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灵武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27020274
  • 页数:927 页
图书介绍:

序一&吴忠礼 1

序二&王学文 1

序三&李锐 1

序四&杨万仁 1

序五&杨中其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1

卷一建置 1

第一章 建置沿革 1

第一节 位置 1

第二节 沿革 2

第二章 行政区划 5

第一节 清代政区 5

第二节 民国政区 5

第三节 新中国政区 6

第三章 乡镇 9

第一节 城镇 9

第二节 川区乡镇 10

第三节 山区乡镇 15

第四节 新灌区乡 16

卷二自然地理 19

第一章 地质 19

第一节 古地理环境 19

第二节 地层 21

第三节 地质构造 24

第二章 地形 27

第一节 西部平原 27

第二节 东部台地 28

第三章 气候 29

第一节 日照 29

第二节 温度 31

第三节 气压 34

第四节 降水 35

第五节 湿度与蒸发 37

第六节 气候区域 38

第七节 季节与物候 38

第四章 水文 40

第一节 地表水 40

第二节 地下水 41

第三节 水文区域 43

第五章 生物 46

第一节 林木植被 46

第二节 草场植被 46

第三节 经济植被 48

第四节 动物 49

第六章 土壤 52

第一节 灰钙土 52

第二节 潮土 52

第三节 盐土 53

第四节 灌淤土 54

第五节 风沙土 54

第六节 红黏土、龟裂碱土及新积土 55

第七章 自然资源 55

第一节 土地资源 55

第二节 光能资源 57

第三节 矿藏资源 58

第四节 水资源 59

第五节 生物资源 60

第八章 自然灾害 60

第一节 灾害天气 60

第二节 地震 62

第九章 生态环境 65

第一节 水土流失 65

第二节 土地沙化 65

第三节 土壤盐渍化 65

第四节 野生生物 66

第五节 环境污染 66

卷三人口 69

第一章 演变 69

第一节 历代变动 69

第二节 当代增减 71

第三节 分布密度 75

第二章 构成 76

第一节 民族 76

第二节 性别年龄 77

第三节 素质 82

第四节 行业职业 84

第三章 人口登记与普查 86

第一节 人口登记 86

第二节 人口普查 87

第四章 人口与经济 88

第一节 人均耕地 88

第二节 人均粮食 88

第三节 人均产值与国民收入 89

第五章 婚姻家庭 90

第一节 婚姻 90

第二节 家庭 91

第六章 人口控制 91

第一节 机构 91

第二节 人口政策与实施 92

卷四土地 95

第一章 土地利用 95

第一节 开发利用史略 95

第二节 分布及利用 99

第二章 农田基本建设 102

第一节 农田规划与实施 102

第二节 农田建设会战纪实 103

第三章 土地管理 104

第一节 民国土地管理 104

第二节 新中国土地管理 104

卷五水利 108

第一章 秦渠灌溉渠系 108

第一节 秦渠 108

第二节 农场渠 111

第三节 梧桐树干渠 113

第二章 汉渠东干渠灌溉渠系 115

第一节 汉渠 115

第二节 东干渠 117

第三章 提水灌溉 120

第一节 扬水灌溉 120

第二节 井水灌溉 125

第四章 排水 127

第一节 山水沟 127

第二节 清水沟 129

第三节 东排水沟 130

第四节 西排水沟龙徐沟 131

第五节 电力排水站和排水井 133

第五章 治河防洪 134

第一节 黄河水患与治理 134

第二节 山洪灾害 141

第三节 山洪治理 141

第六章 水政 147

第一节 机构 147

第二节 灌溉管理 148

第三节 渠道养护 151

第四节 水利经费 152

卷六种植业 158

第一章 农业体制 158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158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59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161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163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65

