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沂蒙教育 1
一、原始社会时期沂蒙地区的教育 1
(一)沂蒙地区的原始社会 1
(二)从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看沂蒙教育的发生发展 2
(三)从有关文献与传说看沂蒙地区的教育 5
二、夏商时期的沂蒙教育 8
(一)夏商时期教育的变化 8
(二)夏商时期的学校与教育制度 8
(三)沂蒙教育的发展状况 9
三、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沂蒙教育 13
(一)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沂蒙地区的行政区划 13
(二)文化教育领域中的变化——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15
(三)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 16
(四)对沂蒙教育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及私学的发展 16
(五)从出土文物看沂蒙文化教育的发展 25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沂蒙教育 26
一、秦汉时期沂蒙地区的行政区划 26
二、秦朝的文教政策与教育概况 27
三、两汉时期的文教政策与教育制度 27
(一)独尊儒术、征集图书与正定五经 28
(二)察举与征辟 28
(三)教育制度 29
四、沂蒙教育发展概况 29
(一)私学的发展与儒学教育的热潮 30
(二)家庭教育举隅 33
(三)社会教育考察 41
(四)其他(孝道教育、军事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 47
五、秦汉时期沂蒙文化教育与外地区的交流 53
(一)家族的迁徙 53
(二)士人的游学与出仕 55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沂蒙教育 59
一、行政区划及思想领域的变化 59
(一)行政区划的变化 59
(二)儒学的衰落与名法思想的影响 60
(三)魏晋风度及其对沂蒙地区的影响 61
二、教育制度及各种形式的教育的发展 62
(一)魏晋时期的文教政策 62
(二)魏晋时期沂蒙教育的发展 64
(三)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 77
(四)沂蒙教育发展概况 81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沂蒙文化教育与南方及北方的交流 87
(一)生产领域中的相互学习 87
(二)政治领域中的相互磨合 88
(三)文化教育领域中沂蒙历史人物的建树 89
(四)社会生活习俗的交流 102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沂蒙教育 104
一、隋唐时期沂蒙的行政区划 104
二、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与教育发展概况 105
(一)尊崇儒学 105
(二)建立完备的学校教育系统 107
(三)创建与发展科举制 110
三、沂蒙教育的发展 111
(一)州、县、乡官立教育的发展 111
(二)名师与私学发展举隅 112
(三)家庭教育举隅 115
(四)沂蒙历史名人的社会教育与教育的对外交流 126
第五章 宋金元时期的沂蒙教育 135
一、政治形势的变化及行政区划 135
二、宋金元时期统治者的教育思想与政策 136
(一)宋代的“尚文”、“典学”与崇儒 136
(二)金代对儒学的阐扬推崇 138
(三)理学对宋代以后教育的影响 138
(四)蒙古贵族的崇儒与尊儒 139
三、宋金元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139
(一)北宋时期的中央官学与地方学校 140
(二)金朝学校教育概况 140
(三)元朝教育概况 141
(四)宋元时期的书院 142
四、宋金元时期沂蒙教育的发展 143
(一)官立学校 143
(二)私学举隅 147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举隅 148
第六章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的沂蒙教育 158
一、明清时期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及沂蒙地区的行政区划 158
二、明清时期的文教政策与教育体制 160
(一)明朝的文教政策 160
(二)清朝的文教政策 161
(三)明朝的官学体制 164
(四)清朝的官学体制 165
(五)明清时期的私学和书院 166
三、沂蒙教育的发展 166
(一)明清时期各州县学的基本情况 166
(二)府学、州学、县学及社学 170
(三)私学举隅 180
(四)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188
(五)自学与继续教育 201
(六)重教助学 206
(七)明清时期的太学生 211
(八)明清时期的孝悌教育 211
四、明清时期沂蒙教育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互交流 214
(一)促进相互交流的因素 214
(二)教育交流简况 216
附录:隋唐至清末进士举人名录 227
第七章 其他形式的教育 287
一、民俗教育概述 287
(一)民俗的功用及重视民俗的沂蒙先贤 287
(二)民俗教育举隅 289
(三)社会风尚及其感染作用 305
(四)民俗教育的两重性 314
二、宗教教育概述 315
(一)沂蒙民间宗教教育概述 315
(二)宗教意识在沂蒙地区的影响 319
三、美术教育举隅 325
第八章 近代文化教育之简况 332
一、沂蒙地区近代思想领域的变化 332
(一)爱国主义的弘扬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确立 332
(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深入与科学精神的阐扬 335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影响的扩大 337
(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沂蒙精神的形成 338
二、近代沂蒙地区教育制度的变化与教育的发展概况 344
主要参考文献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