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781
第八章 分省农业重要特产物分布区点编目 781
第十三节 吉林省 781
一、鹿茸 781
二、人参 782
三、林蛙 784
第十四节 江苏省 786
一、洞庭碧螺春茶 786
二、高邮麻鸭 787
三、长江河豚 788
四、狼山鸡 790
第十五节 江西省 791
一、江西省农业特产生境概况 791
二、江西省食用菌特产生境概况 792
三、大余金边瑞香 793
四、赣东北大禾谷 794
五、赣南脐橙 795
六、广昌通心白莲 797
七、井冈山野生香菇 798
八、南丰蜜橘 798
九、南康甜柚 799
十、彭泽鲫鱼 800
十一、石城茶薪菇 802
十二、泰和武山鸡 803
十三、万年贡米 804
十四、婺源大鄣山茶 805
十五、婺源荷包红鲤鱼 806
第十六节 辽宁省 808
一、鞍山南果梨 808
二、辽南苹果(盖州) 809
三、细辛 810
四、绥中白梨 811
五、北镇鸭梨 812
六、本溪虹鳟 815
七、昌图豁鹅 815
八、辽宁绒山羊(盖州) 817
九、西丰梅花鹿 818
十、柞蚕 819
十一、铁岭马 820
十二、中华林蛙 822
第十七节 内蒙古自治区 824
一、鄂尔多斯甘草 824
二、河套蜜瓜(华莱士) 826
三、锡林郭勒草原蒙古口蘑 827
四、扎兰屯猴头 830
五、内蒙古麻黄 831
六、阿拉善肉苁蓉 834
七、阿尔巴斯型内蒙古白绒山羊 836
八、乌珠穆沁羊 838
第十八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 839
一、甘草 839
二、宁夏枸杞 842
三、宁夏滩羊 845
四、宁夏西吉彩鲫 847
第十九节 青海省 849
一、冬虫夏草 849
二、珊瑚菌地皮菜 850
三、大通马 851
四、河曲马 852
五、青海湖裸鲤 854
第二十节 山东省 855
一、菏泽牡丹 855
二、莱阳茌梨 857
三、平阴玫瑰 859
四、日照茶叶 861
五、德州西瓜 862
六、烟台苹果 864
七、章丘大葱 866
第二十一节 山西省 868
一、汾阳汾州核桃 868
二、高平大黄梨 870
三、和顺仁用杏 871
四、洪洞白莲 872
五、稷山板枣 874
六、交城骏枣 875
七、平陆百合 877
八、平顺大红袍花椒 878
九、平顺潞党参 879
十、平遥长山药 881
十一、沁县沁州黄小米 882
十二、清徐葡萄 883
十三、太谷壶瓶枣 884
十四、五台山野生台蘑 886
十五、襄汾生地 887
十六、应县紫皮大蒜 889
十七、垣曲野生猴头 890
十八、泽州红山楂 891
第二十二节 陕西省 893
一、安康桑蚕 893
二、关中驴 894
三、秦川牛 895
四、洋县黑米 897
五、紫阳茶 898
第二十三节 四川省 899
一、贝母 899
二、茶叶 901
三、川芎 902
四、冬虫夏草 904
五、汉源花椒 906
六、会理石榴 908
七、魔芋 910
八、青川黑木耳 912
九、通江银耳 914
十、竹荪 914
第二十四节 云南省 916
一、红河州草果 916
二、文山三七 918
三、小粒咖啡 919
四、八宝米 921
五、大叶茶 922
六、云南甘蔗 923
七、德宏州野生食用菌 924
八、云南烟叶 929
九、曲靖野生食用菌 931
第二十五节 浙江省 934
一、常山胡柚 934
二、长兴银杏 935
三、黄岩本地早 936
四、宁波浙贝 937
五、龙井茶 938
六、诸暨香榧 939
七、塘栖枇杷 940
第九章 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农业区点编目 942
第一节 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农区含义与编目的意义 942
第二节 极端环境条件下农业发展的研究进展 942
第三节 我国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农区概况 943
一、荒漠区域的农业区 943
二、高山与高寒农业区 943
三、石山农区 944
四、严重水土流失地区的农区 945
五、其他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农区 946
第四节 我国极端环境条件下农区发展的一般原则 947
第十章 分省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农业区点编目 949
第一节 甘肃省 949
甘肃河西沙漠绿洲农牧区 949
第二节 广东省 952
清远石灰岩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农业区 952
第三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 953
一、广西干旱地区 953
二、广西石山地区 954
第四节 海南省 957
海南处于极端生态区的农区综述 957
第五节 河北省 959
邯郸市曲周县黑龙港流域盐碱区 959
第六节 河南省 960
河南省风沙土、盐碱土生态区 960
第七节 湖南省 962
湖南省冷水江市工矿区生态农业 962
第八节 吉林省 964
吉林省碱质荒漠化地区 964
第九节 江苏省 967
连云港市水土流失严重农区 967
第十节 江西省 971
一、江西省处于极端条件生态区的农区概况 971
二、鄱阳湖洪涝灾害频发农区 973
三、兴国县水土流失农区 974
四、余江红壤丘陵农区 977
第十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 979
一、额济纳绿洲生态区 979
二、鄂尔多斯高原干旱荒漠草原农牧区 983
三、准格尔强烈土壤侵蚀区 986
第十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 988