第二章 粮食作物 166

第一节 作物分区及结构 166

第二节 作物品种 170

第三节 作物产量 172

第三章 经济瓜菜作物 177

第一节 经济作物 177

第二节 瓜菜作物 178

第四章 耕作方式 180

第一节 传统耕作方式 180

第二节 耕作方式改革 182

第五章 农技农艺 183

第一节 施肥 183

第二节 裁培技术 186

第三节 作物灌溉 188

第四节 作物保护 188

第六章 农业机具 193

第一节 农具 193

第二节 农业机械 193

第三节 农机经营 195

第七章 农业管理 196

第一节 机构 196

第二节 农业投入 198

第八章 国营灵武农场 201

第一节 农场沿革 201

第二节 发展述要 202

卷七养殖业 207

第一章 草原 207

第一节 分布 207

第二节 管理 211

第二章 畜禽养殖 212

第一节 畜禽种类及改良 212

第二节 饲养 216

第三节 疾病防治 221

第三章 滩羊 224

第一节 繁殖 224

第二节 经济价值 226

第四章 养鱼养峰 227

第一节 养鱼 227

第二节 养蜂 228

第五章 畜牧管理 229

第一节 行政管理 229

第二节 业务机构 230

卷八林业 234

第一章 植树造林 234

第一节 造林分布 234

第二节 育苗 235

第三节 零星植树 236

第二章 林木管护 239

第一节 林权 239

第二节 护林 240

第三节 采伐 241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241

第五节 天牛危害与治理 242

第三章 林业管理 243

第一节 机构 243

第二节 林场 245

卷九园艺 250

第一章 种植规模 250

第一节 果树栽培自然条件 250

第二节 种植规模与分布 251

第二章 品种 255

第一节 传统品种 255

第二节 改良品种 256

第三章 果树栽培 259

第一节 栽培技术 259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261

第三节 冻害防治 261

第四章 贮销 262

第一节 贮藏 262

第二节 营销 263

第五章 园艺场 264

第一节 自治区属园艺场 264

第二节 县属园林场 265

卷十工业 268

第一章 体制 268

第一节 私营工业 268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70

第三节 国营工业 272

第二章 门类 274

第一节 纺织服装业 274

第二节 加工业 276

第三节 造纸印刷业 281

第四节 皮革家具业 281

第五节 机械制造业 282

第六节 建材业 284

第七节 制药化工 286

第八节 供电 287

第三章 工业管理 290

第一节 行政管理 290

第二节 经营管理 291

卷十一煤炭石油 294

第一章 煤田勘探 294

第一节 煤藏区域 294

第二节 勘探纪略 294

第三节 煤质煤种 297

第四节 灵武煤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98

第二章 开采沿革 299

第一节 古代 299

第二节 近代 300

第三节 现代 301

第三章 矿区建设 302

第一节 设施 302

第二节 生产矿井 305

第三节 煤炭科研 307

第四节 远景规划 312

第四章 石油 314

第一节 石油开发 314

第二节 马家滩石油基地 314

第三节 农工商联合处 316

卷十二交通邮电 317

第一章 道路 317

第一节 古道 317

第二节 公路 319

第三节 桥涵 321

第四节 航道 322

第五节 渡口 323

第二章 运输 324

第一节 工具 324

第二节 陆运 326

第三节 水运 329

第四节 公路养护 329

第五节 路政管理 330

第三章 邮政 331

第一节 机构 331

第二节 邮路 334

第三节 邮政业务 335

第四章 电信 337

第一节 电报 337

第二节 电话 337

卷十三城乡建设 341

第一章 城市建设 341

第一节 县城旧貌 341

第二节 市政建设 343

第二章 村镇建设 346

第一节 集镇 346

第二节 农村住房 347

第三节 宅基地审批 348

第三章 建筑管理 348

第一节 机构 348

第二节 设计与施工 349

第四章 房产管理 350

第一节 公房管理 350

第二节 住宅建设 351

第五章 环境保护 352

第一节 污染 352

第二节 治理 352

卷十四商业 356

第一章 商业体制 356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56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60

第三节 国营商业 362

第二章 商品经营 363

第一节 农副土畜产品购销 363

第二节 工业品购销 366

第三节 废旧物资回收 370

第三章 仓储运输 371

第一节 商品储存 371

第二节 商品运输与流向 372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372

第一节 饮食业 372

第二节 地方名优风味 373

第三节 服务业 374

第五章 市场 376

第一节 集市贸易 376

第二节 商业网点 377

第三节 商贸公司 378

第六章 民贸外贸 380

第一节 民族贸易 380

第二节 对外贸易 381

卷十五粮油 383

第一章 粮油购销 383

第一节 粮油市场 383

第二节 粮食购销 384

第三节 油脂购销 388

第四节 粮油价格 388

第五节 饲料供应 389

第二章 储运 390

第一节 仓储 390

第二节 调运 392

第三章 粮政管理 392

第一节 机构 392

第二节 经营管理 393

卷十六财税金融 396

第一章 财政 396

第一节 体制 396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97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01

