纵隔局部解剖 227
实验十三 腹前外侧壁和腹股沟区局部解剖 229
实验十四 腹膜局部解剖 232
实验十五 结肠上区局部解剖 234
实验十六 结肠下区局部解剖 236
实验十七 腹膜后间隙局部解剖 237
实验十八 脊柱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局部解剖 237
第二节 人体断面解剖学 239
实验一 头颈部断面解剖 239
实验二 胸部断面解剖 252
实验三 腹部断面解剖 254
实验四 盆部断面解剖 258
实验五 脊柱区断面解剖 263
实验六 上、下肢断面解剖 264
第三节 光学显微镜技术 268
一、概述 268
二、各种显微镜的性能 268
三、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279
四、显微照相技术 280
五、制片技术 283
第四节 组织学胚胎学 293
实验一 上皮组织 294
实验二 结缔组织、软骨与骨 295
实验三 血液 297
实验四 肌组织 298
实验五 神经组织 299
实验六 神经系统 300
实验七 循环系统 301
实验八 免疫系统 303
实验九 皮肤 305
实验十 消化系统(一) 305
实验十一 消化系统(二) 307
实验十二 呼吸系统 309
实验十三 泌尿系统 311
实验十四 内分泌系统 312
实验十五 男性生殖系统 313
实验十六 女性生殖系统 315
实验十七 眼和耳 317
实验十八 人体胚胎学总论 319
实验十九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319
实验二十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320
实验二十一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321
第五节 生物学 321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使用 321
实验二 细胞及细胞器基本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325
实验三 细胞化学成分的显示 328
实验四 细胞分裂的观察 331
实验五 人类正常遗传性状的调查与系谱分析、讨论 334
实验六 X染色质标本制备及正常人染色体观察 338
实验七 人染色体G带制片及其核型分析 342
实验八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345
实验九 脊椎动物主要器官系统的比较 348
实验十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 352
实验十一 细胞生理活动的观察 355
实验十二 人类皮肤纹理观察 358
实验十三 鸡血细胞的融合 362
第六节 病理学 364
实验一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 366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69
实验三 炎症 371
实验四 肿瘤(一)良性、恶性肉眼形态组织结构 374
实验五 肿瘤(二)呼吸、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376
实验六 肿瘤(三)生殖系统肿瘤、肿瘤转移规律 378
实验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 380
实验八 呼吸系统疾病 382
实验九 消化系统疾病 384
实验十 泌尿系统疾病 386
实验十一 传染病(一)肺内结核 388
实验十二 传染病(二)肺外结核及神经系统传染病 390
实验十三 传染病(三)伤寒、痢疾、血吸虫、阿米巴 391
实验十四 造血系统及甲状腺疾病 393
第七节 寄生虫学 397
实验一 蛔虫、蛲虫、旋毛虫 397
实验二 钩虫、鞭虫、丝虫 399
实验三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401
实验四 细粒棘球绦虫、微小膜壳绦虫 403
实验五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及斯氏狸殖吸虫(肺吸虫) 405
实验六 日本血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408
实验七 粪便检查、蠕虫卵阶段复习 411
实验八 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 415
实验九 疟原虫、阴道毛滴虫 417
实验十 杜氏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 421
实验十一 蚊、蝇、白蛉 423
实验十二 蜱、螨、蚤、虱、臭虫、蜚蠊 428
第八节 微生物学 436
实验一 细菌形态学检查 436
实验二 细菌培养技术 441
实验三 细菌的生化反应 444
实验四 细菌的分布及消毒与灭菌 445
实验五 细菌的变异 449
实验六 脓汁标本病原性球菌的检验(Ⅰ) 450
实验七 脓汁标本病原性球菌的检验(Ⅱ) 451
实验八 肠杆菌科细菌的检验 458
实验九 弧菌属、弯曲菌属、螺杆菌菌属的检验 464
实验十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需氧芽胞杆菌和棒状杆菌的检验 466
实验十一 厌氧菌、分枝杆菌、其他微生物和真菌的检验 472
实验十二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真菌的检验 483
实验十三 病毒实验技术 493
实验十四 病毒鉴定实验 497
下册 503
第四章 医学实验动物学 503
实验一 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编号、麻醉方法 503
实验二 实验动物的给药、采血和处死方法 504
实验三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检测 506
实验四 无菌动物饲养技术及转基因动物的培养 506
实验五 不同动物和品种(系)动物的识别和特性 508
实验六 实验动物智力测定法及动物模型(Ⅰ) 509
实验七 实验动物智力测定法及动物模型(Ⅱ) 510
第五章 功能学 512
第一节 常用手术器械 512
第二节 常用实验仪器 512
第三节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524
第四节 实验报告的书写 533
第五节 生物电实验 534
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534
实验二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536
实验三 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538
实验四 减压神经放电 539
实验五 微音器效应 540