一、西吉县黄土高原干旱农牧区 988
二、盐同香山干旱农牧区 990
第十三节 青海省 993
一、互助高原河谷半干旱农区 993
二、湟中高原河谷半干旱农区 995
三、门源高原河谷半干旱农区 998
四、青海省西部盐碱化严重区域 999
第十四节 山东省 1000
一、东营市重盐碱地农牧区 1000
二、石油开采加工业对东营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1003
第十五节 山西省 1004
一、晋西北风沙侵蚀农区 1004
二、朔州朔城区盐碱区生境 1006
三、山西沿黄河水土流失严重农区 1008
四、运城盐湖区盐池 1009
第十六节 四川省 1010
四川贡嘎山极高山高寒农区 1010
第十七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014
吐鲁番典型干旱荒漠绿洲农牧区概述 1014
第十一章 重要典型生态区与过渡带中的农区 1020
第一节 重要典型生态区与过渡带中的农区编目的含义和重要性 1020
一、重要典型生态区与过渡带中的农区编目的含义 1020
二、重要典型生态区与过渡带中的农区编目的重要性 1021
第二节 生态区与过渡带编目研究进展 1021
一、早期发展 1021
二、现代发展 1022
三、我国研究进展 1023
第三节 国际上对农区中典型生态区与过渡带编目的关注程度 1025
一、国际关注的背景 1025
二、《生物多样性公约》 1026
第四节 我国农区中的重要典型生态区 1026
一、东北三江平原农垦区 1027
二、长白山区域 1027
三、大兴安岭区域 1028
四、锡林郭勒草原 1029
五、冀北山地 1030
六、太行山地区 1030
七、汉江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区域 1031
八、武夷山区域 1032
九、海南岛五指山区 1033
十、东南沿海滩涂湿地区域 1034
十一、云贵高原及大娄山和武陵山区域 1035
十二、西双版纳地区 1036
十三、广西西部石灰岩区域 1037
十四、横断山南段区域 1038
十五、藏东—川西高原区域 1039
十六、祁连山区域 1040
十七、新疆天山西段—伊犁河谷区域 1041
十八、荒漠草原与荒漠区域 1042
第十二章 分省重要典型生态区与过渡带中的农区 1046
第一节 甘肃省 1046
一、陇中黄土高原北部过渡带农牧区 1046
二、秦安干旱区集雨节灌农业 1049
第二节 广东省 1050
顺德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工程 1050
第三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 1054
一、恭城瑶族自治县“猪—沼—果”生态区 1054
二、广西岩溶生态区 1055
三、兴安县稻田养禾花乌鲤鱼生态区 1059
第四节 贵州省 1060
贵州省处于重要典型生态区与过渡带的农区概况 1060
第五节 海南省 1062
海南五指山重要典型生态区 1062
第六节 河北省 1064
一、河北省坝上地区生物多样性 1064
二、冀北山地地区 1066
三、冀东山地过渡带农牧区 1068
四、唐山迁安“围山转”生态系统工程 1070
第七节 河南省 1071
一、博爱竹林生态系统过渡带 1071
二、马尾松林生态系统过渡带 1073
三、太行山猕猴种群自然保护区过渡带 1075
第八节 黑龙江省 1076
一、黑土地带 1076
二、漠河县极北寒温带农区 1078
三、五大连池保护区 1079
第九节 湖北省 1080
一、长江三峡库区兴山县生态环境 1080
二、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 1082
第十节 湖南省 1083
一、慈利县岩溶山地生态区 1083
二、南县低洼稻田生态农业区 1084
三、祁阳县红壤小流域治理区农业概述 1085
第十一节 吉林省 1086
长白山生态区 1086
第十二节 江西省 1088
一、赣南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农区 1088
二、赣州“猪—沼—果”生态系统工程 1089
三、山丘与湖泊过渡带农区 1090
四、平原与红色丘陵过渡带农区 1092
第十三节 辽宁省 1093
一、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 1093
二、盘锦西安生态养猪场 1094
三、蛇岛生境 1096
第十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 1097
一、内蒙古多伦县农牧交错生态区 1097
二、内蒙古鄂托克旗西部第三纪孑遗植物富集带牧农区 1102
第十五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 1105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处于重要典型生态区与过渡带的农区概况 1105
二、宁夏六盘山林牧农区 1107
第十六节 山东省 1109
山东五莲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1109
第十七节 山西省 1111
一、长治壶关“林—牧—农”生态区 1111
二、昔阳县大寨“林—牧—农”生态区 1113
第十八节 四川省 1115
雅安过渡带农区 1115
第十九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118
一、新疆重要典型农区概述 1118
二、新疆重要典型生态区域概述 1119
三、阿尔泰山南坡牧林水产区 1121
四、喀什三角洲农区 1124
五、昆仑山北坡农牧蚕桑区 1127