第四节 财务管理 405

第二章 税务 408

第一节 机构 408

第二节 农业各税 409

第三节 工商各税 412

第三章 金融 417

第一节 机构 417

第二节 存款 421

第三节 信贷 424

第四节 保险 428

第五节 债券 430

卷十七经济管理 431

第一章 国民经济综述 431

第一节 经济发展述略 431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结构 433

第三节 经济优势与不足 434

第二章 计划管理 437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437

第二节 计划编制 438

第三章 统计管理 439

第一节 机构 439

第二节 统计项目 440

第三节 统计调查 441

第四章 物资管理 442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442

第二节 物资购销 443

第五章 物价管理 44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45

第二节 市场物价 446

第三节 物价监督检查 448

第六章 工商管理 449

第一节 机构 449

第二节 农贸市场 449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 451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452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453

第七章 计量管理 454

第一节 计量制度 454

第二节 计量监督检查 455

第八章 审计管理 456

第一节 机构 456

第二节 企业审计 456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457

卷十八科学技术 460

第一章 科技组织 460

第一节 机构 460

第二节 队伍 461

第三节 职称评定 464

第二章 科技工作 465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 465

第二节 工业技术引进 468

第三节 地震气象预报 470

第四节 科技服务 471

第五节 科技调查 472

第三章 科研与成果 475

第一节 科研活动 475

第二节 科技成果 480

附:自然科学论著存目 484

卷十九中国共产党灵武县组织 503

第一章 活动决策 503

第一节 早期活动 503

第二节 县委决策纪要 505

第二章 组织 508

第一节 中共灵武县委员会 508

第二节 县委工作机构 513

第三节 基层组织 514

第四节 历届代表会议 517

第三章 党务 520

第一节 组织工作 520

第二节 宣传工作 523

第三节 统战工作 526

第四节 纪检工作 527

卷二十党派群团 531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灵武县组织 531

第一节 县党部 531

第二节 基层组织 532

第三节 党务 532

附:三青团灵武县组织 533

第二章 民主党派 534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灵武县支部 534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灵武县支部 535

第三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灵武县支部 535

第三章 群众团体 536

第一节 农民组织 536

第二节 工人组织 537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538

第四节 妇女组织 540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 541

卷二十一政权政协 543

第一章 民国县政权及参议会 543

第一节 县政府机构 543

第二节 基层政权 544

第三节 县参议会 545

第四节 政事纪略 545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547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4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549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纪略 556