实验六 大脑皮层诱发电位 541
第六节 神经、运动系统实验 543
实验一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 543
实验二 氯丙嗪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543
实验三 阿托品PA2值的测定 544
实验四 肌肉的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547
实验五 反射弧的分析 548
实验六 药物对家兔瞳孔的作用 549
第七节 循环系统实验 551
实验一 正常人体血压的测定及人体心电图描记 551
实验二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556
实验三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557
实验四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560
实验五 抗心律失常药对水合氯醛—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 565
实验六 失血性休克模型制备及其抢救 566
实验七 强心甙对在位兔心的作用 568
实验八 药物对家兔血压的作用及受体作用分析 570
实验九 钾代谢障碍 571
实验十 急性右心衰 572
第八节 呼吸系统实验 574
实验一 肺通气功能测定 574
实验二 膈神经放电 576
实验三 呼吸运动的调节 577
实验四 呼吸功能不全 579
实验五 呼吸功能衰竭(肺水肿) 580
实验六 缺氧 582
第九节 泌尿系统实验 584
实验一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584
实验二 呋塞米(速尿)对麻醉家兔尿量的影响 586
实验三 家兔急性中毒性肾功能不全 587
第十节 消化系统实验 590
实验一 离体豚鼠回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乙酰胆碱对肠肌的作用 590
实验二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591
第十一节 药物毒理学实验 593
实验一 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593
实验二 长期毒性实验 594
实验三 特殊毒性实验 596
实验四 戊巴比妥钠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597
实验五 吗啡、度冷丁镇痛作用强度比较 600
第十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602
实验一 SD药动学参数的测定及其在肝、脑组织的分布 602
实验二 磺胺嘧啶钠盐的吸收 603
实验三 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标本的制备及药物对离体血管环张力的影响 605
第六章 生物化学技术 607
第一节 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607
第二节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概述 608
第三节 常用生物化学技术 648
一、蛋白质含量测定 648
实验一 微量凯氏定氮法 648
实验二 福林-酚试剂法(Lowry法) 651
实验三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染料结合法 653
实验四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54
实验五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55
实验六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656
实验七 人血浆白蛋白分子量测定 670
二、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671
实验八 真核细胞DNA的提取及鉴定 671
实验九 酵母RNA的提取和鉴定 676
实验十 质粒DNA的微量快速提取及纯化 678
三、VitC提取和定量分析、凝胶过滤层析脱盐和分离血红蛋白 681
实验十一 VitC提取和定量分析 681
实验十二 凝胶过滤层析脱盐和分离血红蛋白 683
四、温度、pH、激动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及过氧化氢酶米氏常数的测定 684
实验十三 温度、pH、激动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684
实验十四 过氧化氢酶米氏常数的测定 686
五、胰岛素、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浓度的影响 688
实验十五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浓度的影响 688
六、血清蛋白醋酸薄膜电泳及白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的定量 690
实验十六 血清蛋白醋酸薄膜电泳及白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的定量 690
七、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血清脂蛋白琼脂糖电泳 692
实验十七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法 692
实验十八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电泳 695
八、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作用 697
实验十九 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作用 697
九、血清γ-球蛋白分离纯化及鉴定 700
实验二十 血清γ-球蛋白分离纯化及鉴定 700
实验二十一 生物氧化实验 706
第七章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709
实验一 大鼠组织中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鉴定 709
实验二 人胎盘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鉴定 710
实验三 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组织总RNA 711
实验四 低熔点琼脂糖回收法回收DNA片段 713
