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机理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建雄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10200854
  • 页数:4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探讨了科学发展中的检察理念、检察职能、检察体制、检察能力建设等问题,研究了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内涵、意义、路径及要求,对深化检察改革,加强检察管理,强化检察各项职能作用以及检察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导论 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机理探索 1

一、新时期检察发展轨迹及蕴涵的一般法则 1

(一)检察制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完善 1

(二)检察工作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加强 3

(三)检察事业伴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协调发展 4

(四)检察发展实践蕴涵的一般法则 5

二、新时期检察发展进路及其生成机理 6

(一)在保障科学发展中推进检察建设 7

(二)在为民执法中改进检察方式 8

(三)在维护和谐稳定中优化检察职能 9

(四)在统筹兼顾中提高检察能力 11

第一篇 科学发展中的检察理念第一章 概述:检察理念的形成与确立 19

一、科学发展中检察理念之必要性分析 19

(一)保障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0

(二)开辟检察工作新境界的必然要求 21

(三)解决检察执法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22

二、确立科学发展中检察理念的基本原则 24

(一)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4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导 25

(三)体现我国检察机关的职能特征 27

三、科学发展中检察理念的培育与确立 28

(一)注重检察理念的自主性培育 29

(二)强化检察理念的基础性教育 30

(三)完善检察理念培育的保障机制 32

第二章 检察宪政理念探思 34

一、检察宪政理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34

(一)“三个至上”的基本内涵 34

(二)“三个至上”的内在联系 36

(三)“三个至上”的基本特征 36

二、检察宪政理念的法理基础和时代特色 37

(一)党的事业至上与我国宪法原则和党的根本宗旨 37

(二)人民利益至上与我国的国体政体和检察工作的人民性 39

(三)宪法法律至上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强化法律监督 41

三、践行检察宪政理念的职责使命 4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44

(二)执法为民的践行者和人民权益的维护者 46

(三)依法治国的推进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49

第三章 检察发展理念探思 53

一、检察发展的第一要义:保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53

(一)检察工作发展的法治价值 53

(二)检察工作发展的正当性、合理性 54

(三)检察工作发展动力之源 55

二、检察发展的核心: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55

(一)检察工作的人民性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56

(二)维护人民权益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56

(三)改进执法作风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57

三、检察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忠实履行检察职责 57

(一)全面忠实履行职责与进一步解放思想 58

(二)全面忠实履行职责与全面加强法律监督 59

(三)全面忠实履行职责与提高执法水平 59

四、检察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业务、队伍和保障等重大关系 60

(一)强化法律监督与加强自身监督相结合 61

(二)思想政治建设与专业化建设相结合 61

(三)司法管理与后勤保障相结合 62

第四章 检察执法理念探思 63

一、检察理念的核心要素:公正执法 63

(一)法律监督的目标追求 63

(二)司法活动的本质属性 64

(三)检察活动的根本原则 64

二、检察执法的本质要求:维护人权 65

(一)执法为民的具体体现 65

(二)人民检察的必然要求 65

(三)司法公权中的价值理念 66

三、检察执法的重要使命:保障发展 66

(一)服务大局的时代主题 66

(二)法律监督的价值体现 67

(三)检察能力的客观要求 68

四、检察执法的内在要求:程序正当 69

(一)公平正义的载体 69

(二)检察职能的特征 69

(三)规范执法的依据 70

五、检察执法的根本保证:政策指导 70

(一)党领导执法的具体体现 70

(二)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保证 71

(三)检察权监督制约的基本依据 72

第五章 检察价值理念探思 74

一、公平正义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74

(一)公平正义的法理内涵 74

(二)公平正义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 75

(三)公平正义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7

(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 77

二、公平正义内涵与法律监督品格的契合 78

(一)合法合理:法律监督的基本前提 79

(二)平等对待:法律监督的基本要求 81

(三)及时高效:法律监督的重要原则 83

(四)程序公正:法律监督的基本路径 84

三、公平正义对法律监督主体的应然要求 87

(一)坚持秉公执法,忠于事实真相 87

(二)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88

(三)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结合 89

(四)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 89

(五)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90

第六章 检察理念蕴涵的思想方法探思 91

一、用唯实的思想方法认清检察工作宪法定位 91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92

(二)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92

(三)坚持科学的评价标准 93

二、用创新的思想方法激发检察工作的内在动力 95

(一)把法律监督职能与服务大局职责联系起来思考 95

(二)把组织体制改革与工作机制创新结合起来探索 97

(三)把党的建设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推进 97

三、用统筹的思想方法确保检察工作的协调运转 98

(一)用检察工作主题统筹各项检察职能 99

(二)牢牢把握能力建设的“三项重点” 99

(三)正确处理检察工作中的各种重大关系 100

四、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方法端正检察工作的价值取向 101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01

