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3
(一)背景分析 3
(二)研究现状 16
二、选题意义 21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完善的需要 21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明传承的永恒发展需要 22
(三)适应多学科理论在本学科应用融合需要 23
(四)满足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 24
三、概念分析 26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内涵 26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29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34
(一)研究思路 34
(二)研究方法 36
第二章 从实效性视角剖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构 38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视角 38
(一)本义溯源 38
(二)研究视角 39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素 42
(一)划分依据 42
(二)视构选择 48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素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功能之间关系 52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构 75
(一)“雁领式”结构 76
(二)“鸥争式”结构 78
(三)“蜂协式”结构 79
(四)“螂进式”结构 80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82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82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 83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关系 87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关系 92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关系 95
(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关系 96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100
(一)知识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00
(二)工具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01
(三)流程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03
(四)技能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04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间的关系 105
(一)促进优化内部结构 107
(二)促进适应外部环境 110
(三)促进内外协调发展 113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构要素的实效性 114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素的实效性 114
(一)知识要素的实效性在于基础性、参照性 114
(二)工具要素的实效性在于承载性、时代性 116
(三)流程要素的实效性在于位势性、机巧性 117
(四)技能要素的实效性在于统摄性、导向性 119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素结构的实效性 120
(一)“雁领式”结构的实效性 121
(二)“鸥争式”结构的实效性 124
(三)“蜂协式”结构的实效性 125
(四)“螂进式”结构的实效性 126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教育动态过程的实效性 127
(一)在认识方法运用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实效性 128
(二)在实施方法运用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实效性 130
(三)在评价方法运用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实效性 132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因素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36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相关因素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39
(一)主体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39
(二)客体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40
(三)目标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42
(四)内容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43
二、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因素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44
(一)政治因素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46
(二)经济因素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47
(三)文化因素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48
(四)情感因素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50
(五)评价因素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52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外环境相互适应性对方法实效性的影响 153
(一)方法的内环境对外环境的适应性 154
(二)方法的外环境对内环境的适应性 158
(三)方法的内外环境相互适应性 161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的评价标准 164
一、中国古代思想教育方法实效性的评价标准 164
(一)“知行合一”标准 165
(二)“慎独克己”标准 166
(三)“内圣外王”标准 167
二、西方国家思想教育方法实效性的评价标准 168
(一)神性标准 168
(二)人性标准 171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评价标准——“真善行效”标准 174
(一)理论的科学性标准——真 174
(二)结果的价值性标准——善 176
(三)实践的可行性标准——行 178
(四)操作的便捷性标准——效 179
第七章 古今中外思想教育方法传承借鉴的实效性 182
一、认知层构视角方法传承借鉴的实效性 183
(一)学思结合法 184
(二)知行并进与反省自律法 186
(三)道德认知发展法 189
二、工具层构视角方法传承借鉴的实效性 192
(一)纪律工具法 192
(二)舆论工具法 194
(三)信仰工具法 196
三、流程层构视角方法传承借鉴的实效性 200
(一)量权揣摩法 200
(二)权谋决断法 204
(三)飞箝抵巇法 206
四、技能层构视角方法传承借鉴的实效性 209
(一)因材施教法 209
(二)习染渗透法 211
(三)无为而治法 212
第八章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的思路 214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性实效 214
(一)理论层面:方法研究内容上的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相支持 214
(二)实践层面:实践运作方法上的着眼主体与着眼客体相统一 215
(三)方法层面:研究方法手段上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216
(四)效率层面:方法效果评价上的目的、途径与效率相兼顾 218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实效 218
(一)教育目标表述方法上的价值性和形式的灵活性相统一 218
(二)教育内容制定方法上的适应性和要求的超前性相统一 219
(三)教育过程实施方法上的互动性和评估的馈激性相结合 220
(四)教育手段选择方法上的时代性和情境的和谐性相结合 221
(五)教育对象施教方法上的层次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相兼顾 222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外适实效 222
(一)巩固稳定的政治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发挥 222
(二)建设良好的经济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发挥 225
(三)完善发展的文化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发挥 227
(四)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发挥 228
(五)维护和谐的育人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发挥 230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实证案例研究 234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实效性调查研究 234
案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实效性调研报告——以襄樊学院为例 235
案例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学模式构建 270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现状及运行机制调查研究 277
案例三: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运行机制的调研报告——以襄樊学院为例 377
案例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284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外部环境调研 298
案例五: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以襄樊学院为例 298
案例六:借迎评促建东风构建和谐校园研究——以襄樊学院为例 311
附:参考文献 339
后记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