实验五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714
实验六 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重组质粒的转化 716
实验七 重组质粒的鉴定 718
实验八 PCR基因扩增 719
实验九 人胎盘组织β-actin基因的PCR扩增 723
实验十 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与纯化 724
实验十一 Northern杂交 727
实验十二 蛋白印迹法 730
实验十三 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检测 732
实验十四 基因芯片技术简介 734
第八章 免疫学 736
第一节 血清学反应技术 736
实验一 沉淀反应 736
实验二 凝集反应 742
实验三 补体参与的反应 745
第二节 免疫标记技术 747
实验一 免疫荧光技术 747
实验二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748
实验三 酶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749
实验四 酶免疫分析—免疫组织酶染色 751
实验五 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技术 751
实验六 免疫印迹试验 751
实验七 免疫沉淀技术 753
第三节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 753
实验一 T细胞的检测 753
实验二 B淋巴细胞功能的检测 758
实验三 结核菌素试验 759
实验四 T亚群鉴定 760
第四节 细胞毒试验 762
实验一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762
实验二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763
第五节 细胞因子检测技术 765
实验 细胞因子检测技术 765
第六节 非特异性免疫检测技术 766
实验一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766
实验二 溶菌酶含量测定 767
第七节 免疫血清的制备与检测 768
第九章 医学统计学、卫生学及流行病学实验 770
第一节 统计学技术 770
实验一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770
实验二 均数的u检验和t检验 771
实验三 相对数的应用及率的u检验 773
实验四 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 775
第二节 卫生学 776
实验一 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 776
实验二 漂白粉中有效氯、水中余氯量和需氯量的测定 779
实验三 空气中汞浓度的测定 782
实验四 空气中三硝基甲苯浓度的测定 785
实验五 牛乳、乳粉掺伪检验 786
第三节 流行病学 789
实验一 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 789
实验二 疾病频率指标的测量 795
实验三 临床试验设计及评价 800
实验四 化学消毒剂消毒原理的观察 801
第十章 临床检验技术 805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805
实验一 毛细血管采血法 805
实验二 红细胞计数 806
实验三 血红蛋白测定 808
实验四 白细胞计数 810
实验五 白细胞分类计数 812
实验六 血小板计数 814
实验七 网织红细胞计数 816
实验八 红细胞比容测定 818
实验九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819
实验十 出血时间测定 821
实验十一 凝血时间测定 822
实验十二 血块退缩试验 823
实验十三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824
实验十四 血细胞分析仪简介 826
实验十五 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827
第二节 体液及其他特殊检验 830
实验一 尿液检验 830
实验二 粪便检验 837
实验三 尿浓缩稀释试验 839
实验四 尿酚红排泄试验 840
实验五 妊娠诊断试验 842
实验六 阴道分泌物检验 843
实验七 精液检验 844
实验八 前列腺液检验 846
实验九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847
实验十 痰液检验 849
实验十一 脑脊液检验 850
实验十二 浆膜腔积液检验 853
实验十三 骨髓涂片检查及正常成人骨髓细胞形态 855
实验十四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 858
实验十五 肝功能检验 861
实验十六 肥达反应 863
实验十七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865
实验十八 C反应蛋白测定 866
实验十九 类风湿因子测定 868
实验二十 葡萄糖耐量试验 869
实验二十一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 871
实验二十二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验 871
实验二十三 肿瘤标志物检测 873
第十一章 外科学总论与手术学 877
实验一 手术人员和手术区的准备 880
实验二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常用手术器械介绍 888
实验三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895
实验四 气管切开术和清创术 913
实验五 静脉切开术和阑尾切除术 915
实验六 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919
实验七 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 922
附一 手术记录书写要求 927
附二 阑尾切除术手术记录示例 927
附三 绷带术 928
附四 外科常见治疗操作技术 937
第十二章 医学实验室管理 943
第一节 概述 943
第二节 医学实验室(中心)的地位与作用 946
第三节 实验室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 947
第四节 实验室(中心)的建设与规划 949
第五节 实验室(中心)管理 951
第六节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