(二)人本思想的检察境界 102

(三)人本思想的职能要求 103

第二篇 科学发展中的检察职能第一章 概述:检察职能的形成与运行 109

一、检察职能的概念及其司法属性 109

(一)检察职能的概念 109

(二)我国检察职能的司法属性 111

(三)中国特色的司法规律 114

二、我国检察职能运行的基本原则 117

(一)检察一体:检察职能运行的基本特色 117

(二)检察民主:检察职能运行的基本要求 119

(三)司法平等:检察职能运行的基本前提 119

(四)司法求是:检察职能运行的基本途径 120

(五)司法制约:检察职能运行的基本方式 121

(六)司法效率:检察职能运行的基本遵循 122

三、科学发展中的检察职能的运行 123

(一)以“保障和谐”为价值基础 123

(二)以“宽严相济”为刑事策略 123

(三)以“刑事和解”为重要探索 124

(四)以“民行检察”为薄弱环节 125

第二章 检察职能的价值基础 127

一、检察监督与和谐社会建设 127

(一)保障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28

(二)保障诚信友爱建设,促进社会充满活力 128

(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29

二、和谐社会建设与人民生活质量 130

(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 130

(二)构建和谐就是创造提高民生质量的社会环境 132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标志就是社会主义法治 133

三、和谐法律秩序与强化诉讼监督 135

(一)强化刑事立案监督 135

(二)强化侦查活动监督 135

(三)强化刑事审判监督 136

(四)强化刑事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 137

(五)强化民事行政法律监督 138

(六)加强对自身执法监督活动监督 139

第三章 法律监督的刑事策略 140

一、刑事法治的政策和策略 140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 140

(二)刑事政策的历史渊源 141

(三)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 142

(四)刑事政策的法理依据和实践基础 144

二、法律监督的刑事策略考量 146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环节适用现状分析 147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中宽严失衡成因分析 149

