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市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编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2403256
  • 页数:26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1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1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二、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5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5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6

第三节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15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19

第一节 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19

一、世界是物质的 19

二、物质是运动的 23

三、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7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29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9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32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34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39

第一节 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39

一、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39

二、客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43

三、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45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51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 51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55

第四章 对立统一规律 58

第一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8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58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60

三、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62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5

一、矛盾的普遍性 65

二、矛盾的特殊性 67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69

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1

第三节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73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73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76

第五章 量变质变规律 80

第一节 质、量、度 80

一、事物的质 80

二、事物的量 82

三、事物的度 84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86

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86

二、从量变到质变 88

三、从质变到量变 90

第三节 量变质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91

一、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91

二、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 92

三、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 94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97

第一节 辩证的否定 97

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97

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99

三、坚持科学分析,反对形而上学 101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04

一、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105

二、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106

三、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108

四、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10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13

第一节 本质和现象 113

一、什么是本质和现象 113

二、本质和现象的相互关系 114

三、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115

第二节 内容和形式 117

一、什么是内容和形式 117

二、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 118

三、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促进事物的发展 120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 121

一、什么是原因和结果 121

二、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关系 123

三、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126

第四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127

一、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 127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 128

三、通过偶然性揭示必然性 130

第五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31

一、什么是可能性和现实性 131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关系 134

三、立足现实,争取好的前景 136

第八章 认识和实践 138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38

一、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138

二、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41

第二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42

一、实践的特点和基本形式 142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45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49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49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153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155

第四节 真理 156

一、客观真理 157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59

三、真理在克服谬误中发展 163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66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 169

第九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74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174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174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76

三、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 182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85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85

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87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89

四、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辩证发展过程 190

第三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192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92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94

三、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8

第十章 社会基本矛盾 203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03

一、生产力 203

二、生产关系 205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06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10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11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21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18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漫长的、分阶段发展的社会 218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221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24

第十一章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230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230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230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34

三、我国现阶段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236

第二节 国家 238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238

二、国家的基本职能 240

三、国体和政体 242

第三节 社会革命 243

一、社会革命的根源和作用 243

二、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244

三、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246

第十二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50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50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 250

二、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 251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254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57

一、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257

二、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258

三、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