六、天山北坡东部农牧区 1130
七、天山北坡西部农区 1132
八、天山南坡农区 1134
九、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特种经济作物区 1136
十、焉耆盆地牧民水产区 1139
十一、伊犁河谷农牧林区 1141
十二、新疆准噶尔西部山地牧农区 1143
第二十节 云南省 1146
思茅地区澜沧县景迈古茶园分布点 1146
第十三章 农业物种引进的生态影响 1148
第一节 农业物种引进的生态影响的基本概念 1148
一、农业物种引进的含义 1148
二、外来入侵物种生态影响的严重性 1148
第二节 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1149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某些历史事件 1149
二、人类活动导致物种入侵 1150
三、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业与人类的影响 1150
四、对待外来物种入侵的不同认识 1151
第三节 国际上对外来物种入侵农业环境的关注程度 1152
一、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影响的国际指导方针和原则 1153
二、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影响的防范策略 1153
第四节 我国农业物种引进的生态影响 1154
一、外来入侵物种的概况 1154
二、物种入侵途径 1155
三、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1156
四、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及分布特征 1158
五、我国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对策 1164
第十四章 分省农业物种引进的生态影响 1167
第一节 福建省 1167
大米草和互花米草对三都湾区域的危害 1167
第二节 甘肃省 1169
美洲斑潜蝇的生态影响 1169
第三节 广东省 1170
一、福寿螺危害 1170
二、深圳入侵物种薇甘菊的影响 1170
第四节 贵州省 1172
紫茎泽兰的生态影响 1172
第五节 海南省 1173
一、农业物种引进的生态影响概述 1173
二、飞机草在海南的种群分布与生态影响 1175
三、海口市部分水域的水葫芦分布及生态影响 1177
四、美洲斑潜蝇的生态影响 1178
五、椰心叶甲的生态影响 1179
第六节 河北省 1180
秦皇岛市豚草的生态影响 1180
第七节 湖南省 1182
一、长沙县空心莲子草的生态影响 1182
二、长沙县水葫芦的生态影响 1183
三、南县龙虾的生态影响 1184
第八节 吉林省 1185
稻水象甲的生态影响 1185
第九节 江苏省 1186
沿海滩涂米草的生态影响 1186
第十节 江西省 1187
一、农业物种引进及其生态影响概况 1187
二、进贤县百喜草的生态影响 1189
三、空心莲子草的生态影响 1190
四、南昌市豚草的生态影响 1191
五、湿地克氏螯虾的生态影响 1192
第十一节 辽宁省 1193
一、美国白蛾 1193
二、豚草 1195
第十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 1196
内蒙古外来植物入侵种概况 1196
第十三节 云南省 1197
一、保山市紫茎泽兰的生态影响 1197
二、华坪县紫茎泽兰的生态影响 1198
三、昆明地区紫茎泽兰入侵区 1199
四、德宏州紫茎泽兰入侵区 1200
五、思茅地区紫茎泽兰入侵区 1201
六、紫茎泽兰入侵曲靖 1203
七、紫茎泽兰入侵文山 1204
八、昆明滇池水葫芦 1205
第十五章 农业重要病虫害及天敌的生境编目 1207
第一节 农业重要病虫害及天敌生境编目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 1207
一、农业重要病虫害及天敌生境编目的基本含义 1207
二、生境对农业重要病虫害及天敌的影响 1207
三、农业重要病虫害及天敌生境编目的重要性 1208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重要病虫害生境分布 1210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重要病虫害及天敌的生境多样性现状 1212
一、东亚飞蝗及发生区域 1212
二、水稻重要病虫害和发生区域 1212
三、小麦病虫害和发生区域 1214
四、棉花重要病虫害与发生区域 1217
五、玉米重要病虫害和发生区域 1218
六、草地螟 1219
七、粘虫 1219
八、黄毛鼠 1219
九、棉区主要捕食性群落 1220
十、稻田生境及非稻田生境中稻飞虱的天敌群落 1220
第四节 关于本次重要病虫害及其天敌生境编目调查 1221
第十六章 分省农业重要病虫害及天敌的生境编目 1223
第一节 甘肃省 1223
一、定西马铃薯晚疫病生境 1223
二、陇南小麦白粉病生境 1224
三、陇南小麦条锈病生境 1226
四、玉米矮花叶病生境 1228
五、陇南粘虫生境 1229
六、河西棉区蚜虫生境 1230
七、陇南七星瓢虫生境 1232
第二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 1233
一、广西稻瘿蚊生境 1233
二、广西农田鼠害生境 1234
第三节 贵州省 1236
一、贵州省农业重要病虫害及其天敌的生境概况 1236
二、贵州喀斯特山区烟蚜生境 1237
第四节 海南省 1238
一、海南省农业重要病虫害及其天敌的生境综述 1238