第三章 人民政府 558

第一节 政府组织 558

第二节 工作机构 562

第三节 基层政权 563

第四节 政务纪略 564

第四章 政协灵武县委员会 569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569

第二节 工作机构 572

第三节 政协工作 573

卷二十二政法 575

第一章 公安 575

第一节 机构 575

第二节 社会治安 575

第三节 治安管理 578

第四节 监所劳教 581

第二章 检察 581

第一节 机构 581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82

第三节 经济检察 583

第四节 法纪检察 584

第五节 监所检察 584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584

第三章 审判 585

第一节 机构 585

第二节 审判制度 587

第三节 刑事审判 587

第四节 民事审判 588

第五节 经济审判 589

第六节 告诉申诉和执行 589

第七节 案件复查 590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90

第一节 法制宣传 590

第二节 民事调解 591

第三节 法律顾问 591

第四节 公证 592

卷二十三民政人事劳动 593

第一章 民政 593

第一节 优抚 593

第二节 社会救济 598

第三节 社会福利 601

第四节 移民安置 602

第五节 婚姻登记 603

第六节 殡葬管理 604

第七节 行政区划管理 605

附:(一)灵武与吴忠边界勘定 605

(二)灵武与鄂托克旗边界勘定 605

(三)灵武与盐池边界勘定 606

第二章 人事劳动 607

第一节 干部队伍 607

第二节 干部管理 608

第三节 劳动力 611

第四节 工资 614

第五节 劳保福利 616

第六节 退(离)休退职 617

卷二十四军事 619

第一章 驻军与设施 619

第一节 驻军 619

第二节 设施 621

第二章 兵役制度 623

第一节 民国兵役制度 623

第二节 新中国兵役制度 624

第三章 民兵 625

第一节 组建 625

第二节 训练 626

第三节 活动 627

第四章 战事 628

第一节 历代战事纪要 628

第二节 高登云反清起义 631

第三节 民国时期兵事 633

第四节 解放灵武纪略 634

第五章 武装机构 636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 636

第二节 基层人民武装部 640

卷二十五教育 642

第一章 学校教育 642

第一节 官学和私学 642

第二节 幼儿教育 643

第三节 小学教育 644

第四节 中学教育 650

第五节 民族教育 652

第六节 职业教育 654

第七节 师范教育 654

第二章 成人教育 655

第一节 农民教育 655

第二节 职工教育 656

第三章 教师 658

第一节 教育队伍 658

第二节 教师待遇 658

第四章 教育管理 661

第一节 机构 661

第二节 教研与教改 663

第三节 招生 664

第四节 勤工俭学 666

第五章 教育经费 667

第一节 经费 667

第二节 捐资办学 669

第三节 设施 671

卷二十六卫生 674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674

第一节 县卫生机构 674

第二节 农村卫生机构 676

第三节 自治区级医疗卫生机构 678

第四节 厂(场)矿卫生机构 679

第五节 个体诊所 679

第二章 卫生保健 681

第一节 环境卫生 681

第二节 食品卫生 682

第三节 饮水卫生 683

第四节 学校卫生工业卫生 683

第五节 妇幼职工保健 685

第三章 疾病防治 687

第一节 传染病预防 687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689

第三节 其它疾病防治 692

第四章 医疗 695

第一节 中医 695

第二节 西医 697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699

第四节 医学教育 699

第五章 中药西药 700

第一节 中药 700

第二节 西药 701

第六章 医药卫生管理 70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02

第二节 药政管理 703

第三节 医疗管理 703

第四节 经费管理 704

第五节 公费医疗管理 704

卷二十七文化体育 707

第一章 群众文化 70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707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710

第二章 文学艺术 715

第一节 民间文艺集成 715

第二节 文学创作活动 716

第三节 戏剧音乐舞蹈 716

第四节 美术书法摄影 717

第三章 电影 721

第一节 机构 721

第二节 放映 722

第四章 档案图书 723

第一节 档案 723

第二节 图书发行 724

第三节 图书阅览 725

第五章 新闻 727

第一节 报刊 727

第二节 广播 728

第三节 电视 729

第四节 通讯 730

第六章 体育 732

第一节 机构 732

第二节 群众体育 733

第三节 学校体育 734

第四节 体育竞赛 735

第五节 设施经费 738

卷二十八文物胜迹 739

第一章 遗址遗存 739

第一节 遗址 739

第二节 城堡 742

第三节 古代墓葬 745

第二章 胜迹 746

第一节 镇河塔 746

第二节 高庙 747

第三节 马鞍山甘露寺 747

第四节 台子清真大寺 748

第三章 文物 748

第一节 出土文物 748

第二节 馆藏文物 751

第四章 文物管理 756

第一节 机构 756

第二节 文物普查 757

第三节 文物保护单位 757

卷二十九民族宗教 759

第一章 民族 759

第一节 汉族 759

第二节 回族 761

第三节 其他民族 763

第二章 宗教 764

第一节 伊斯兰教 764

第二节 佛教 767

第三节 道教 768

第四节 天主教基督教 769

附:主要寺庙简介 770

第三章 民族宗教工作 772

第一节 管理 772

第二节 贯彻与落实民族政策 773

第三节 民族干部培养 773

第四节 民族关系 774

卷三十民情习俗 775

第一章 人民生活 775

第一节 农民生活 775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782

第二章 习俗 784

第一节 礼仪 784

第二节 岁时节日 787

第三节 生活习俗 788

第四节 陋俗 791

卷三十一方言 794

第一章 语音 794

第一节 声母 794

第二节 韵母 795

第三节 声调 797

第四节 声韵配合关系 799

第五节 回汉语音的差异 800

第二章 词汇 800

第一节 常用词语 800

第二节 回民使用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 811

第三节 回民的选择性用语 817

第三章 语法特点 818

第一节 词法 818

第二节 句法 820

第三节 回民话的语法特点 821

第四章 谣谚 822

第一节 谚语 822

第二节 歇后语 823

第三节 童谣 824

卷三十二人物 827

第一章 人物传略 827

第二章 人物表 842

卷三十三1991年—1998年要事录 851

一、党委人大政府政协 851

二、纪检监察政法 862

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864

四、计划生育精神文明旅游 873

五、农业林业水利畜牧 875

六、小康建设城乡基础设施道路建设 884

七、工业乡镇企业 888

八、工商财贸税务 891

九、改革开放 893

十、杂记 896

卷三十四附录 901

一、诗文辑要 901

(一)存目 901

(二)选录 904

二、文录 911

(一)灵武县农村体制改革方案 911

(二)《灵州志迹》序跋 914

(三)《灵州志迹》整理校注说明 916

三、古灵州治所考录 918

四、《灵武市志》编纂机构人员名单 920

五、《灵武市志》编纂始末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