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中国生产力布局的自然基础 7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7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14
第三节 河流、湖泊和近海 19
第四节 植被和土壤 29
第二章 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人口基础 34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 34
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 42
第三节 华侨与华裔 45
第三章 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历史基础 5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分布特点 51
第二节 旧中国社会生产力分布的特点 53
第三节 新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56
第四节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62
第四章 生产力布局规律与原则 66
第一节 生产力布局的一般规律 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的规律 7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原则 80
第五章 第一产业布局 88
第一节 概述 88
第二节 粮食作物 95
第三节 经济作物 101
第四节 林业 111
第五节 畜牧业 120
第六节 水产业 128
第七节 农业区划 134
第六章 第二产业布局(一) 142
第一节 概述 142
第二节 能源工业 148
第三节 冶金工业 163
第四节 机械工业 172
第五节 化学工业 180
第六节 建筑材料工业 186
第七章 第二产业布局(二) 192
第一节 概述 192
第二节 纺织工业 194
第三节 食品工业 205
第四节 造纸工业 211
第五节 日用品工业 214
第八章 第三产业布局(一) 219
第一节 概述 219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业 226
第三节 邮电通讯 241
第四节 商业物资供应 249
第四节 金融保险 257
第九章 第三产业布局(二) 272
第一节 科技教育事业 272
第二节 广播电视与文化 280
第三节 卫生保健与体育 284
第四节 旅游业 289
第十章 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295
第一节 经济区划 295
第二节 三大经济带的布局特点 299
第三节 八大经济区简介 302
第四节 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328
附:我国若干主要产品历年产量变化图:一、粮食产量(1949—1989) 337
二、黄红麻、棉花、蚕茧产量(1949—1989) 338
三、茶叶、水果、烤烟产量(1949—1989) 339
四、油料产量(1949—1989) 340
五、甜菜、甘蔗产量(1949—1989) 341
六、水产品产量(1949—1989) 342
七、卷烟、原盐产量(1949—1989) 343
八、纯碱、酸硫产量(1953—1989) 344
九、木材产量(1952—1989) 345
十、水泥产量(1953—1989) 346
主要参考文献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