二、海南稀树草原蝗区生境 1239
三、水稻三化螟生境 1241
四、辣椒青枯病生境 1242
第五节 河北省 1243
一、稻水象甲生境 1243
二、河北湖库蝗区生境 1244
三、棉铃虫发生区生境 1246
四、小麦蚜虫发生区生境 1247
第六节 河南省 1249
一、小麦赤霉病 1249
二、小麦条锈病 1251
三、河南麦区麦蚜 1252
四、河南棉区棉铃虫 1253
第七节 黑龙江省 1255
落叶松毛虫生境 1255
第八节 湖北省 1256
一、秭归柑橘红黄蜘蛛和炭疽病生境 1256
二、鄂东水稻螟虫生境 1257
三、枣阳市棉花红蜘蛛生境 1259
四、兴山县稻飞虱生境 1260
五、兴山县柑橘大实蝇生境 1260
六、枝江棉铃虫生境 1261
第九节 湖南省 1263
一、南县甜菜夜蛾生境 1263
二、沅江市棉铃虫生境 1264
三、株洲县赤眼蜂生境 1265
第十节 吉林省 1266
玉米螟 1266
第十一节 江苏省 1268
农田蜘蛛生境概况 1268
第十二节 江西省 1270
一、江西省农业重要病虫害及其天敌的生境概况 1270
二、白菜软腐病区生境 1272
三、稻瘟病区生境 1273
四、油菜菌核病区生境 1277
五、柑橘锈壁虱区生境 1279
六、赣北茶毛虫区生境 1281
七、三化螟区生境 1282
八、棉叶螨生境 1285
九、江西蜘蛛区生境 1288
十、黑肩绿盲蝽区生境 1290
第十三节 辽宁省 1291
赤眼蜂生境 1291
第十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 1292
一、小麦锈病 1292
二、玉米黑穗病 1292
三、草地螟生境 1293
四、内蒙古蝗虫生境 1294
五、内蒙古麦蚜生境 1296
六、内蒙古粘虫生境 1297
第十五节 山东省 1298
一、滨湖蝗区生境 1298
二、河泛蝗区生境 1300
三、内涝蝗区生境 1302
四、沿海蝗区生境 1304
五、鲁西北棉铃虫生境 1307
六、山东省甘薯黑斑病对生态的影响 1308
第十六节 山西省 1309
一、大同地区蒙古黄鼠生境 1309
二、大同荒草滩土蝗生境 1310
三、运城黄河三角飞蝗区生境 1311
第十七节 陕西省 1313
一、陕西稻瘟病生境 1313
二、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黄萎病生境 1315
三、小麦病毒病生境 1318
四、陕西小麦锈病生境 1320
五、金针虫生境 1323
六、棉铃虫生境 1324
七、内陆蝗虫生境 1328
八、粟灰螟生境 1328
九、小麦吸浆虫生境 1330
十、陕西粘虫生境 1334
十一、陕西省啮齿动物生境 1336
第十八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338
一、新疆棉花害虫概况 1338
二、新疆棉花地老虎 1338
三、新疆棉花蓟马 1340
四、新疆棉花盲蝽 1342
五、新疆棉花棉铃虫 1343
六、新疆棉花蚜虫 1344
七、新疆棉花榆叶蝉 1347
八、新疆棉花棉叶螨 1347
九、新疆棉花黑根腐病 1348
十、新疆棉花红腐病 1349
十一、新疆棉花黄萎病 1350
十二、新疆棉花角斑病 1351
十三、新疆棉花枯萎病 1353
十四、新疆棉花白粉病 1355
十五、新疆棉花棉苗立枯病 1355
十六、新疆棉花叶轮纹斑病 1356
十七、新疆小麦锈病和抗锈品种概述 1357
第十九节 浙江省 1360
一、浙江稻区三化螟生境 1360
二、浙江沿海稻区稻水象甲生境 1361
第十七章 农业部门的重要自然保护区编目 1362
第一节 农业部门的重要自然保护区编目的含义和重要性 1362
一、农业部门的重要自然保护区编目的含义 1362
二、保护区分类 1362
三、农业部门的重要自然保护区编目的重要性 1364
第二节 农业部门的重要自然保护区编目研究进展 1364
一、早期进展 1364
二、现代进展 1365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文件中有关保护区的条款 1366
第四节 我国农业部门的重要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1367
一、农业部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69
二、农业部门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1373
三、农业部门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 1381
第十八章 分省农业部门的重要自然保护区编目 1384
第一节 安徽省 1384
安徽宣城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湿地 1384
第二节 甘肃省 1385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85
第三节 广东省 1389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89
第四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 1391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91
第五节 贵州省 1392
一、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1392
二、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1394
三、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 1396
