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选题缘起 1
二 主体思路 5
三 学术史回顾 8
四 继承与创新 14
第一章 传统与新潮 16
一 经世思想源流 16
(一)家世与家学 16
(二)思想学问的奠基 28
二 北京大学的陶冶 33
(一)新学旧学相依违 33
(二)五四运动与社会批判 43
(三)发展自己与改造社会 53
三 留学西方的收获 66
(一)留学欧洲简况 66
(二)思想的收获 80
第二章 书生报国 87
一 撰写《东北史纲》 88
二 舆论干政 93
三 抵制日寇“华北自治”阴谋 121
(一)积极投身反对“华北自治”的社会活动 121
(二)制止北方领导人合作对日妥协 125
(三)为制止“华北自治”积极奔走 136
(四)傅斯年救国理念探析 140
四 汉贼不两立 142
五 坚拒文化汉奸 151
第三章 参政而不从政 164
一 中山大学初涉政 165
二 救亡图存的主张 175
三 政治清流 180
四 抗战时期的政治改革思想 190
第四章 抨击时弊 202
一 讨伐孔祥熙 202
(一)抗战救国必须贤者在位 203
(二)乘势猛击,动摇孔祥熙根基 219
(三)将孔祥熙轰下政治舞台 234
二 炮轰宋子文 251
(一)传统持论观点辨析 251
(二)对宋子文上台的认识 256
(三)攻击宋子文内容探析 260
三 抨击孔、宋的性质 272
第五章 不植高原复何悔 277
一 共赴国难 278
二 为国共团结斡旋 283
三 政治协商与改革 290
(一)傅斯年与政协会议 291
(二)参与宪法草案的修改 300
四 出入政治漩涡 307
第六章 在台湾岁月 322
一 临去徘徊 322
二 整顿台湾大学 324
三 争取教育的相对独立 331
四 参与台湾政治 333
(一)与《自由中国》的往来 333
(二)拒不组党结派 336
(三)关心民间公共权益 340
五 身殉台湾大学 342
第七章 综论 347
一 傅斯年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347
(一)传统文化的基础 347
(二)时代影响 350
(三)社会政治思想发展历程 358
二 傅斯年的自由社会主义思想论析 363
(一)自由社会主义:傅斯年主要的思想倾向 364
(二)坚持自由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 374
(三)自由社会主义思想制约因素 377
参考文献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