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杨忠 1
引论 1
第一章 北宋儒学及其经学、理学形态 15
第一节 “有体、有用、有文”:北宋儒学 15
一、“儒学”、“新儒学”、“宋学” 16
二、北宋儒学的学术渊源、特点和成就 20
第二节 疑古、通经、议论:北宋经学 27
一、作为学术形态的经学 28
二、北宋经学的学术渊源及历史特点 31
三、北宋群经学述略 34
第三节 “义理”、“物理”、“性命”:北宋理学 39
一、作为学术形态的理学 39
二、北宋所谓“义理”、“义理之学” 42
三、北宋理学的历史发展和内涵特点 48
本章小结 55
第二章 士大夫的崛起:北宋经学新变及理学歧出之背景 57
第一节 北宋的政治文化 58
一、“右文尊经,以为家法”:引经义议政 59
二、“君子、小人之大分”:士大夫党争 64
第二节 北宋的制度文化 69
一、“迩英讲学,游心圣道”:经筵讲读的日臻成熟 69
二、“根经术”、“本道理”:科举取士的不断改革 73
三、“横经讲评”、“学统四起”:官学私学的迅猛发展 77
本章小结 81
第三章 经、子之间:北宋儒学的文献转型 83
第一节 经传文本与性理经典 83
一、本经与传记 84
二、从本经次第和偏重看北宋儒学 90
三、从传记次第和偏重看北宋儒学 94
四、性理经典的形成 106
第二节 经解体式与理学文体 112
一、从传记类体式到注疏类体式 113
二、从注疏类体式到北宋的议论类体式 118
三、理学文体的形成 128
第三节 经学的子学化与理学 133
一、关于经学之儒与子学之儒 133
二、北宋经学的子学化过程 136
三、经子互动下的北宋理学 140
本章小结 141
第四章 注经或论道:北宋儒学的思想转型 143
第一节 北宋经学思想和理学 144
一、北宋经学思想概述 144
二、“通经致用”与“明体达用” 150
三、“道问学”与“尊德性” 155
第二节 《易》、《春秋》与北宋理学 158
一、从“天人之道”到“圣人之体用” 158
二、“易乃性与天道”:北宋易学与理学 160
三、“正王道,明大法”:北宋春秋学与理学 166
第三节 《诗》、《书》、三《礼》与理学 171
一、“以意逆志”:北宋诗经学与理学 171
二、“二帝三王之道”:北宋尚书学与理学 175
三、“礼者理也”:北宋三礼学与理学 179
第四节 “四书”思想与理学 182
一、北宋《中庸》、《大学》之学与理学 182
二、“传道立言”:北宋论语学与理学 186
三、“存心养性”:北宋孟子学与理学 189
本章小结 191
第五章 北宋儒学转型的历史轨迹 193
第一节 “庆历正学”:理义歧出于经术 193
一、宋初:“崇礼义,尊经术” 194
二、庆历之际:“讲道德,究经义” 199
三、嘉祐之际:“道德性命之学始兴” 206
第二节 “道学先生”:经术与性理之互动 210
一、“先论性命”与庆历正学的分化 211
二、司马光、邵雍:“不治章句,必求其理”与“六经为本,不为训解” 214
三、周敦颐、张载:“文所以载道”与“正经然后一以贯天下之道” 222
四、二程:从“由经穷理”到“不先明义理,不可治经” 230
第三节 从“元祐学术”至“伊川之学”:理学、经学的离合 235
一、理学、经学之间:以吕大临、范祖禹为例 236
二、理学疏离经学:以谢良佐、杨时为例 239
三、存理学于经学:以刘安世、晁说之为例 243
四、走向理学化经学的“伊川之学” 246
本章小结 252
结语 254
附录 北宋经学、理学简表 256
参考文献 295
后记 313