四、威宁草海湿地自然保护区 1398
第六节 海南省 1400
一、海南省农业部门重要的自然保护区综述 1400
二、大洲岛海洋自然保护区 1401
三、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 1402
四、海南临高—儋州白蝶贝自然保护区 1404
五、西、南、中沙群岛自然保护区 1406
六、西沙东岛白鲣鸟保护区 1409
第七节 河北省 1411
一、河北省围场红松洼自然保护区 1411
二、雾灵山自然保护区 1413
三、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 1415
四、张家口大海陀自然保护区 1418
第八节 河南省 1423
吉利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1423
第九节 黑龙江省 1425
一、哈拉海自然保护区 1425
二、挠力河自然保护区 1427
三、曙光自然保护区 1430
第十节 湖北省 1431
一、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1431
二、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32
第十一节 湖南省 1433
一、辰溪县龙门溪大鲵自然保护区 1433
二、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34
三、攸县麻鸭自然保护区 1437
第十二节 吉林省 1439
一、九台市土们岭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 1439
二、通化市湾湾川自然保护区 1441
三、通榆县瞻榆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 1442
第十三节 江苏省 1443
一、固城湖水域保护区 1443
二、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1446
第十四节 江西省 1449
一、江西省农业部门重要自然保护区概况 1449
二、文公山自然保护区 1450
三、吉安赣江鲥鱼产卵场自然保护区 1452
四、鄱阳湖江豚、银鱼、鲤、鲫鱼产卵场保护区 1457
第十五节 内蒙古自治区 1459
一、根河市冷水鱼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1459
二、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61
三、乌梁素海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1464
四、锡林郭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 1467
第十六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 1472
一、白芨滩自然保护区 1472
二、固原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 1477
第十七节 青海省 1480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1480
第十八节 山东省 1482
一、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82
二、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85
三、乐陵小枣保护区 1487
第十九节 山西省 1488
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 1488
第二十节 四川省 1490
螺髻山亚高山草甸自然保护区 1490
第二十一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93
伊犁黑蜂自然保护区 1493
附录 1495
附表1 中国栽培作物来源分类名录汇编(典型种) 1495
附表2 中国淡水鱼类分区 1500
附表3 草原区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1502
附表4 草原区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名录 1504
附表5 湿地系统中珍稀濒危植物种名录 1505
附表6 主要粮食作物种类和分布 1506
附表7 主要纤维作物种类及分布 1509
附表8 主要油料作物种类及分布 1511
附表9 糖料作物种类及分布 1512
附表10 茶树主要优良品种 1513
附表11 主要果树种类及分布 1515
附表12 中国各地区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 1517
附表1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1518
附表1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1522
附图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1527
附图2 中国主要山系示意图 1527
附图3 中国自然区划 1528
附图4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1530
附图5 中国植被区划 1531
附图6 中国农业综合区划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