三、检察环节落实刑事政策的构想 152

(一)执法思想上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科学内涵 152

(二)刑事实体上明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 153

(三)刑事程序上探索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途径 155

第四章 惩治职务犯罪的策略运用 158

一、惩治职务犯罪的刑事策略回眸 158

(一)刑事政策与惩治职务犯罪的有机联系 158

(二)刑事政策指导职务犯罪惩治的历史演进 160

(三)刑事政策在职务犯罪惩治中的功能分析 162

二、惩治职务犯罪的刑事策略要求 164

(一)刑事政策在执法指导上的要求 165

(二)刑事政策在工作安排上的要求 166

(三)刑事政策在办案原则上的要求 168

(四)刑事政策在执法效果上的要求 170

三、职务犯罪侦查中的政策适用 172

(一)把握“趋利避害”心理特征,体现宽严相济司法导向 172

(二)引入“协商性”司法方式,体现宽严相济程序价值 173

(三)把握犯罪情节和悔罪态度,体现宽严相济实体价值 175

四、惩治职务犯罪的立法建议 177

(一)职务犯罪的立法缺陷 177

(二)惩治职务犯罪的立法完善 179

第五章 办理轻刑案件的新模式 181

一、刑事和解的现实性、合理性考究 181

(一)刑事和解的现实意义 182

(二)刑事和解的文化源流 184

(三)刑事和解与世界法治潮流的契合 186

二、刑事和解的概念、内容与特征 187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 187

(二)刑事和解的原则 189

(三)刑事和解的制度模式 191

三、刑事和解运行的实证分析与法治价值 195

(一)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 195

(二)刑事和解的法治效果 197

(三)刑事和解的现实启迪 200

第六章 增强民行检察的薄弱环节 204

一、强化民行检察的价值分析 204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04

(二)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的重要保证 205

(三)促进行政权依法行使的必要手段 206

二、民行检察的现实状况考量 207

(一)法理上的纷争 207

(二)现实中的窘境 208

(三)成因上的思考 209

三、强化民行检察的基本构想 211

(一)强化民行检察的基本原则 211

(二)强化民行检察的基本构想 214

第三篇 科学发展中的检察体制第一章 概述:检察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221

一、健全完善检察体制的现实意义 221

(一)健全完善检察体制的研究视角 221

(二)健全完善检察体制的现实意 222

二、健全完善检察体制的法理基础 223

(一)健全完善检察体制的理论基础 223

(二)健全完善检察体制的宪政基础 224

(三)健全完善检察体制的法律依据 225

三、健全完善检察体制的基本思路 226

(一)健全完善检察体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26

(二)健全完善检察体制的基本设想 227

第二章 检察机关的组织体制 230

一、检察机关领导体制 230

(一)检察机关的政治组织领导体制及其完善 230

(二)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体制及其完善 233

(三)检察机关自身领导体制及其完善 235

(四)检察机关集体领导体制及其完善 236

二、检察机关业务机构设置 238

(一)检察业务机构设置的现状及问题 238

(二)检察业务职权配置与机构调整思路 240

(三)完善检察业务机构设置的具体构想 243

(四)整合检察机关非检察业务机构 246

第三章 法律监督的工作体制 247

一、法律监督权力结构模式及其完善 247

(一)法律监督权力结构现状 248

(二)现行法律监督权力结构弊端 250

(三)法律监督权力结构的改善 251

二、法律监督职权的运行机制 253

(一)职务犯罪侦查的运行机制及其完善 254

(二)公诉权的运行机制及其完善 257

(三)诉讼监督权的运行机制及其完善 261

(四)建立有关职权运行的协作机制 265

三、法律监督权运行的监控机制 266

( )建立健全检务督察机制 266

(二)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269

第四章 检察价值保障体制 272

一、检察价值保障与检察官客观义务 272

(一)检察官客观义务的概念 272

(二)检察官客观义务的特征 275

(三)检察官客观义务的法律规定 277

二、构建我国检察官客观义务的法理基础 278

(一)检察官客观义务在我国立法上的体现 278

(二)检察官客观义务在我国司法中的实践 280

(三)检察官客观义务的理论基础 282

三、构建我国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基本路径 284

(一)确立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司法理念 284

(二)建立健全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工作机制 285

(三)优化检察机关在司法过程中的制衡体系 287

(四)把握检察官客观义务的适用 288

第五章 检察物质保障体制 290

一、检察物质保障的基本内容 290

(一)资金保障 290

(二)技术装备保障 291

(三)检察基本建设 292

二、检察物质保障现状解析 292

(一)检察物质保障存在的问题 293

(二)检察物质保障问题解析 294

三、检察物质保障的完善对策 296

(一)完善检察物质保障总的设想 297

(二)完善检察物质保障具体措施 299

第四篇 科学发展中的检察能力第一章 概述:检察能力的构成与建设 303

一、检察能力的含义与构成 303

(一)检察能力的含义 303

(二)检察能力的构成要素 304

(三)检察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305

二、检察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 307

(一)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要求 307

(二)必须以执法规范化为基础 308

(三)必须重视检察文化的培育 309

(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09

三、检察能力建设的基本格局 310

(一)检察能力建设的先导:检察理念 310

(二)检察能力建设的核心:办案技能 311

(三)检察能力建设的重点:专业化素质 312

(四)检察能力建设的关键:检察管理 313

(五)检察能力建设的动力:检察文化 313

(六)检察能力建设的支撑:检务保障 314

第二章 检察能力与专业化建设 316

一、增强检察能力的要求及特征 316

(一)提高检察能力的整体要求 316

(二)提高检察能力的权能要求 317

(三)提高检察能力的岗位职责要求 319

(四)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特征 320

二、检察能力建设主体专业素质考量 322

(一)H省检察官专业素质状况分析 323

(二)检察官专业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326

(三)影响检察官专业素质之诸因素 328

(四)提高检察官专业素质之路径 329

三、检察专业素质建设的着力点和结合点 335

(一)围绕“严格、公正、文明”,提高执法办案能力 335

(二)围绕执法技能,深化岗位练 337

(三)围绕专业素质,完善检察官培训长效机制 338

(四)检察能力和素质建设的“四个结合” 340

四、检察专业素质建设的法律保障 343

( )落实完善检察官职务保障 343

(二)落实完善检察官经济保障 345

(三)落实完善检察官考评晋升制度 346

第三章 检察业务评价机制建设 352

一、传统检察业务评价制度的利弊研判 352

(一)对履行检察业务职能的积极作用 352

(二)对履行检察业务职能的负效应 355

(三)对检察业务考评负效应的法理评析 358

二、完善检察业务评价机制的基本构想 362

(一)科学确定考核各项业务工作的指标体系 362

( )合理设置考评项目及评分标准 364

(三)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动态考评机制 364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 365

三、创新检察业务评价机制的一个模式 366

(一)执法办案的评估标准 366

(二)执法办案的责任体系 368

(三)办案质量监控评价系统 371

(四)干警素质提升系统 371

第四章 检察业务管理建设 372

一、检察业务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372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373

(二)提高检察业务管理的理性选择 374

(三)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根本性举措 374

二、绩效管理的特征及其应用状况 375

(一)绩效管理的特征 375

(二)国外绩效管理应用现状 376

(三)我国绩效管理应用状况 378

三、检察绩效管理的实践评析 381

(一)检察绩效管理的先进性 381

(二)绩效管理(考核)存在的问题 382

(三)改进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的对策 384

四、创新检察绩效管理机制的思考 386

(一)“KPI”概念在检察机关绩效管理体系设定中的运用 387

(二)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完善绩效考核结果的评估 388

(三)运用现代手段推进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 389

(四)把绩效管理与“三位一体”建设结合起来 390

第五章 检察机关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93

一、社会价值体系及其功能的法理评析 393

(一)价值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393

(二)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生命 395

二、检察机关核心价值体系依据及其构成 396

(一)检察机关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依据 396

(二)检察机关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 399

三、检察机关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与构建 403

(一)以检察信仰为核心,营造学习文化 403

(二)以检察精神为核心,营造道德文化 405

(三)以检察素养为核心,营造职业文化 406

(四)以检察规范为核心,营造制度文化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